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提升以神经专科为主的进修医生、进修护士的临床水平,2020年开始我院实施进修医生、进修护士个体化“分层培训”,进修人员来院后进行能级评定,针对不同起点的进修医师、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各亚专业学科主任亲自制定培训规划,安排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学附属三级专科医院,神经外科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规范、提升以神经专科为主的进修医生、进修护士的临床水平,2020年开始我院实施进修医生、进修护士个体化“分层培训”,进修人员来院后进行能级评定,针对不同起点的进修医师、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各亚专业学科主任亲自制定培训规划,安排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带教,进修医师分管病人、分层参加手术操作或进行手术观摩,参加医院组织的专题讲座、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非计划手术病例讨论和医院举办的各类学习班。进修护士参加每月护理部组织的护理查房与业务学习,参加医院组织的培班、继续教育项目。医院努力创造一流的、现代化条件,供进修医生、护士学习,掌握神经专科最先进的理论和动态。
一、具体培训、进修内容:
(一)神经外科
1.神经外科分层培训三阶段
(1)观摩培训(1个月):培训对象为可独立开展手术的高级职称医师,来自教学医院或省级三甲医院;每周结合手术病例,与主刀专家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手术策略、方案及技能的深入讨论分析与指导;
(2)专科培训(6个月):培训对象为具备较熟练显微操作技能的高年资主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进入专科医疗组,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全程承担患者诊疗工作,参与诊疗策略的制定,术中负责开关颅并在进修学习的后三个月在显微镜下担任第一助手完成手术,术后全程参与患者的诊疗;
(3)轮转培训(12个月):培训对象为早期成长阶段的神经外科医师,选择2-3个不同亚专科(可以选择神经内科)进行轮转学习,参与患者的日常管理,培养其临床诊疗思维及手术操作技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各种开关颅手术技术、显微操作技术。
2.神经外科进修培训的主要内容
(1)神经外科进修医生理论授课系列讲座
时间:每周三 18:00-19:30。针对我院年轻医师及进修医师安排设计,由我院高年资主治以上专家授课60分钟,讨论30分钟。授课内容涉及神经外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各亚专科目前的相关诊疗规范,各种外科手术的颅内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与最新进展。
(2)全院神经外科病例大会诊
时间:每月前2周的周五 08:00-09:00。我院各专业医疗组提供的相关病例2-3个,全院各医疗组专家参与会诊、讨论、点评。
(3)非计划手术和疑难病例的学习讨论
时间:每月后2周的周五 08:00-09:00。对既往的所有死亡、非计划再次手术及其他重点病例进行会诊点评,全院神经外科专家参与会诊、讨论、点评。提出诊治要点及提高方法。
(4)各个专业组科内业务学习与病例讨论。
(5)免费参加我院组织的“颅底解剖与手术入路技术、显微血管技术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技术、脊术脊髓外科技术、颅咽管瘤手术技术、神经内镜技术、癫痫定位诊断学习班、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学习往”等学习班或学术活动。涉及实际操作训练的学习班仅收取成本费用。
3.具体临床工作管理要求
(1)患者管理:全面进入临床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病人收治、撰写病历、开医嘱及手术后患者的管理;
(2)病例讨论:负责主管患者的病例介绍与提议初步治疗方案,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确认治疗或/及手术方案。参与亚专科医疗组患者的病例讨论学习;
(3)手术操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所收治患者的开关颅操作并作为第一助手参与主管患者的手术;
(4)分层教学:根据进修医生不同技术水平、年资,制定相对应的的培训内容。
(5)进修医师每个月汇总考核,包括是否完成了以第一助手参加的手术例数,是否完成了计划的管理病人数量。
(二)神经内科
1.神经内科分层培训阶段
(1)专科培训(3个月):培训对象为具备一定神经内科及神经电生理经验的医师及神经电生理技师,进入神经内科医疗组,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全程承担患者诊疗工作,包括临床收治患者、脑电图电极的安装及监测注意事项、阅读分析脑电图、并在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制定负责患者的评估及治疗方案。
(2)专科培训(6个月):培训对象为具备一定神经内科及神经电生理经验的主治以上医师,进入神经内科医疗组,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全程承担患者诊疗工作,包括阅读分析脑电图、并在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制定负责患者的评估及治疗方案,可以进行SEEG电极的设计。
2.神经内科进修培训的主要内容
(1)专科医师培训学习讲座
时间:每个月第一、三周周五上午10:00-11:00。在在我科室主任的领导下进行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讲座,每期提供一个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文献的学习,围绕病例展开讨论和深入学习,从中获得临床诊治经验和心得。
(2)神经内科进修医生理论授课系列讲座
