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9天登顶中国票房冠军 对话原创音乐:5年来,所有制作这部动画的伙伴们都拿命来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6 13:55 1

摘要: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6日上午,该片票房突破57.75亿元,正式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榜冠军。灯塔AI预测其总票房将飙至95亿元——哪吒不仅“闹海”,更将“闹翻”中国电影的天花板。

上映第九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高开疯走”之势,在中国影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6日上午,该片票房突破57.75亿元,正式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榜冠军。灯塔AI预测其总票房将飙至95亿元——哪吒不仅“闹海”,更将“闹翻”中国电影的天花板。

这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的胜利,更是全民级爆款的诞生。对比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甲的破纪录轨迹,《哪吒2》的爆发力惊人:《战狼2》登顶耗时13天,《长津湖》用56天,而《哪吒2》仅用9天。

社交平台上,三刷、四刷的观众掀起“显微镜看片”热潮,从敖丙鳞片上的符文到混天绫的火焰纹路,1900多个特效镜头被逐帧拆解。但在另一个无法“看见”的维度——《哪吒2》的“声音宇宙”中,音乐已超越配乐的范畴,化身为角色灵魂的具象化表达。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了《哪吒2》的原创音乐杨芮、朱芸编。当土拨鼠的憨厚旋律在银幕上响起时,或许观众不会想到,这段仅2分钟的音乐竟让杨芮改了八版。

截至发稿,《哪吒2》实时票房还在冲刺。但比数字更值得铭记的,还有它用音乐撕开的一道裂隙——在那里,传统与未来、民族与世界,正以哪吒般的热血姿态,完成一场新的交响。

“还吃!收你们来了。”哪吒修仙的第一关,竟是受命剿灭一群干饭的土拨鼠。看着土拨鼠们一门心思扑在吃饭上,哪吒怒火中烧,猛地一拳砸碎了土拨鼠的小碗。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电影落幕,观众回味过来,土拨鼠们衣服破旧、碗也是破的,连盛饭都得排着队,它们究竟做错了什么?这个让人恍然大悟的反转情节,对《哪吒2》创作团队而言,却是一遍遍的反复打磨。

提起片中“土拨鼠”场景的配乐,杨芮仍心有余悸。这段仅2分钟的音乐,他前后修改了八版才通过。饺子导演要求旋律既要体现土拨鼠的笨拙呆萌,又需暗示其未明的正邪立场。为此,杨芮尝试将大三弦的诙谐节奏与民族打击乐的悬疑音色交织,甚至在第八版中加入了一段模仿动物啼叫的埙声,“憨厚里带点狡黠,才算对了导演的胃口”。

这场音乐设计的难点,正是《哪吒2》角色复杂性的缩影。“音乐的变化始终紧密贴合着故事的情节推进,绝不是单纯依靠音乐来生硬地实现角色性格的转变。”杨芮表示。“我们保持国风交响的音乐风格,来进行《哪吒2》的延续。与第一部相比,在乐器的选择和音乐方向的设计上更加丰富,甚至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主题,都各自拥有专属的主题曲。”

哪吒与敖丙的羁绊,是《哪吒2》贯穿系列的核心情感线。这一次,音乐团队也特意做了一条关于他们友情的主题音乐。在初期肉身重塑,杨芮用笛箫独奏勾勒出青涩的友情萌芽;待到二人并肩迎战宿命时,音乐已发展为交响乐与民族合唱的磅礴交织。“合唱团用侗族大歌的复调唱法,是一种层层叠叠的吟诵感。”杨芮透露,为采集最纯正的侗族音色,他专程赴贵州深山,与当地歌者同吃同住。

朱芸编始终牢记,饺子导演多次强调,《哪吒2》的格局和世界观一定要比《哪吒1》更为宏大。其中,杨芮负责东海龙王和西海龙王主题音乐,朱芸编负责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主题音乐。每条龙又拥有独立旋律,“敖光第一次变人形,那场戏既要体现出龙王一代枭雄的感受,他又带着父亲的慈祥。敖闰是比较有心计的一个女性角色,想到了女生的吟唱。”杨芮表示。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对于南海龙王的主题,朱芸编选择用京剧武场的锣鼓点搭配电子脉冲音。“鼓点一响,龙爪出击的力道仿佛能撕裂银幕;电子音效的震颤,又暗示它体内暗藏机械般的冷酷。”这种“古今混搭”的设计,让动作戏充满戏剧张力。北海龙王更颠覆——朱芸编用匈牙利交响乐团录制了一段巴洛克风格的赋格曲,又在旋律中暗藏二胡的悲怆滑音。

“我们在创作时都不把彼此当外人,经常半夜三四点还打电话交流想法,不过好在协作过程非常顺利。” 杨芮回忆道。

在《哪吒2》创作马拉松中,接力棒交到原创音乐的朱芸编和杨芮的手里,这既是耐力跑也是冲刺跑。

“《哪吒2》整部影片中80%—90%的时长中都有音乐,是‘密铺’的程度,但观众并不会觉得多余,反而觉得很合适。”朱芸编认为,在动画电影中。音乐的作用不仅是配合画面的发展,它还是讲故事的一部分,很多场景必须有音乐才能成立。

