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词形容现代人因过度消费互联网上的低质内容,导致精神萎靡、智力衰退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现象。
牛津2024年度关键词是“Brain rot”(脑腐)。
该词形容现代人因过度消费互联网上的低质内容,导致精神萎靡、智力衰退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现象。
与此同时,相对优质正向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却逐渐被边缘化。
如何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本文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1.“脑腐”的由来
根据牛津大学的研究,1854年,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出:英国尝试治疗土豆腐烂,为何不治疗脑子腐烂?
“脑腐”一词由此诞生。
如今,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用“脑腐”,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或智力衰退,特别是那些沉溺短视频的人。
2013年12月,我国发放4G牌照,经过3年的建设,2016年之后手机短视频爆发,并引领了一场媒介传输革命。
这背后,是AI技术在短视频中的深度应用。人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模式被AI深刻改变。
有人用下面这张图,形容手机短视频就好比百年前的鸦片。
很多人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被短视频格式化成了碎片,神经回路被打乱后重新排列,在习惯了短暂刺激,并成瘾之后,就会出现记忆力明显减弱,焦躁,脑子里好像有很多东西,但就是表达不出来。
2.AI在作恶?
笔者去年读了一本赫拉利的书-《智人之上》。
该书说道,像脸书、油管这样的平台,人们的参与度越高,停留的时间越长,平台就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卖出更多的广告,有利于推高股价,平台就越有钱。
据此,管理者就给AI算法提出了提高用户参与度的目标。
随后,AI就不断实验,发现提升用户参与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扩散让人愤怒、焦虑的信息。
而且,这种信息必须足够短,便于大脑快速接受,最好是关于阴谋论的信息。
因为阴谋论的扩散,又恰好是对人类好奇心的一种奖赏,很容易让人上瘾。
这就是阴谋论之类的短视频,传播尤为迅速的原因。
一些阴谋论,比如,5G基站传播新冠病毒,还真有人相信。
大量的阴谋论,放大了社会的阴暗面,很多人的情绪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
3.问题很严重
获取和吸收什么样的外部信息,决定了我是谁。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给了每一个人与世界广泛交流的机会。比如,最近中美网民在小红书上的友好互动。
同一个平台上,关注高价值博主的人,往往会变得更有价值。
但更多的人容易被不断重复的负面情绪捕获,大脑神经网络被慢慢重构。当他习惯了快餐文化后,就很难接受长一点的内容。80%以上的人失去了看完1000字文章的能力。
甚至,有的人只看一眼标题,就开始发表评论。外部微小短暂的刺激,就足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具备做复杂事情的忍耐力。已经成为公理的基础知识,在这个群体中也会受到质疑。
比如,在脑子被重新格式化的人群中,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一片空白。在广电网络行业,基础的通信常识和经济学常识严重匮乏。
很多人常年不看电视,有的甚至质疑《新闻联播》。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快餐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学习影响最大,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降低长大成人后的创造力。
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统计显示,每天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比平均水平高出35%!
权威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自然人类行为)》的一项研究揭示,即便是原本心理状态积极阳光的人,在经常浏览负面消息之后,也会陷入更差的心理状态。自控力较弱的儿童少年,更容易进入死循环,一步步被AI算法吞噬。
不久前,澳大利亚通过了一项严格的法令,禁止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违反的社交媒体平台最高可处4950万澳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罚款。
4.对成年人的影响
现在,沉溺智能手机的不再局限于年轻人,很多老年人的注意力也从电视转向了短视频,被AI算法捕获。短视频消解我们大脑的专注力,不分老幼,让人变笨,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当然,这也与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看电视贵有关。
从2022年至今的三年时间内,本号结合有线电视的实际,输出了大量有关通信常识和经济学常识的科普文章,帮助解决有线电视成本太高的问题。
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即使从零开始学起,也应该熟练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完全有机会避免在违背常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如果这个行业的很多从业者,也被短视频驯化成以秒为单位的碎片,就很难完整地读完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个章节,更不可能掌握和理解类似香农定律,这样需要花一大块时间,才能获得的知识。
一个例证,就是在有线电视行业,至今仍有“光纤=IP,同轴=DVB,光进铜退=用IP网代替DVB网”的顽固认知。
甚至,一些技术话事人也是如此。
他们不知道保密通信理论也是香农通信理论的一部分,竟然堂而皇之地推动封闭捆绑技术成为行业标准。
来源:泰信光纤电视FTT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