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顶级IP《哪吒》的威力:影史第一、光线股票涨停!

360影视 2025-02-06 17:24 2

摘要:据最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此前中国电影票房榜前三分别是:《长津湖》(57.75亿),《战狼2》(56.94亿),《你好,李焕英》(54.1亿‌‌)。

作者 / 张 特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据最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此前中国电影票房榜前三分别是:《长津湖》(57.75亿),《战狼2》(56.94亿),《你好,李焕英》(54.1亿‌‌)。

这涨势,谁看了不得感叹一句——太凶猛了!

春节假期虽然已经结束,但春节档电影还在厮杀。

五年前的夏天,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以50.35亿的票房摘得2019年市场年冠,2025年,“五年磨一剑”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赢家。同时,《哪吒2》是春节档唯一超过8分的影片,豆瓣评分8.5分。

这一头影片大卖,那一头,昨天开盘后,《哪吒2》的主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SZ,股价11.44元,市值335.6亿元)冲向涨停板。截至收盘,光线传媒以336亿元的总市值,领先224亿元市值的万达电影约50%。6日开盘,股价继续高开,收盘涨18%,报13.5元,公司市值达396亿元。

优质内容不仅点燃内容行业,也在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整个2025年春节档,都被这个“插着裤兜”的三岁百亿影帝刷屏。连带着可可豆动画都成了热门打卡地。

一、超强IP的养成

2015年《大圣归来》以9.56亿元票房打开了国产动画商业电影的市场想象力,各方资本涌入国漫赛道。

光线传媒的动作更快一些。2013年就向当时正在为《大鱼海棠》项目募集资金的彼岸天抛出了橄榄枝。2014年,又耗费2.08亿收购了制作出《猪猪侠》《洛洛历险记》《果宝特攻》的蓝弧文化。尽管之后的《赛尔号大电影4:圣魔之战》以及《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都不尽人意。

事实上,《大圣归来》上映四天之后,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与田晓鹏等共同成立十月文化,彩条屋也于同一年成立,成为光线传媒旗下第一个创业公司。并迅速签约了不少动画导演,且投资了数家动画公司,其中就包括饺子导演的可可豆动画。彩条屋成立第二年,就做出了拿下5.75亿票房的《大鱼海棠》。

但也不是迅速起飞一帆风顺,之后数年,彩条屋连续失利,国产动画电影没能再攀高峰。

直到2019年,《哪吒》以50亿票房让国产动画电影跻身全球动画电影顶级行列,那一年报道显示,《哪吒》带动主投资方与发行方光线传媒2019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大涨89.70%。这让《哪吒》一举成为了光线传媒“封神宇宙”的最强IP。

前作良好的品质加上《哪吒2》上映后的高口碑,迅速带动影片破圈,形成票房的虹吸效应。逆跌5天,票房涨势凶猛,很快就与第二位的《唐探1900》拉开了差距,6天16时拿下50亿,超过《长津湖》此前的19天10时50亿的纪录。目前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将超过94亿。

除了票房收入,《哪吒》IP的衍生品收入同样十分可观。

《哪吒2》吸取了前作未能及时布局衍生品导致盗版衍生品泛滥的经验教训,《哪吒2》跟上吃谷经济的热潮,联合多家品牌,推出了吧唧、小卡、盲盒手办、钥匙扣、帆布包等一系列官方授权周边。

根据相关报道,《哪吒2》首周衍生品销售额达3.2亿元,占总收益的28%,较前作提升了12个百分点。搜索不难发现,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盲盒手办上线即售罄,线上销量超3万件,补货需等待至2025年5月。其中,敖光手办单款销量突破万件,包含敖光在内的368元、560元、1938元档第一批众筹火速售罄。

供不应求甚至推动了二手市场的涨价,比如此前万代(BANDAI)推出的SHF系列哪吒手办,反响一般,但在《哪吒2》票房持续走高之后,二手平台甚至涨价到了300元以上。

