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有方,解锁乌鲁木齐家庭教育新密码

360影视 2025-02-06 11:14 2

摘要: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这个寒假越来越多的家庭假期“不鸡娃”、学校老师加强线上线下家校联络、社区联合相关单位、机构共享多方资源开展活动,帮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乌鲁木齐市第41小学五年级(1)班班主任范瑞琪(右二)正在学生家中家访。(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张梦婷 梁淑芳)如何用孩子喜爱的方式度过寒假?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理想的家庭教育”?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这个寒假越来越多的家庭假期“不鸡娃”、学校老师加强线上线下家校联络、社区联合相关单位、机构共享多方资源开展活动,帮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什么样的寒假是孩子喜欢的?

1月27日,在小区运动场地上,张子枫和父亲张彦兵一同打羽毛球、篮球。

张子枫在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上四年级,寒假一开始,父子俩就制订了运动计划,每天下午都会在小区里活动一会儿。

“两个星期以来,孩子爱上了羽毛球,有时我会带着他去更加专业的室内场地练习。”张彦兵说,他也在和孩子一起运动中,找到了和孩子良好沟通的方式,亲子关系更融洽,一起运动的路上,孩子会与他分享心里的小秘密。

几天前,10岁的马佳怡经过集训、考试,成功通过中国舞八级考试,获得证书。

马佳怡从4岁开始接触舞蹈,小小的她看着电视节目里的舞蹈产生了兴趣,听到音乐就忍不住随着旋律哼唱、起舞。

“女儿想学,我们就支持。”家长马春娟说,她帮助孩子报名舞蹈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在学习成绩上顺其自然就好,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快乐成长,坚持自己的爱好。”马春娟说,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在天山区东大梁社区香悦湾工作站,每月开展各种主题的家庭教育活动,与孩子共同完成竹编画、制作蛋糕、进行亲子游戏闯关……形式多样的活动常常吸引不少家长和孩子参与。

辖区居民吐旦古丽·萨依木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几乎次次不落。

吐旦古丽·萨依木说,“参加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增进我们亲子间的沟通和感情,孩子喜欢参与,我就愿意陪伴。”

寒假家访为家庭教育开方

寒假开启后,学校的老师们也没停下忙碌的脚步,因为新一轮的家访开始了。

乌鲁木齐市第52中学采取“电话预约、逐个登门”的方法,挨家挨户去家访。

“我们家访是希望能倾听家长的心声和困惑,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谋划策。”市第52中学老师邵文倩说,面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老师们凭借专业知识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并认真记录家长的反馈意见,科学优化家庭教育。

家访其实是一个常常被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记者在微博平台看到,有博主曾发起投票了解家长们对老师家访的态度,6338人参与,5000余人投给了“不喜欢家访”。

但并非所有家长都反对家访。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知道老师要来家访的消息时,一家人原本有些社恐,不知道该与老师聊些什么。但班主任老师带来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各科老师对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将孩子的在校情况进行了真诚的反馈,还帮助孩子制定了寒假个性化的学习、运动计划,一个多小时的沟通下来,他们的收获很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们不喜欢的家访,其实特指的是“入户家访”,一些家长提到,新媒体手段增多,家校沟通渠道也很多,家访形式可以更多样化,不一定非要入户。

乌鲁木齐市第41小学德育负责人曹纪磊说,学校采用入户、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家访,每个学期结束,班主任老师都会通过家访,指导家长做好学生假期安全教育,传播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科学知识,了解家长针对教育问题存在的疑问和建议等。

家校社共享多方资源

“小孩爱玩手机怎么办?”“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陪伴孩子才有效?”……日前,在水磨沟区众泰社区“石榴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内,一堂家长课堂正在进行。

现场,家庭教育指导师妮娅赛·帕合热将家长们分成几组,围绕各自抽取到的家庭教育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家长代表上台交流,家庭教育专家对发言作出点评、打分。

家长主讲、学生点赞、专家点评,这样别开生面的家校亲子活动,正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日常举措之一。

2024年度,该站在水磨沟区累计开展家庭个案服务102人次,开展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研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习体验等各类活动49场次,服务5000余人次。

“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专业队伍的支持。”站点负责人郑煜辉说,但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在人员数量、专业能力及培训提升等方面仍有薄弱之处。比如,队伍以兼职或志愿者为主,人员数量难以满足需求;指导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加强;指导服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路径还不畅通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建好服务阵地、人才队伍和保障机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才能走实。”市妇联家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要拓展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依托已有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站、点)、妇女之家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市妇联将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联动机制的完善,加强与教育、民政、公安等多部门交流合作,努力形成协同育人“教联体”,营造家校社共育生态。

来源:新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