时间:每周五晚19:00-21;00。在我科室主任的领导下进行癫痫疑难病例讨论,每期提供一个经典病例的临床资料,参加进修的老师们根据资料术前评估解剖-电-临床学分析,主要老师讲授评估及诊治过程,SEEG电极的设计、根据颅内电极结果验证电极置入的假设。
(3)癫痫中心病例大会诊
时间:每月周三下午14:00-16:00,癫痫中心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共同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和学习,全部癫痫中心医师一起参与会诊、讨论、点评。
3.具体临床工作管理要求
(1)患者管理:全面进入临床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病人收治、撰写病历、开医嘱及住院患者的管理;
(2)病例讨论:负责主管患者的病例介绍与提议初步治疗方案,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确认治疗或方案。参与亚专科医疗组患者的病例讨论学习;
(3)实践操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脑电图电极的安装、 脑电图阅读分析和报告的书写;
(4)分层教学:根据进修医生不同技术水平、年资,制定相对应的的培训内容。
(三)麻醉科
专科培训(3-6个月)
1.临床实践
进修期间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外麻醉,具体有脑肿瘤手术精细化麻醉、血管病手术麻醉、功能神经外科麻醉、小儿神外麻醉以及特殊神外疾病麻醉管理,如颅咽管瘤手术麻醉、唤醒麻醉、核磁检查麻醉等。麻醉科为进修医生提供较多学习和操作机会(如动、静脉穿刺定位置管技术、利用光导硬支镜、纤支镜、可视管芯等进行困难气道管理、超声引导穿刺、麻醉深度、肌松监测、凝血功能监测以及自体血回收技术等多种麻醉操作)。
2.临床理论
除临床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带教外,每周针对进修医生、低年住院医、高年住院医及主治以上医生都有科室专家讲课、入门培训、读书报告等学习活动,每月组织1次全科病例讨论。
(四)护理
专科培训(3-6个月)
神经肿瘤护理、功能神经外科护理、脊髓脊柱专科护理、神经肿瘤化疗护理、神经重症护理、神经外科手术配合、神经介入手术配合、护理管理。护理部每个月组织区级继续教育学习1项、院级护理业务学习、护理查房1次,进修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1次,讲授神经专科知识,进修期间均可参加。
二、进修培训的相关考核
(一)入院规范培训:入院时由医务部组织统一的进修学习注意事项及相关规范培训,时长2天。
(二)亚专业入科考核:相关学科负责人(一般为科主任)组织进修医师书面考核。
(三)出科考核:6-12个月进修医师,组织中间考核,一般入科后三个月末进行,以PPT答辩形式进行,主要汇报阶段学习内容成果及问题,演讲10分钟,提问5分钟。3-6个月进修护士,出科前完成考核,以理论考核为主。
(四)进修生讲课出席率要求达到90%以上。
(五)护理进修人员入科前由护理部完成专业测评、岗前培训;出科由进修科室总带教负责理论与操作考核。
三、招生专业及要求
(一)本科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
(二)已经取得医师/护士资格及执业证书;
(三)较熟练的掌握神经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四)观摩培训要求高级职称,且为所在医院的医疗组长或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培训要求中级及以上职称,且为所在医院的管理者或护理骨干;
(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请假制度,不能擅自离岗。听从科室安排,不得擅自调换进修科目,保质保量完成进修期内的学习任务;
四、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病区介绍
神经外科一病区
神经外科一病区是三博脑科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是“三博功能&癫痫中心”的主体单位,以多学科联合诊疗为依托,建立了癫痫、帕金森、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震颤、梅杰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抽动秽语综合征、顽固性疼痛、脑瘫、植物状态促醒等多个功能疾病的诊疗团队。是中国抗癫痫协会唯一的临床实践与培训基地、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培训基地,癫痫病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癫痫研究所所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1-3届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及医师5人,其中博士12名。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名。近10年培养博士后11名,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研究生42名。培养进修医师130余人。团队每年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20篇以上。每年主办国家级学术会议3次(三博癫痫论坛、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三博神经科学论坛),国家与省级学习班3次(功能神经外科技术进展学习班,癫痫评估与外科学习班,癫痫症状学与脑电图学习班)。
神经外科一病区核心技术:①世界首创电凝热灼术治疗功能区癫痫;②亚洲首例ROSA机器人置入电极定位癫痫灶并国内推广应用;③多学科癫痫综合评估及机器人引导的激光癫痫灶消融术;④大脑半球离断、癫痫灶精准切除等癫痫外科手术手术;⑤迷走神经刺激、丘脑前核电刺激、海马电刺激等癫痫神经调控技术;⑥机器人引导的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深部电刺激术(DBS);⑦电生理监测下的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与周围神经松解术;⑧植物人状态评估与神经调控电刺激促醒手术,颈7神经移位术、脊髓电刺激术及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卒中后偏瘫;⑨癫痫、帕金森等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⑩脑磁图下/经颅磁刺激/WADA试验等运动、语言功能定位技术。