杨芮亦表示,音乐不仅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甚至可以传递出那些台词没有说出来的“未言之隐”,而这种创作过程有时也非常“抽象”。“饺子导演非常会引导我们的创作者,他不会直接找一段音乐来让我们参考,而是给我们讲很多概念上的东西,与我们不断碰撞出彼此的内心所想。比如在旋律设计上,如果太有特色,观众听起来会怪怪的。导演说,让我学杜甫。这句话我也悟了很久,杜甫很有水平,他的作品反映大众心声。可能导演就要这个,我按照这种思路再进行创作,最后终于是他满意过关了。”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这一年的时间,用杨芮的话来说就是“连滚带爬”。不分节假日,也不知今天是周一还是周六,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活——饺子白天给他传来反馈意见,他拿到后立刻继续做,然后再传过去。“感到最释放的时候就是打篮球、踢足球、游泳,运动后出身汗洗完澡往钢琴前一坐,大脑特别活跃,可以有更好的创作。”

“一直连轴转,有一天我把所有的活都交上去后,我整理文件时,翻到导演给我发来的一个个反馈文档,我突然意识到这一整年连滚带爬的日子彻底结束了,我竟然产生了怀念之情,怎么‘贱嗖嗖’的?”杨芮笑称。

“土拨鼠那段音乐改了八稿,那时候确实很崩溃,感觉自己的创意已经被挖空了。”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杨芮说的这句话转述给朱芸编时,引发他强烈的“吐槽共鸣”。“才只改八九稿?反正我的文件夹里同一段音乐都是按序号1开始往下排,到一半的时候出现一个‘final’(最终)版本,但接下来又开始从‘final’1、2、3这样往下排⋯⋯总之你就别信什么最终版,重要的主角或者是大战的音乐尤其是这样逐帧细致打磨。”朱芸编为四大龙王主题修改了十余稿,文件夹里塞满“最终版1.0”到“打死不改版5.0”。

说起这段“点灯熬油”的岁月就激动,朱芸编的港普都忍不住飙出来了。即便崩溃,放弃的想法也从未有过。“五年以来,所有制作这部动画的伙伴们都拿命来拼,我作为一个音乐作曲,不可能撂挑子不干了。”杨芮说。

《哪吒2》的很多音乐基因,在《哪吒1》时就形成了,比如国风交响的风格,在《哪吒2》时继续保持。“但因为《哪吒2》世界观的升级,我们也做了音乐风格的升级,在乐器选择上融入更多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让《哪吒2》的音乐更具东方韵味。”杨芮说。

就拿《哪吒2》开篇的第一段配乐来说,这是杨芮个人最满意的一首配乐。“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哪吒1》的前情提要,又奠定了《哪吒2》的全片基调,而且这段内容的画面还是带台词的,所以我们在设计这段音乐时非常谨慎,设计了很多版本。”

“这段配乐加入了有东方色彩的民乐,比如陶制的埙,在某个节点埙的声音出来后,会立刻把我们拉入上古神话的世界里。”杨芮阐述道,“埙的声音有历史感、沧桑感,再加上中国自己的少数民族合唱团的合唱,带来一丝神秘气息”。

土拨鼠音乐融入了大三弦演奏,甚至加入了很多有特色的鼓声来描绘土拨鼠“dundun”的笨拙感。“因为土拨鼠是这种感觉,所以我们的音乐也给到这方面的暗示,当地民乐乐器的嵌入是影片中的一个个小彩蛋。”杨芮透露,“还比如影片中陈塘关采莲藕的情节,片中人物说的是天津话,我们在那段情节的配乐中加入了一些音乐快板、弦子弹等天津曲艺的小调调” 。

《哪吒2》里宝莲盛开的这场戏,配乐用到了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特点是学习自然界的叫声,比如蝉鸣、松鼠之歌,它们来源于自然界,歌声内秀,和宝莲盛开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为此在当地彩排、再在当地录音棚录制,更让杨芮感叹中国的各地民乐犹如取之不尽的大宝藏。

事实上,《哪吒2》的特殊性在于,诸多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其中,民乐、西乐、电音、合唱团⋯⋯凡大家能叫出来的,这里都有,并且相辅相成、配合默契。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朱芸编去了维也纳和匈牙利,与当地的交响乐团沟通《哪吒2》的音乐录制需求。“隔着网线或者发文字交流,总是说不清楚,我到现场去面对面,给乐团的指挥看我拉二胡的手是怎么动的,他们便能欣然会意。还有比如我和他们面对面沟通,某个点的音乐要‘重’,这种重不是大力,是一个气球装了很多水,跌在地板上时的重量。”

从某种程度上说,《哪吒2》的创作到传播都是东西方音乐的交流共鉴,民乐是传统的,但传统不意味着陈旧,《哪吒2》的原创音乐充分说明民乐也可以是创新的、是爽的、是好玩的。侗族大歌、呼麦等传统民乐元素与国际乐团合作,以“听得懂的东方语言”传递中国神话的全球表达。

记者 |毕媛媛 丁舟洋 编辑 |陈俊杰

封面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来源:每经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