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差点毁在射灯上!这6个选射灯的经验,用了才知道多香!

360影视 2025-02-07 01:30 2

摘要:不少人觉得,装修选灯差不多就行,能亮就可以。但实际上,这想法不太对。

不少人觉得,装修选灯差不多就行,能亮就可以。但实际上,这想法不太对。

选灯要是不讲究,可能会带来不少问题,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影响整个家的装修效果。

可能有人会疑惑,灯不就是照明的嘛,能有多大差别?其实,选灯的门道多着呢,它对咱们的生活和健康影响可不小。

下面就跟大家好好盘点下选灯的事儿,让灯光给装修加分。

1、选深杯防眩灯

选射灯的时候,最好选择深杯防眩的灯。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灯亮就行,为啥非要深杯防眩呢?

想象一下,如果灯珠直接暴露,光线直直地射向眼睛,是不是很刺眼?这就好比直视太阳,眼睛肯定受不了。

而深杯防眩灯能把灯珠藏起来,人眼看到的是柔和的光,这就是 “见光不见灯”。

这样的灯光,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累,对眼睛有保护作用。

为啥深杯能防眩呢?因为深杯的设计改变了光线传播路径。光线在杯内多次反射折射后,出来就柔和了。

要是选薄杯灯,灯珠没遮挡,光线直射,眼睛容易受伤。

特别是家里有小孩,他们眼睛还在发育,更要选深杯防眩灯。

2、选高显色指数射灯

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商场看衣服颜色好看,买回家在自家灯光下却变暗淡了?这和灯光的显色指数有关。

很多人不了解显色指数,觉得灯亮就行,颜色准不准无所谓。

但其实,显色指数高的灯,能让咱们看到的东西更清晰、色彩更真实。

咱们看到的颜色,是物体反射光线形成的。显色指数高的灯,能准确还原物体本来颜色。

比如家里挂装饰画,在高显色指数灯光下,画的色彩鲜艳,很有艺术感。要是显色指数低,画就黯淡无光。

高显色指数灯对生活也有实际帮助。

像在厨房做饭,能看清食材颜色判断是否变质;在卧室选衣服,能准确看到衣物颜色。

所以选灯要选显色指数 95 以上的。

3、选全铝外壳带散热片灯

灯经常开关,时间长了会发热,这时候灯的外壳材质就很关键。

有人觉得外壳材质不重要,这想法不对。选灯要选全铝外壳且带散热片的,别选一半铁一半铝的。

铝的散热性能好,能快速把灯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灯工作产生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热量堆积,灯容易损坏。

全铝外壳能让灯在合适温度工作,延长寿命。

铁的散热性能比铝差,一半铁一半铝的灯,铁部分散热慢,热量积聚,不仅缩短灯寿命,还可能出现频闪。

频闪灯光对眼睛伤害大,所以要选全铝外壳带散热片的灯。

4、注意光束角与开孔尺寸

很多人喜欢开灯后墙上有小山丘的效果,觉得很有氛围感。要达到这效果,得注意光束角和开孔尺寸。

先说光束角,要选 36 度的。36 度光束角打在墙上,能形成漂亮的小山丘形状。

为啥是 36 度呢?这是实践得出的,这个角度能让光线扩散和聚焦恰到好处。

光束角太大,光线散,看不出小山丘;太小,光线集中成光斑,没美感。

开孔尺寸也重要。两个灯距离留一米,光中心点离墙十五公分,这样光吸在墙上不照脸。

灯开孔孔径统一 7.5 公分,才能保证 36 度光束角形成连绵小山丘。

光线传播有规律,按这尺寸安装,光线才能形成想要的效果,尺寸不对,光线就乱了。

5、选白杯灯

选灯时大家常关注开灯效果,忽略关灯后的样子。其实关灯后的美观也重要,白杯灯在这方面有优势。

有人觉得灯开灯亮就行,关灯咋样无所谓,但家里灯多数时间是关着的,选黑杯灯,关灯后天花板像有黑乎乎的洞,不好看。

白杯灯关灯后和天花板融为一体,很自然。

从视觉效果看,白杯灯让空间简洁大气。装修风格上,白杯灯百搭,不管啥风格都能融入。

所以为了家整体美观,选灯可考虑白杯灯。

6、筒灯与射灯安装位置有讲究

最后说说筒灯和射灯的安装位置。有人觉得这两种灯差不多,随便装。其实它们安装位置有讲究。

一般筒灯装在走道平顶,用来照亮空间。

走道需要均匀光线,让人走路没阴影,筒灯光线均匀能满足这要求。

射灯适合装在边顶、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地。

比如厨房,射灯照亮灶台,做饭看得清。边顶装射灯突出装饰画或摆件,增加层次感。卫生间射灯照亮洗漱台等区域,使用方便。

总之,装修选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别轻视选灯,按这些方法做,能打造出舒适温馨的灯光家园。

来源:乐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