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这个弃医从“漫”的执拗导演,靠“死磕”改写中国影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7 04:38 2

摘要:1980年出生的四川汉子杨宇,前半生仿佛被切割成两段:前半截是父母眼中“温饱不愁”的医学生,后半截成了中国动画界最执拗的导演——饺子。

1980年出生的四川汉子杨宇,前半生仿佛被切割成两段:前半截是父母眼中“温饱不愁”的医学生,后半截成了中国动画界最执拗的导演——饺子。

谁也没想到,这个半路出家、啃老三年搞创作的“叛逆中年”,竟用两部《哪吒》炸出了中国动画的天花板,甚至可能问鼎影史票房冠军。

饺子的人生转折点在大三。彼时,他还在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读着医学,却因为偶然接触三维动画软件MAYA,彻底“魔怔”了。

他白天上课,晚上偷偷自学动画,毕业后更直接闷头扎进动画行业,连父母都惊掉下巴:“好好的医生不当,非要搞动画?”。

更“疯”的是,他入职一年就辞职,蜗居在家啃老搞创作。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支撑母子俩的生活,吃穿用度抠到极致:衣服穿中学时代的,不逛街、不社交,连网线都舍不得装,活得像“山顶洞人”。

整整三年零八个月,饺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一台电脑死磕出16分钟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部充满政治隐喻的作品横扫国内外30多个奖项,豆瓣评分8.7,成了他叩开动画大门的“敲门砖”。

有人问他为何敢放弃铁饭碗?他答得干脆:“就像鲁迅弃医从文,救不了精神,不如用动画唤醒人心。”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这个顶着黑眼圈、满脸痞气的小哪吒,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一举斩获50亿票房,登顶国产动画电影巅峰。而银幕外的饺子,何尝不是另一个“哪吒”?

当初转行时,亲戚嘲讽他“瞎折腾”,业内嘲笑他“半吊子”。但他偏要“死磕”:写剧本两年,改稿一百多遍;申公豹变身的5秒镜头,磨了两个月;

特效团队被逼到崩溃,直言“导演是个变态”。就连片中哪吒的暴躁性格,也暗合了他对行业的愤怒:“当年国产动画被骂成渣,我就想证明,中国人能做好自己的故事!”

2025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6天狂揽40亿票房,特效被网友称为“动画界核弹”——海底炼狱中10240条锁链的物理运算。

哪吒挣脱封印时1174根骨刺的细节打磨,每一帧都在烧钱,也每一帧都在烧观众的肾上腺素。

饺子对技术的执着近乎偏执:“每一部都当最后一部做,不给自己留后路。” 他甚至拉来中科院搞“神话AI大模型”,筹备动画学院培养新人,野心直指“封神宇宙”。

网友调侃:“别人拍电影要钱,饺子拍电影要命!”连他自己都苦笑:“拍《哪吒》时头发还没白,现在快成老头了。”

饺子总说自己“笨”:“学医时被学霸碾压,做动画也没天赋,只能靠死磕。” 但正是这股“笨劲”,让他成了中国动画的破局者。

如今,45岁的他依旧穿着拖鞋、骑着单车上班,继续捣鼓新作。被问及成功秘诀,他眼神发亮:“人这辈子总得为一件事疯狂,就算失败,也好过后悔‘我本可以’。”

结语

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饺子用18年完成了一场“逆天改命”。他的故事没有霜文套路,只有一腔孤勇和十年如一日的死磕。

正如网友所言:“他哪里是导演?分明是中国动画的‘唐吉诃德’,单枪匹马杀向风车,却真的撼动了世界。”

若《哪吒之魔童闹海》真能登顶影史,这或许是对“坚持”二字最燃的致敬——毕竟,命运从不辜负那些敢把天花板捅个窟窿的人。

来源:古风雅居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