主要学科专家:栾国明教授、周健教授、关宇光教授。
科室主任:关宇光。
科室副主任:赵萌、王雄飞。
神经外科二病区
神经外科二病区以手术方法治疗各类颅底及颅脑肿瘤,是国内较早建立的颅底外科专科病房,除治疗传统的颅底肿瘤之外,近年来应用内镜治疗复杂的颅底肿瘤、多学科协作治疗侧颅底肿瘤,颅底内外沟通肿瘤。同时颅底外科还治疗中线部位肿瘤,以脑干肿瘤及松果体区肿瘤, 颅内转移癌的手术治疗。
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及医师2人,其中博士8名。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名。团队每年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以上。近10年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21名。培养进修医师100余人。每年开展国家与省级学习班有:全国颅脑显微解剖与内镜颅底解剖学习班,临床手术技术高级研究班,侧颅底手术入路多学科协作学习班。
神经外科二病区核心技术:①内镜颅底手术+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②内镜及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③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④岩斜脑膜瘤及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⑥脑转移癌的治疗。⑦恶性脑肿瘤的溶瘤病毒及免疫治疗。
主要学科专家:于春江教授、张宏伟教授、张明山主任。
科室主任: 张明山。
科室副主任:曲彦明、谷春雨。
神经外科三病区
石祥恩教授于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创院始初建立神经外科三病区,吴斌、范涛,张永力,周忠清为神外三病区历任科主任。
神经外科三病区主要针对脑血管病开展临床研究和外科治疗工作,主要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症、moyamoya病)、自发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动静脉瘘、静脉窦闭塞、颈动脉狭窄、颈动脉闭塞、颅内血管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闭塞等。石祥恩教授1989年即师从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王忠诚院士。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副主编,欧洲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16余个国家级神经外科学类专业杂志编委。他擅长手术治疗各种颅内复杂动脉瘤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国内外血管搭桥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和高流量搭桥治疗脑缺血较多的医生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和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专家之一。2009年开展了“颌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此为中高流量搭桥术,且符合正常的生理解剖,为脑缺血及复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提供了有效地方法,其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报告,被欧洲Acta Neurochirurgica 杂志认为“切实有用的创新方法,并巧妙的将颅外血流搭桥到颅内,解决了临床特殊问题。”
目前科室医生团队共有9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海外归国博士后4人,博士3人,硕士2人(目前均博士在读)。近10年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1名,研究生16名,培养进修医师 100余人,主持主办学术会议13次(三博神经科学论坛),国家与省级学习班60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暨脑血管搭桥及神经吻合学习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学习班、脑动脉瘤手术治疗学习班、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运重建学习班)。
神经外科三病区核心技术:①世界首例颌内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②高流量血管搭桥治疗巨大或复杂颅内动脉瘤;③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后再手术切除;④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⑤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2搭桥治疗烟雾病;⑥颌内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M2搭桥治疗颈动脉闭塞或者大脑中动脉闭塞及狭窄;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主要学科专家:石祥恩教授、刘方军主任。
科室主任:刘方军。
科室副主任:孙玉明、雷霆。
神经外科五病区
