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日本国民品牌松下突然官宣将于今年内解散松下电器公司,放弃传统电视机事业,计划进行出售,相关话题迅速引爆网络。
花朵财经观察
撰文丨谢达
曾风靡全球,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松下电视,竟然要沦为“时代的眼泪了”。
昨天,日本国民品牌松下突然官宣将于今年内解散松下电器公司,放弃传统电视机事业,计划进行出售,相关话题迅速引爆网络。
要知道,松下电视曾经可是火遍大江南北的品牌,不少人回忆起家里的老电视就是松下的。结婚时买的电视机是松下的,还有录像机也是。松下黑白电视,陪伴了不少80、90后成长。
进入彩电时代,以松下、夏普、三洋为代表的日本品牌,依旧垄断着中国彩电市场。而那时候的中国本土电视品牌们,只有羡慕的份。
70岁“高龄”的松下电视业务,甚至成为松下当之无愧的“摇钱树”,在2007年销售额一度达到1万亿日元。
一代巨头,又是怎么混成这样的?
其实从2010年开始,松下电视就走进了亏损的泥潭,不管松下再怎么折腾,依旧难以挽回败局。困境非常明显,电视机业务不再赚钱了,所以必须做出改变。
而松下电视落幕,无非两点,一是技术路线“错了”,二是中国本土电视品牌们不再“价廉低质”了。
首先,进入平板电视时代,松下就在关键的技术路线“踩空”了。
当液晶电视逐渐崭露头角时,松下却将大量资源押注于等离子显示技术,这一决策使其错失了在液晶电视领域的“黄金发展期”。
松下电视活脱脱上演了一场无论你曾经多大牌,只要没精准把握住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方向,都有可能被技术的洪流无情淘汰。马化腾曾言,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
其次,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彩电军团在全球市场强势崛起,对日韩电视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曾几何时,几乎每个电视屏幕底部都印着醒目的松下、索尼、三星等日韩标志。现如今,价格实惠的中国品牌却已逐步取代日韩品牌的主导地位,成为真正的行业“大哥”。
以日本市场为例,本土品牌正被中国品牌快速取代。
根据日本调查公司BCN数据,2024年日本销售平板电视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品牌。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50%大关。
海信集团、TCL集团等中国品牌“杀疯”日本市场,打得日本本土品牌措手不及,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时代大反转,呈现了中国品牌成功出海的精彩案例。
日本年轻消费者,购买电视优先选择日本本土品牌,也已逐渐成为过去式。
松下在2021年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回答“知道松下这个品牌”的20多岁的年轻人为53%,比2016年降低了29%。
而在过去几年,包括海信、TCL和小米等在内的中国电子集团迅速将最新的AI功能集成到他们的电视中,通过实时场景检测增强画面清晰度、对比度和色彩,并根据用户偏好推荐内容,已赢得了很多日本年轻人的青睐。
TCL在日本的用户大多数在30岁或以下,占比达到53.6%。海信在日本市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也高达45.8%。
过去,中国电视曾被贴上“价廉低质”的标签,如今中国电视品牌却已做到了产品力、价格力、性价比等各方面的突出。
事实证明,低估中国品牌的创造力是不明智的,习惯将中国科技视为配角的企业们,也是时候对中国的科技发展重视起来了。
根据松下电器控股公司新计划,松下电器解散后将分割为三家公司,其中将现有的家电、空调、照明等业务分别拆分为多个独立公司。
家电业务将组成“智能生活公司”,空调业务将组成“空质空调・食品流通公司”,照明业务则将独立为“电气工程公司”。
此外,松下高层还透露将在运营中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并与甲骨文合作提高AI相关收入,其中一个领域是数据中心对高效耐热组件和材料的需求。
然而,在中国家电早已引入AI,就连全球爆火的DeepSeek都诞生于中国,松下真的能打赢下一场科技变革之战吗?这家老牌企业是不是已经慢了一步?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来源:花朵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