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对象有没有性病?3个方法,男女都该知道

摘要:"白医生,对不起,我知道您快下班了..."一个年轻姑娘低着头,欲言又止地站在我诊室门口。我抬头看了看表已是傍晚六点半。

"白医生,对不起,我知道您快下班了..."一个年轻姑娘低着头,欲言又止地站在我诊室门口。我抬头看了看表已是傍晚六点半。

我示意她进来坐下。借着夕阳的余晖,我看清了她略显憔悴的面庞。她自我介绍叫小艾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

"医生,我...我想咨询一下关于性病的事。"她的声音很小,几乎要被诊室里的空调声盖过。

作为一名从事皮肤性病科二十年的医生,这样的场景我见过太多。每个走进诊室的人,都带着难言之隐与困扰。

"上周末我和男朋友准备发生关系时,发现他那里有些异常......"小艾绞着手指,脸涨得通红"我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他是不是得了性病,就...就没继续了。"

我轻轻叹了口气。性病话题在我国仍是一个禁忌,许多人讳疾忌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新增性病感染者超过3亿例,这还只是统计到的数字。

"你很勇敢,也很理智。"我递给她一杯温水"在发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停下来咨询医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一位病人。那是个事业有成的企业高管,因为不好意思就医,硬撑了大半年。等到疼痛难忍来看病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其实性病防范要从'望闻问切'做起。"我拿出一本医学手册"这是我这些年总结的经验,今天就分享给你。"

第一个维度是"望"。在亲密接触前要注意观察对方私密部位的皮肤状况。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约85%的性病患者会出现可见的体征。

我记得有位患者就是因为发现伴侣下体有不明疹子才来就诊,最终确诊为早期梅毒。幸运的是及时发现经过规范治疗后痊愈了。

"那...具体要看些什么呢?"小艾认真地掏出手机准备记录。

"私处皮肤如果出现红肿、溃疡、疱疹、赘生物或异常分泌物,都要高度警惕。"我指着手册上的图示"尤其是生殖器周围的皮疹,可能预示着多种性传播疾病。"

第二个维度是"闻"。这不仅指嗅觉,更要关注对方的个人卫生习惯。根据英国皇家医学院的调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降低70%的性病传播风险。

"比如洗澡频率、换洗内衣的习惯,甚至是刮胡子用的剃须刀是否与他人共用,都值得关注。"我解释道"一些性病可以通过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传播。"

第三个维度是"问"。这需要双方坦诚沟通,了解彼此的健康状况和性史。

"医生,这个...会不会很尴尬?"小艾红着脸问。

"坦诚交流是负责任的表现。"我回想起一对年轻情侣的案例"去年我接诊的一对情侣,女方就是因为男友主动提出去做性病检查,才对他更加信任。"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证实,伴侣间的健康沟通能显著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建议在发生亲密关系前,双方最好能一起进行性病筛查。

"除了这些,还要特别留意一些隐蔽的警示信号。"我翻开电脑里的病例库"比如对方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发烧、盗汗、疲劳等全身症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部分性病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表现容易被忽视,却往往是重要的警示信号。

"如果发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小艾问。

"立即暂停亲密行为及时就医检查。"我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性病预防手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很发达,大多数性病在早期都能治愈。"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性病患者,治愈率可达95%以上。相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医生,那...安全套能完全预防性病吗?"小艾小声问道。

"安全套确实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可也不是万能的。"我指着手册上的数据"有些性病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安全套覆盖不到的区域仍有感染风险。"

临近下班,诊室的灯光渐亮。我注意到小艾轻松了许多,脸上也有了笑容。

"记住性健康是双方的共同责任。"我合上病历本"爱一个人就要对ta的健康负责。"

送走小艾后我在诊室里久久沉思。二十年行医生涯我见过太多因为害羞、忽视或侥幸心理延误治疗的案例。

性病预防不该是禁忌话题。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需要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正如我常对患者说的:"与其担心被人议论,不如担心耽误治疗。"

窗外华灯初上我收拾好诊室准备下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更多人学会保护自己,也保护身边的人。毕竟,爱与健康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夜幕降临诊室的灯光渐暗。我想起一位老师说过的话:"性病预防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课题。只有打破禁忌、消除偏见,我们才能真正守护每个人的健康。"

这个夜晚不知还有多少人正在被类似的困扰折磨。愿这篇文章能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他们找到科学理性的答案。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Dr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