神经外科五病区是三博脑科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外科培训基地,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由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范涛教授领衔。中心以神经显微外科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微创脊柱手术技术相结合理念,全方位开展各种脊髓脊柱外科手术8500余台。治疗病种包括:颅颈交界区肿瘤、椎管内肿瘤、脊柱侧弯、Chiari畸形、脊髓空洞、椎管狭窄、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皮毛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柱裂、脊髓栓系、脊髓脊柱损伤、感染、脊髓炎等。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3名。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团队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60余篇。近10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7名。培养进修医师130人。主办国家级学术会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承办中华医学会脊髓脊柱外科学术大会等大型学术会议。每年举办国家与省级学习班2次(脊髓脊柱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研修班)。
神经外科五病区核心及首创手术技术:①“神经显微外科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脊柱内固定技术+微创脊柱技术”全方位开展各种脊髓脊柱手术。②Ⅰ期手术全切除脊髓内肿瘤同时行脊柱畸形矫正技术。③颈前路椎体开窗手术入路(三博脊柱首创ACTV入路)治疗颈椎管腹侧病变。④使用专利滑轨式牵引头架术中牵引,通过后方松解并使用专利加压复位钳撑开寰枢椎关节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进行关节间植骨融合。同时,结合首创的面下螺钉置钉技术,自体枕骨移植技术等手术技术,可系统性、全面性、实施个体化方案诊疗常规及复杂寰枕区畸形。⑤首创应用颈椎病单元治疗颈椎病,促进了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及康复。⑥微创椎间盘镜或椎间孔镜及显微镜下微创处理脊柱退变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
主要学科专家:范涛教授、宋明主任。
科室主任:范涛。
科室副主任:宋明、张东骜。
神经外科六病区
神经外科六病区以幕上肿瘤外科为专业特色,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同时也是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脑胶质瘤诊疗中心依托科室。主要开展幕上、幕下疑难复杂脑肿瘤的诊疗,包括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鞍区疑难复杂肿瘤和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手术诊疗;特别是功能区、深部如侧脑室、丘脑、三脑室和松果体区(三脑室后部)等部位肿瘤的高难度微创手术治疗。并且以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及神经肿瘤MDT多学科综合诊疗为专业特色。
在神经肿瘤领域,国内率先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牵头组织神经外科、神经分子病理专业、神经肿瘤放射治疗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与认知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为胶质瘤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治疗;组建了国内首个国际脑胶质瘤会诊中心,会诊中心由国际的脑胶质瘤专家组成诊疗团队,患者在国内即可享受到欧美一流水平的脑胶质瘤诊疗技术。针对颅底、鞍区复杂病变的诊疗,国内较早引入实施多学科协作的理念,整合本院现有神经外科、神经内分泌科、神经眼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病理、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开展鞍区病变的综合诊疗(垂体瘤、颅咽管瘤等疾病的诊断、术前评估、手术治疗及术后药物调整),提升三博垂体疾病治疗研究水平在国内地位。
团队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及住院医师5人,其中博士7人;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在站博士后6人。团队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年均10余篇。近5年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4名。年均培养进修医师5-10人。每年主办北京市级学习班4次(三博神经外科手术演示与手术技巧研讨班,全国脑胶质瘤诊疗进展学习班2期/年)。
神经外科六病区核心技术:① 以手术为基础的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及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术中实时影像(免疫荧光联合术中B超)和电生理监测的多模态术中神经功能保护技术。②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颅底、鞍区肿瘤综合治疗,通过术前严格评估,多学科合作,完成巨大脑膜瘤,三室后肿瘤,复杂颅咽管瘤等手术治疗工作。③多技术辅助下的基于立体定向的颅脑不明病变的明确诊疗,科室采用多模态立体定向活检技术,将CT、MRI、多核素PET等影像进行融合,手术计划可以对靶点、血管、重要结构做到术前可视化,在减少并发症同时,使活检阳性率从95%提高至99%。
主要学科专家:闫长祥教授、李守巍教授。
