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明星大S因流感病逝的消息震惊了社会各界,引发了大家对流感的广泛关注。流感虽然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但其潜在的危险性却不容忽视。那么,流感为何会导致死亡呢?今天,我将从医学角度为大家讲一讲。
近日,明星大S因流感病逝的消息震惊了社会各界,引发了大家对流感的广泛关注。流感虽然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但其潜在的危险性却不容忽视。那么,流感为何会导致死亡呢?今天,我将从医学角度为大家讲一讲。
首先,我们要明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流感症状较轻,通常在1-2周内自愈。然而,对于某些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流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致死的主要原因并非流感病毒本身,而是由其引发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包括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的防御机制,使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引发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当流感病毒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时,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更容易定植和繁殖,导致肺部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加重、咳脓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此外,流感病毒还可能直接引起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除了肺炎,流感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流感病毒可以直接侵犯心肌,或通过全身炎症反应间接影响心脏功能。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流感可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流感还可能引发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大脑的弥漫性损伤,增加死亡风险。此外,流感还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增加了流感患者的死亡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流感致死呢?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这些人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接种时间建议在流感季前一个月,建议每年10月注射为佳。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流感患者,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此外,对于流感患者来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氧疗或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
总之,流感并非“小病”,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必须高度警惕。通过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干预、密切监测并发症,我们可以降低流感相关的死亡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对流感的认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陈平: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房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介入治疗,现任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介入学组组员;沈阳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沈阳广电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