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体验 | 奥之心OM-3复古微单及3款二代镜头

360影视 2025-02-06 14:14 1

摘要:早在2012年OM-D E-M5发布时,设计师就加入了不少经典元素。所以,听闻奥之心OM SYSTEM将会发布一款复古造型微单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到底还能怎样复古?直到看见OM-3真机,我确认它不仅传承了O记相机的精髓,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进化!

大家好,我是ET,欢迎来到相机笔记。

早在2012年OM-D E-M5发布时,设计师就加入了不少经典元素。所以,听闻奥之心OM SYSTEM将会发布一款复古造型微单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到底还能怎样复古?直到看见OM-3真机,我确认它不仅传承了O记相机的精髓,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进化!

▲ 100mm | F5 | 1/200s | ISO-400(浓郁色调效果I)

▲ 400mm | F6.3 | 1/2000s | ISO-800

奥之心OM-3发布于2025年2月6日,是一款适合日常携带亦可满足户外拍摄要求的M4/3微单相机。除了继承自OM胶片单反的小巧精致与PEN-F的“创意拨盘”外,它还有媲美OM-D旗舰微单的拍摄性能与计算摄影功能。

海外定价单机身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万元),包含12-45/4 PRO套机2300美元(约合人民币1.675万元)。

主要参数:M4/3系统 | 4/3型约2037万像素背照堆栈式传感器 | TruePic X图像处理引擎 | 最高7.5挡5轴同步防抖 | 标准感光度ISO200-102400 | 1053点相位检测 | 多种被摄体识别 | 超高速连拍 | 4K60p | 约236万点EVF | 3英寸162万点旋转触摸屏 | UHS-II SD卡 | BLX-1电池 | IP53防水滴防尘 | 标准重量约496g

OM-3通过机身外形给人的第一感觉还是很对味的。一方面是简洁平整的手柄与尺寸恰到好处的转盘;另一方面,继承自PEN-F的“创意转盘”也放置在了OM-1胶片单反自拍倒计时器的位置。

谈到PEN-F,相信肯定要有网友说为什么新相机不是“PEN-F 2”。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品牌类旁轴造型(平顶)微单都卖不过同时期、近似价位的类单反造型(军舰顶)微单。所以我对奥之心推出OM-3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

OM-3的产品命名很好地反应了它的产品定位:拍摄性能媲美OM-1系列,尺寸大小更接近OM-5。你可以在日常通勤中随身携带OM-3,利用多样化的照片风格记录生活;也可以换上长焦镜头、走到户外,用OM-3抓拍野生动物的精彩瞬间。

▲ 17mm | F1.8 | 1/80s | ISO-200

▲ 400mm | F6.3 | 1/250s | ISO-2000

与其他复古设计相机相比,OM-3的传感器尺寸与像素数量确实不占优势。但也因为OM-3是M4/3微单,才能在保留5轴防抖、1/8000秒机械快门与大电池的前提下,实现接近胶片单反的外形尺寸。配合同样精致小巧的镜头(尤其是PREMIUM系列定焦),OM-3确实确实比一些大卡口、厚机身的复古相机更好握持。

总之,对一台有OOTD(日常穿搭)属性的相机来说,我觉得颜值、直出色彩、便携性与可玩性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奥之心最擅长的。

设计

OM-3继承了OM-1胶片单反的设计理念,具有紧凑小巧的机身与经典美学的线条 —— OM-1是当时最小巧的35mm专业单反,它于1972年首次亮相,和PEN-F等产品一样由传奇设计师米谷美久操刀设计。

*最初命名为M-1,后更名为OM-1。

除了富有美感的造型外,OM-3还配备了创意拨盘、计算摄影按钮、照片/视频/S&Q切换转盘和视频拍摄指示灯,提供了最前沿的拍摄功能与操控体验。

最后,OM-3还通过了IP53防尘防水溅认证,可以从容面对各类户外拍摄场景。

拍摄性能

OM-3拥有与OM-1 Mark II基本相同的成像核心,包括约2000万像素的背照堆叠式传感器和TruePic X图像处理引擎,支持全像素全交叉相位对焦和多种被摄体识别(人、猫/狗、鸟、赛车、飞机、火车)。

OM-3具有最高1/8000秒机械快门与最高1/32000秒电子快门,并且在电子快门下可以实现最高50FPS*的AF/AE追踪、无黑屏高速连拍。如今很多专业相机都具备了“预拍摄”功能,而在可换镜头相机中,O记的“ProCap”专业抓拍可以说是鼻祖级的。

*需搭配兼容SH2 50FPS的镜头

小型化的5轴防抖系统则为OM-3提供了中央6.5挡、周边5.5挡机身防抖,帮助我们在室内、夜晚等弱光场景中使用更低快门速度和更低感光度拍摄清晰照片。搭配具有防抖功能的M.ZUIKO DIGITAL镜头时*,还能激活5轴同步防抖、实现中央7.5挡、周边6.5挡防抖效果,提高远摄题材的拍摄成功率。

