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惋惜大S之余,你是否也在疑惑真实与表演的边界在哪?

360影视 2025-02-05 08:51 2

摘要:大S的讣文,似乎点燃了各路媒体的神经,除了表示必须的惋惜和哀痛之外,人们关注着每一个细节,从发病的时间线,到家人的反应,从樱花国的医疗体系到两任丈夫的对比。人们还在热烈的讨论着、等待着后续的发展,她巨额的遗产会怎么分配,光头会不是最大受益者,官司还要不要继续打

大S的讣文,似乎点燃了各路媒体的神经,除了表示必须的惋惜和哀痛之外,人们关注着每一个细节,从发病的时间线,到家人的反应,从樱花国的医疗体系到两任丈夫的对比。人们还在热烈的讨论着、等待着后续的发展,她巨额的遗产会怎么分配,光头会不是最大受益者,官司还要不要继续打,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还要不要继续争等等等等。

于是,即使人已经香消玉殒,但剧情还是会自动的发展,这里面绝对不会缺乏那些固定的角色,她的家里人、前老公、现老公、前婆婆、各路的朋友、知情人,都会粉墨登场,观众们会从中选取自己想要的内容,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人类创造了媒介,媒介也在重新定义人类。——《娱乐至死》

对于80后的人来说,大小S所代表的弯弯综艺的黄金时期,是我们青春的一部分。透过网络,透过康熙来了,我们了解对岸的娱乐圈乃至岛内的生活状态。即使你不喜欢她们,也不能否认,她们伴随着我们每一个周末的晚上,在我们的注视下,看着她们从一个小女孩,恋爱、结婚、生子,看着她们生命中出现的种种变化,我们见证了其中的种种矛盾,种种起伏,然后在一片喧嚣之中,共同老去。

当数字镜头渗透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是否都已成为楚门世界的演员而不自知?那些看似自主的人生选择,是否暗含着对隐形观众的潜在回应?

如同楚门一样,在这个镜头之下,她们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真人秀。在自媒体时代巨大流量利益的裹挟之下,她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人、朋友、观众全都或有意、或无意的参与其中。

而不同于老派公众人物的是,在获得巨大影响力和曝光度的同时,普遍缺乏的是对于受众的某种正向的责任。这也不难理解,在传统的媒体时代,明星的形象是由集中的媒体塑造出来的,人们看到的是媒体筛选后展现出来的,而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是去中心化的,受众选择的面更广、信息更加多元,于是真实的人设成了明星们和受众们最为看重的东西。

就比如大小S,坦率的说,除了康熙来了,我不了解她们,没听过她们的歌,也不知道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是她们的八卦被动的知道很多。她们或许是精心设计过的,或许是机缘巧合的,成了这个娱乐时代的受益者,她们愿意分享她们的生活,人们也乐于接受她们的分享,并且乐此不疲。观众们从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看的各种东西——叛逆少女、敢爱敢恨、随性自我等等,足够多的信息碎片足够人们撑起心中的想象,并一厢情愿的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她们。

而令人疑虑的是,在她们任性的展现自我的同时,是否是完全出于自我意识的表达,还是一种无意识的表演?而围绕在她们身边的亲友们,同处在这个环境之下,是否也会处于某种表演给别人看的潜意识中呢?我们不得而知。

大S意外离世了,无论如何都是令人伤感的事。网上到处充斥着缅怀、追忆她的文字,但即使再假设这些文字的真实,在算法的推荐强化之下,也多少都会让人疑虑和恍惚。到底哪些才是真实的?真实与表演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强调过媒介并非中立的工具,它通过自身的特性重塑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而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

就像前面所说的,大S的故事并不会随着她的故去而落幕,相反的,不出意外的话后面会有更多的剧情自动上演,一轮接着一轮,无休无止。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一切看起来冠冕堂皇、本该如此的事情,都在变得摇摇晃晃,或者说本来就摇摇晃晃。真的如梦幻泡影!

楚门打开了那扇门,优雅的问候了所有人,然后缓慢但坚定的走出了那扇门,留在他身后的是摄像头和后面的无数双眼睛。只是不知道,当走出门后的楚门,发现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更大了一些,摄像头更加隐密一些的时候,他该作何感想。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