科室主任:李守巍。
科室副主任:刘宁、任铭、刘锐。
神经外科七病区
神经外科七病区是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学科带头人吴斌教授。科室重点进行儿童脑肿瘤的微创及个体化精准治疗(如:颅咽管瘤、鞍区视路-下丘脑胶质瘤、鞍区-三脑室-松果体区生殖类肿瘤、脑干肿瘤、髓母细胞瘤、脑室内肿瘤等),同时在儿童先天性神经外科疾病、儿童脑血管疾病、儿童严重颅脑脊髓损伤、颅内感染、脑积水等领域的微创治疗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
团队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科室手术中90%以上为3级、4级手术,每年接收培养进修医师近10名,每年举办颅底显微解剖及入路培训班2期,每期年接收学员近40名。
神经外科七病区核心技术:①能顺利完成小儿神经外科领域绝大多数技术项目,重点开展儿童脑肿瘤的微创及个体化精准手术及综合治疗;②国内最先倡导采用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颅咽管瘤,并向全国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主流术式;③首创“额底纵裂经鸡冠-膜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域病变,并取得满意效果;④国内最先开展乙状窦前联合远外侧入路治疗全斜坡区域病变,并取得满意效果;⑤提出“颅底前中央空间理念”探讨鞍区、三脑室、三室后疾病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⑥首次提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原教旨主义”理念,并得到国内同行广泛认可;⑦最先提出“封套筋膜取材术”,进行后正中入路术后硬膜修补,有效预防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并取得满意效果。
主要学科专家:吴斌主任。
科室主任:吴斌。
科室副主任:杨庆哲。
神经外科八病区
神经外科八病区成立于2015年4月,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颅咽管瘤手术1113例次。自2020年起每年完成颅咽管瘤切除手术例数均超过100例,其中2024年全年完成颅咽管瘤手术208例次。颅咽管瘤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0.35%(围手术期共死亡4例)。对于初发颅咽管瘤,肿瘤全切除率为97%,复发颅咽管瘤的肿瘤全切除率为83%。对于经鼻手术后复发的颅咽管瘤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神经外科八病区除了收治颅咽管瘤外,还开展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搭桥手术、烟雾病搭桥术、烟雾病颞浅动脉贴敷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
中心每年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三博脑科医院脑血管病学习班;三博脑科医院颅咽管瘤高级观摩班。
神经外科八病区核心技术:①复杂颅咽管瘤的治疗。②脑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烟雾病手术。③痉挛性斜颈的综合治疗。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博士后1名,博士2名)。
主要学科专家:石祥恩教授、周忠清主任。
科室主任:周忠清。
科室副主任:杨扬。
神经介入科
神经介入科是医院的重点培育学科。神经介入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影像科等实现多学科合作,系统化治疗脑血管疾病。配备独立的神经介入病区和导管室,团队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博士2人。每年完成神经介入诊疗手术1000余台;所涉及的病种主要包括:脑动脉狭窄、急性脑动脉闭塞、慢性脑动脉闭塞、脑动脉瘤、脑与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膜(硬脊膜)动静脉瘘、高血运脑肿瘤、烟雾病、颅内静脉窦血栓或狭窄等。每年举办一次全国神经介入学习班、一次神经介入沙龙和一次神经介入专题高级研讨会,培养进修医生10余名、规培医生10余名。
神经介入科核心技术包括:①复杂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②脑动静脉畸形或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动静脉联合入路治愈性栓塞;③非急性期脑动脉闭塞的多模式临床-影像评估与选择性血管内再通重建;④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桥接溶栓与介入血栓清除-血流重建;⑤肿瘤累及主要脑动脉的患者脑血运耐受评价与富血运脑肿瘤的术前栓塞;⑥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介入再通;⑦颅内梭形动脉瘤的血流整复治疗等。
特聘专家:刘加春主任。
科主任:薛承景。
科室副主任:李修珍。
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
