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碳排放核算数据的需求显著提升,当前碳排放核算体系数据更新偏慢、核算口径不一、基础排放因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显。新形势下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透明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202
随着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碳排放核算数据的需求显著提升,当前碳排放核算体系数据更新偏慢、核算口径不一、基础排放因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显。新形势下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透明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2022 年 10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和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研究,以及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由宏观 “碳核算” 向 “碳计量” 转变。
1、什么是电碳表
电碳表是一种基于国网智能物联电表架构的能源计量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等特点。它不仅能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并生成用电数据,还能实时显示累计碳排放量数据。通过使用电碳表,可以大大提高碳排放计量的准确度。
电碳表通过实时采集电气参量,将所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碳排放因子,进而通过用电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碳排放量。这样,电碳表就实现了对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碳排放量的实时准确计量。
2、电碳表的应用价值
碳排放计量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在智能电表上添加碳计量模块后,可以根据现实中的电力输送状况对碳排放来源进行追溯,高频度更新平均每度电碳排放的实时数值,从而实现对全环节碳排放的准确追踪和实时计量。实时掌握碳排放情况,用电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控制碳排放的责任,有关部门也能更好地评估减排成效,制定更科学的减排降碳措施。
实现碳排放大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呈现:使用电碳表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系统掌握碳排放总体情况提供更有力支撑。同时作为智能物联电表架构的一部分,电碳表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AEM系列电碳表
AEM系列电碳表集成三相电力参数测量及电能计量及考核管理,提供上24时、上31日以及上12月的电能数据统计。具有31次分次谐波与总谐波含量检测,带有开关量输入和继电器输出可实现“遥信”和“遥控”功能,并具备报警输出,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控制系统,SCADA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中。同时具备事件记录功能,在排放参数修改、阶段清零时,对当前的排放量,修改的参数进行记录,便于参考、追溯碳排放量计量过程。
碳排放结算功能
12 组碳排放结算,分别对应其关联的电能(组合、正向、反向、净有功电能可选)及排放因子。
碳结算界面 包含 12 组碳排放值及对应的排放因子,按上下键切换 12 组碳排放值按右键可修改关联的电能及排放因子。
4、碳资产管理平台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碳资产管理的支撑,从传统的能源监测转变为碳监测,实现碳资产管理数字化;适用不同行业及地区碳排放核算,实现碳资产管理标准化;跟踪碳排放全过程,实现碳资产管理精细化;辅助交易决策优化,获得碳收益,实现碳资产管理专业化。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主要包含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明确核算边界及各排放源数据来源,根据核算模型补充缺失的排放源数据,以碳排放量为计量单位对能源进行监测,为用户提供基础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系统对接或数据导入,完善碳盘查流程,适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碳核算,可扩展新的核算指南,根据产量、减排指标等核算碳配额,提前规划碳资产,可生成完整的碳排报告为用户提供专业服务;
决策支持系统优化空调、空压机、水泵等设备用能,支持充放电及需求侧响应策略,提供碳交易策略,辅助企业投资开发减排项目,获得减排资产及碳收益,为用户提供专家服务。
4.1平台架构
现场安装多功能仪表,对用能支路进行采集,通过RS485接口与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进行通讯,实现电力及能源数据的监测、预警与存储,再由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上传至搭建在数据中心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平台分为五层:数据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运营层。
数据层:采集碳资产管理涉及的各类数据,包括设备运行、能源消耗、碳排放及库存数据、基础统计数据、碳交易数据等;
网络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本地、私有云和公有云部署;
平台层:接收采集的各类数据,并进行计算、分析和存储,支持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应用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分为碳盘查、碳计划、碳追踪、碳交易和碳减排5大板块,包含碳核算、异常管理、配额管理、碳排管理、交易管理和节能优化等功能;
运营层:智慧能源管理合平台为政府管理部门、园区管委会、园区物业、企业等提供服务,传达和反馈用户需求,实现用户功能界面,实现碳资产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
4.2平台主要功能
碳资产管理驾驶舱: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全局掌握碳排放情况。
碳核算清单:核算各环节碳排放,生成核算清单。
碳配额核算:测算碳配额抵消及下年度碳配额。
碳配额考核:评定各考核对象的碳排放达成率。
碳排放分析:统计碳排放情况及碳排结构。
碳足迹管理:跟踪能源在输入、分配、消耗、生产各环节的碳排放情况。
碳排放报告:识别排放单元和排放源,汇总碳核算,生成报告。
碳交易记录:汇总碳交易记录。
碳交易决策:综合碳交易市场价格、超额排放罚款、超额生产收益、配额购买成本和配额出售收益等因素,确定碳交易策略。
碳减排收益:展示市电、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负荷的运行状态和绿色用电情况,分析系统建设后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用户能够直观的了解整个系统的建设效果。
来源:AcrelGch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