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老年人在这4个方面慢一点,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360影视 2025-02-06 10:11 2

摘要:2025年的第一波寒潮已经来袭,多地的户外温度已经达到了-10℃,差不多是今年冬天的最低温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里要提醒老年朋友们,寒潮天气下,要更注意保护好心血管健康。

2025年的第一波寒潮已经来袭,多地的户外温度已经达到了-10℃,差不多是今年冬天的最低温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里要提醒老年朋友们,寒潮天气下,要更注意保护好心血管健康。

寒潮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Gasparrini et al., 2015)。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寒潮下可能出现的心脑血管风险就更大。本文结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3)》及国际权威研究,提出寒潮中老年人需重点关注的4个“慢动作”。

夜间低温导致血管收缩,清晨6-10点血压达到峰值(平均升高10-20mmHg),此时快速起床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研究显示,冬季清晨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其他时段高40%(EHJ, 2018)。

在这里建议老年人,在清晨醒来后,不妨遵循“平躺30秒→坐起30秒→双腿下垂30秒”后再站立起床的方式,可减少突然起身可能造成的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另外,在特别寒冷的天气下,一定要提前将保暖衣物放置床边,避免着凉引发血管痉挛,引发心脑血管风险。

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建议清晨起床时,先在床边静坐5分钟再起身,同时也要注意做好血压的监测,建议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坐位测量2次取平均值。

清晨起床“慢一点”带来的获益,也已经被相关研究证明。一项纳入2000名老年人的RCT研究证实,采用缓慢起床策略可使晕厥发生率降低67%(J Am Geriatr Soc, 2020)。

寒冷天气下,如果仍然坚持户外活动的老年朋友,也不妨让自己尽量“慢一点”。

寒冷会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3倍,而这种激素的过度释放,会使心率加快(平均+10-15次/分),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20%),还会升高血液的黏稠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15%),而这些变化,都会导致户外寒冷天气下突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对于运动锻炼来说,建议出门前做1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踏步、伸展),另外可采用“三层穿衣法”(透气层+隔热层+防风层)来保暖,应该重点保护头颈部(散热量占全身30%),在运动时间方面,如果户外气温低于0℃时,连续户外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北京阜外医院研究显示,寒潮期间采取分级防护的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率下降52%(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1)。

快过年了,也免不了忙碌劳累,再加上冬季光照减少可导致5-羟色胺水平下降,情绪波动的增加有时候也是常见的心脑血管风险因素。一项纳入5万人的队列研究发现,抑郁状态使老年人冬季心血管死亡率升高1.8倍(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19)。

建议老年人在这种寒潮天气下,更要注意保持平和舒缓的情绪,同时可以每日上午10点前接受30分钟自然光照射,注意要裸露面部和手部的皮肤, 规律光照可使血清维生素D水平提升25%,同时抑制皮质醇过度分泌(Endocrine Reviews, 2020)。

对于有焦躁,抑郁倾向的老年朋友,可以进行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舒缓,每日3次。 另外多保持亲戚朋友间的社交交流,也能够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建议每周联系的次数不少于3次。

寒冷环境下,基础代谢率提高10-15%,但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而过年期间,有免不了会饮食丰盛,如果突然摄入高脂饮食可使餐后甘油三酯峰值升高2倍,并持续6小时以上(Atherosclerosis, 2017)。这种变化会带来血液黏稠度的增加,加大血栓形成风险。

建议老年朋友,晨起后可以以饮用200ml温水(40℃),同时注意全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ml ,另外过年期间,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不宜吃过多的高脂饮食,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每日5-6餐,单次热量控制在300kcal以内。

在食材选择方面,建议优先摄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可使血小板聚集率降低18%。

寒冷天气下,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基础病的老年朋友,也要多注意做好管理,尽量降低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1 冠心病患者

- 硝酸甘油片随身携带,但要避免置于过低的温度环境(

- 可使用智能手环监测夜间心率变异性(SDNN

2 慢性肾病患者

-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d),降低尿毒症毒素蓄积

- 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退热,优选物理降温

总而言之,寒潮期间,老年人如果能够在上述4个维度践行“慢原则”,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FMD值提升2.1%)、降低炎症因子水平(CRP下降0.8mg/L),从而有助于减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让大家健康平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51(4):322-369.

2. Gasparrini A, et al. Mortality risk attributable to high and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 multicountry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 2015;386(9991):369-375.

3. Stewart S,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at Rev Cardiol. 2017;14(11):654-664.

4. Brook RD, et al. Extrem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urr Atheroscler Rep. 2023;25(6):287-298.

5. Liu X, et al. Cold weather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elderly people in Beijing. Sci Total Environ. 2022;806(Pt 3):150953.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