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是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长于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为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培训基地;神经内科同时也承担着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在癫痫、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小脑萎缩、运动神经元病、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病、感染性/自身免疫性脑炎、脑血管病、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诊疗方面具有较高诊治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神经内科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及医师9人,博士生导师2名。团队成员每年发表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10余篇。神经内科承担了我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专科医师轮转培训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承担全国多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神经电生理医师/技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平均每年培养进修医生20余名。科室成功举办了两届中美癫痫诊疗学习班,数届癫痫症状学与脑电图学习班。
神经内科核心技术:①难治性癫痫的术前电生理评估,包括头皮脑电图及SEEG脑电图的记录与解读;②难治性癫痫神经心理评估;③WADA试验语言、记忆及运动定侧评估;④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颅磁刺激精确运动及语言功能定侧定位评估;⑤ 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⑥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尤其是神经变性病的综合治疗;⑦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颅磁刺激精确定位治疗癫痫、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睡眠障碍及情绪障碍。
主要学科专家:李天富教授、王梦阳主任、陈胜云教授。
科室主任:王梦阳。
科室副主任:王静。
手术室麻醉科
手术室麻醉科是三博脑科医院的重点临床学科,担负全院手术室内神经外科、脊柱外科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工作,还包括手术室外神经血管介入手术(DSA)和核磁(MRI)检查麻醉工作,以及全院急救气管插管、复苏及危重症抢救任务。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麻醉专委会首届主委、常务副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单位,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麻醉专委会候任主委单位,北京医学会麻醉学科理事常委单位,全国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单位等。
手术室麻醉科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及医师10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近十年培养硕博士30名,博士后3名。团队近十年来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余百篇。现负责国家973重大课题和各类科研基金项目12项。近四年连续主办神经外科特色麻醉与镇痛会议(三博香山麻醉与镇痛论坛)、国家级培训班(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科主任培训班)、疼痛治疗新进展学习班以及多项市区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外科麻醉相关主题沙龙)等。
手术室麻醉科核心技术:①神经外科、脊柱外科专科麻醉精细化管理;②危重症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管理;③低龄小儿神经外科麻醉管理;④改良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技术;⑤核磁(MRI)检查手术室外特色麻醉管理;⑥颈椎固定术后及鼻颅沟通困难气道麻醉管理;⑦自体血回收及回输技术;⑧颅咽管瘤麻醉管理;⑨深部电极脑电监测麻醉研究科研系列;⑩神经外科围术期严重并发症(血管栓塞疾病及严重肺感染)麻醉管理及科研系列。
主要学科专家:孙永兴教授、王保国教授。
科室主任:孙永兴。
科室副主任:穆峰。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CU)
神经重症病房(ICU)是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的重点临床学科,以神经重症为主导、全学科急危重症为依托,拥有重症医学、神经内外科、呼吸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重症人才,承担全院门急诊及住院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诊疗救治工作,以及全院全学科会诊工作,包括神经外科各亚学科如颅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疾病、小儿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神经介入科等的围术期评估、术后麻醉恢复、围术期多系统支持治疗及急危重症的诊治、抢救工作。同时承担门诊及住院患者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及肺功能的检查和评估工作。
ICU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护理人员20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现有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人。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出版《神经重症典型病例精析》。组织、举办三博神经科学论坛麻醉重症医学分论坛,主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危重症管理讨论会》,成果举办《2023机械通气相关性脑损伤国际研讨会》。承担我院危重症医学和麻醉学硕、博研究生,博士后科研、教学和包括神经外科专业在内的在院专科培训及考核,以及神经外科专科轮转培训与进修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是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病学系委员单位之一,承担部分重症医学文献的编译工作。