*ED 100-400mm F5.0-6.3 IS除外。

▲ 25mm | F1.8 | 1/30s | ISO-200

计算摄影

OM-3拥有媲美OM-1 Mark II的计算摄影功能,包括可记录14bit RAW的高分辨率拍摄和实时GND。按住新增加的“CP”按钮并转动前拨盘,即可快速选择各种计算摄影功能。

-高分辨率拍摄:三脚架模式约8000万像素、手持模式约5000万像素,可以选择14bit RAW,兼具低噪点与高动态。

-实时ND:模拟ND滤镜实现慢门拍摄,最大降低6挡快门,可保存为RAW格式。

-实时GND:模拟GND滤镜拍摄大光比照片,可选3挡强度与3种过渡方式,也可保存为RAW格式。

-实时合成:只记录画面中光线亮度变化,适用于星轨、烟花等拍摄题材。

-景深合成:支持机内景深合成,无需缩小光圈也能获得大景深画面,适用于微距、风光等拍摄题材。

色彩

OM-3是首款拥有“创意转盘”的OM-D微单(直白来说就是类单反造型微单)。在此之前,只有PEN-F和E-P7具备色彩配置文件与单色配置文件。两种配置各有4种预设(参考了经典胶片效果),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色轮/饱和度、阴影/高光、锐度、对比度等参数,获得更具个性化的影调。

▲ 186mm | F6.3 | 1/100s | ISO-400

网络上有海内外影友分享的色彩配方,大家可以直接输入到相机里又或者添加到Workspace软件中。毫不夸张地说,O记这几款相机是最适合“玩弄色彩”的。

视频

OM-3不仅具备与OM-1系列完全相同的视频记录能力,包括4K/C4K 最高60p、FHD 最高240p慢动作以及RAW外录,还在操控、提示与色彩上做到了与时俱进。

-操控:新增加的照片/视频/S&Q切换转盘可以快速转换记录模式,相应的,在视频/S&Q拍摄时也能直接选择曝光模式(不需要进入菜单)。配合“照片/视频分别设置”选项,在频繁切换照片/视频时可以有更简洁地操作体验(比如用高速快门拍照,用二倍帧率倒数快门录制视频)。

-提示:机身前部的录制指示灯(Tally)不仅能提示正在录制,还能用缓慢闪烁和快速闪烁反馈异常状态。

-色彩:新增加了OM-Cinema1和OM-Cinema2两种电影风格,都具有与OM-Log400相同的高光动态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OM-3也继承了OM-1系列在视频方面的一些坏毛病:在录制H.265 10bit视频时只能选择OM-Log400或HLG,无法录制普通色彩或新增加的电影风格;而在选择H.264时就只能录制8bit视频,无法充分展现传感器性能。

其他

和OM-1系列相比,OM-3省去了1个SD卡槽、对焦摇杆和一些按键,整机尺寸与操作体验更接近OM-5。虽然电源开关位于机身左键,但在菜单中将Fn拨杆设置为“电源拨杆”后,OM-3同样可以实现快速的单手开关机(这一点也适用于OM-5和OM-1系列)。

必须给与好评的是:OM-3保留了OM-1系列的BLX-1大电池。配合优秀的电源管理,基本可以胜任一整天的拍摄。

3款新镜头

与OM-3同期发布的还有3款二代镜头。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II和M.ZUIKO DIGITAL 25mm F1.8 II都拥有做工精致的金属镜身(只有黑色版本)、高速静音的自动对焦和全天候密封结构。前者等效焦距约34mm,是经典的人文焦段,镜头重量仅112g;后者等效焦距约50mm,广泛适用于多种题材,重量仅156g。

两款镜头都标配了遮光罩,能对镜头起到一些保护作用(就是有点降低颜值)。

▲ 25mm | F1.8 | 1/50s | ISO-200

▲ 400mm | F6.3 | 1/30s | ISO-200

▲ 17mm | F1.8 | 1/125s | ISO-200

▲ 17mm | F2.8 | 1/25s | ISO-200(针孔效果)

▲ 17mm | F1.8 | 1/400s | ISO-200

而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II则拥有200-800mm等效焦距*和全焦段1.3m最近对焦距离,可用于野生动物拍摄并能兼顾一些微距特写。和前代产品相比,新镜头重点升级了防抖性能:镜头防抖从3.0挡提升到4.5挡,配合OM-5、OM-3、OM-1系列等相机时,还能实现广角端7.0挡、长焦端5.5挡的5轴同步防抖。

* 可选配MC-14、MC-20增距镜,进一步扩展远摄和近摄特写能力。

此外,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II还在IPX1防尘防滴的基础上,为前组镜片增加了抗污氟涂层,在淋雨、起雾后更容易清洁。脚架环也更改为可打开的设计,当相机、镜头组装在一起时也可直接拆卸(之前的脚架环只能从镜头后部取下)。

▲ 400mm | F6.3 | 1/2500s | ISO-800

▲ 261mm | F6.3 | 1/200s | ISO-200

▲ 244mm | F6.3 | 1/500s | ISO-5000

来源:溢图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