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集纪录片《天宫建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精彩呈现。该片全面展现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艰辛与辉煌,也为观众揭示了中国航天事业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挑战。我国空间站工程中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使用的中继卫星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让我们跟随纪录片《天宫建造》的脚步,再次重温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征程,感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摘要:近日,5集纪录片《天宫建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精彩呈现。该片全面展现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艰辛与辉煌,也为观众揭示了中国航天事业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挑战。
第一集
纪录片第一集主要聚焦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缘起和规划,回顾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从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等老一辈航天人的嘱托,到王永志、刘纪原、周建平等领导专家回顾工程决策与实施的艰难,从载人飞船、对接机构、运载火箭及发动机等领域科研人员讲述攻关历程,到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员回首飞天体验,一幅宏大的载人航天画卷徐徐展开——第二集
2022年11月12日,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极限挑战即将展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基本构型完成后的第一位“快递小哥”,正快速向空间站靠拢。交会对接的速度体现了应急物资补给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空间站任务安全高效的一项重要保障。12时10分,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这次全过程用时不到2小时,创造了空间站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第三集
2022年8月6日,中国空间站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抵达文昌清澜港,天宫建造正式进入倒计时。至此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迎来最后三次发射任务: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第四集
2021年6月17日,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始。神舟十二号,作为第一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的乘组,将在距离地面近400公里的轨道上,完成首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空间站长期驻留,首次全面验证再生生保系统。空间站,代表着一个国家进入太空的能力,它的任何第一次,都举国瞩目。第五集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样一份初心激励着中国载人航天砥砺前行30年,终于筑成“天宫”。而从此刻起,中国空间站也将正式接过接力棒,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继续探索深空、走向未来的理想港湾——来源:每日科学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