这些反馈表明,从上游内容消费到下游衍生品开发,《哪吒》这个IP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在内容热潮之上,形成了一个可供持续挖掘开发的商业生态。这就是IP的无限价值。

另外,《哪吒2》票房持续走高,也助力官方在“一本漫画”上连载的《敖丙传》再度爆红,《哪吒》IP生态内容持续扩张。据悉,光线传媒预计将会继续开发《敖丙传》,进一步拓宽IP的变现渠道。

二、好内容的共同点

高端的内容,只用最朴实的方法制造。

《哪吒2》是饺子导演和创作团队耗时5年打造,各种细节细细打磨的结果。有观众赞扬是中国动画人、特效团队工业化体系集大成的体现。背后都是创作者们诚恳扎实的付出。

好内容其实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方法论可复制。但我们可以在《哪吒2》的票房飞涨路上,寻找到一些好内容的共同点。

首先,角色出圈。

除了主角哪吒和敖丙之外,《哪吒2》最先出圈的是敖丙的美貌老爹敖光。敖光出场瞬间,整个影院惊叹声一片,颇有当年《霍比特人2》看到精灵王时的惊艳气氛。

从制作的精美到温柔、仁慈、重视家人、感情直白、有牺牲精神,像母亲一样无条件的包容儿子的设定,立刻激起了“爱上龙爹简直易如反掌”“忧郁鳏夫在东海”“一张电影票60 敖光就占了59 ”等话题的热烈讨论。

颜值即正义,《哪吒2》大卖,龙爹功不可没。

另外,还有反大众传统记忆的设定,也是助力角色出圈的关键。

被敖光当作可靠挚友的申公豹,还有他严厉但正直的爹申正道,以及一反90后童年印象的拒绝内耗,做巍峨的自己的胖美人石矶娘娘,引起了无数社畜共鸣的土拨鼠等等,这些角色在逻辑在线的故事里立体又生动。

其次,经得起二创的深挖。

当故事成立,观众对细节就有了兴趣。从隐藏彩蛋到故事阅读理解:

再到制作细节,包括哪吒和敖丙的衣服袖口上那些复杂的刺绣图案是团队一根一根画上去的;海怪妖兽的皮肤纹理经历了大量的测试,连哪吒的标志黑眼圈的动态变化,都改用了程序化纹理进行优化等等,包括片尾138家动画特效公司,都成为了观众观影之外津津乐道的话题。

故事之外还饺子导演本人个人背景的联动:

甚至是背后的资本段子:

扎实的故事,为内容二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影片之外的深度解读,又为影片传播宣传起到了口碑向的正面推动。

最后,官方姿态友好,与5年间源源不断的同人创作形成内容呼应闭环。

在《哪吒2》官宣上映的时间,官方评论区就已经被同人创作者们的调侃占领。藕饼cp粉无法无天,官方甚至找不到适合回答的得体评论。这也在《哪吒2》正式上映之前做好了前期的预热与回应。良性互动,更有利于内容的深度发酵。官方配合玩梗反应也很迅速:

小结写在最后。灯塔专业版的统计显示,2016年到2024年,中国电影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兴趣持续下滑,一年“只去一次”电影院的观众比例从48%上升到了57%,一年去6次及以上的核心观众比例,从一开始的14%下降到8%,近乎腰斩。

这几年,行业一直在讨论电影寒冬,要如何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为线下观影买单?

《哪吒2》在2025年春节档,回答了这个问题。

观众是愿意为好内容买单的。观看媒介的变化、行业遇冷都不是理由,观众是否买单也有流量演员无关,粉丝经济在大内容消费层面是个泡沫概念。最终支撑起大盘的,还是数据上被忽视掉的庞大路人们。在《哪吒2》头部效应显著的情况下,《唐探1900》也拿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这也说明观众是愿意走进电影院,为电影内容买单的。

所以,所谓的影视寒冬,其实只是影视质量寒冬!!!《哪吒2》一路高涨的票房,打了谁的脸,我不说,你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

来源:电影黑客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