ICU核心技术:① 多脏器功能障碍诊疗和支持:包括综合诊治神经内、外科、化疗科及介入科等神经专科疾病合并多脏器损伤的危重患者;重症感染、脓毒症及各种类型休克的诊断与救治;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支持、血液净化治疗。② 神经危重症特色救治:包括重症颅内感染、脑疝、脑心综合征、脑肺综合征及大出血的抢救与治疗;涉及鞍区的颅内病变(如颅咽管瘤、垂体瘤)或创伤所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的诊断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精准监测与治疗。③ 围术期管理:包括神经外科围术期多系统功能评估与支持治疗;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及高龄患者的神经外科术后综合管理与治疗;神经外科术后躁动、谵妄及中重度疼痛的镇痛镇静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抗凝、止血及感染预防策略。
同时ICU具有先进的诊疗技术:①先进的神经危重症监测手段:包括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检测,构建了多模态检测体系,全面支持患者诊疗。② 诊断性操作及介入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有创、无创)、高流量氧气吸入、机械排痰辅助、PiCCO,支气管镜、中心静脉置管、血液滤过和床旁超声等。③ 联合神经内科、外科、麻醉和疼痛可、内分泌科等多学科进行复杂病例会诊与管理,构建多学科协作平台。
主要学科专家:黄秀峰主任,史中华主任。
科室主任:黄秀峰。
科室副主任:史中华。
神经外科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是一支以神经专科特色护理为主的队伍,是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护理学院三博脑科护理学系,以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为临床实践基地,包括功能神经科护理、脑血管疾病护理、神经肿瘤护理、神经介入护理、小儿神经外科护理、脊髓脊柱外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神经科危重症护理、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配合、神经外科手术物品消毒供应等。
护理管理采取扁平式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护理队伍年轻,充满活力,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98.3%,护师及以上职称占比61.1%,专科护士占比11.4%。近10年培养护理实习生464人、国内护理进修生274人、国际护理进修生6人。每年主办区级及以上学术会议1-2项。进修人员在进修期间,可免费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
严格临床带教老师准入制度,定期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实行“持证上岗”。进修完成实施双评价,严格带教老师管理。进修护士来院后进行专业评价,科室根据专业能力、进修时长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因人施教。护理部录制专科精品课程,为进修人员提供学习素材。
护理核心技术:①难治性癫痫、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脊髓脊柱患者的围术期护理;②神经介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③神经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④小儿神经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⑤围术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循证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模式;⑥静脉输液治疗标准化应用技术;⑦塞丁格技术引导下的PICC技术;⑧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宣教模式;⑨神经外科各类亚专科手术配合:机器人引导下的癫痫患者的电极植入类手术及活检穿刺术,大脑半球切除术,脑深部刺激器置入术,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各类型血管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脊柱侧弯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及各阶段髓内外肿瘤切除术,内镜辅助下、脑室镜辅助下脑室肿物切除术等。
主要学科专家:高艳红主任、潘军红护士长、丁昳玫护士长、张瑞华护士长。
五、报名相关内容:
(一)报名方式及联系人
1. 进修医生/技师:下载填写报名表,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后,以邮件方式将报名表扫描件发至医务部邮箱:sbnkywb@sbnk.cn。
联系人:(医务部)姜颖
邮箱:sbnkywb@sbnk.cn
2. 进修护士:下载填写申请表,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后,以邮件方式将申请表扫描件发至护理部邮箱:sbnkhlb@sina.com
联系人:(护理部)田雪梅
邮箱:sbnkhlb@sina.com
报名表链接
来源:围术期医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