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凿开河面冰层后,百斤大的傻鱼就会往外跳,南方:闻所未闻

360影视 2025-02-06 00:20 2

摘要:前言:以前,听新闻上讲:抓鱼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砸开冰面,就有鱼自动往洞口涌。

文:独钓寒江雪

编辑:独钓寒江雪

前言:以前,听新闻上讲:抓鱼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砸开冰面,就有鱼自动往洞口涌。

曾经,我也是嗤之以鼻的,钓过鱼的钓友们都知道,鱼是非常聪明的,怎么到了北方就会会傻到从冰洞里拱出来呢?所以我是不信的。

后来,终于有了机会,到黑龙江钓鱼。

到了之后,见到了当地的朋友,就向朋友打探了一番。

朋友说没有这种事,哪有砸开冰就能有鱼涌出来?要真是这样,冬季大家还玩什么冰钓?直接凿个洞捡鱼不就行了?

于是我就把这件事情一直埋在心中。

正文:直到最近,看到了一个新闻视频,新闻上的地点正是东北,有一种职业凿冰人,他们娴熟的用工具把冰面凿开一个大洞,然后就会有上百斤的大鱼从冰洞中钻出来。

南方的钓友可能不知道,在北方的冬季,很多地方,会是千里冰封,而上面的就是在水面上凿冰的人们。

他们利用特殊的工具,以及合理的分工,会迅速凿开一个冰洞,有人凿冰,有人会把碎冰用铁锨铲到别处,方便凿冰人能够顺利工作。

上面这个型似三棱军刺的工具便是凿冰用的,它锋利的刃尖会轻而易举的将冰层刺碎。

但是这个工具是四棱的,虽然看起来没有三棱军刺那么锋利,但是对于干凿冰这种粗活来说,已经是游刃有余了。

当他们凿开冰层,真的有一条大鱼就迫不及待的游了过来,从体型上看,这并不是个等闲之辈,真想不到竟然有这么傻的鱼。

本以为这么大一条百斤巨物绝对不是个省油的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面对捉鱼人伸出来的手,它非但没有攻击,还温柔的像一只小猫。

虽然看不清楚是什么鱼,但是这黑不溜秋的造型,看起来就让人害怕,一时间让人浮想联翩,如果不是因为在东北,在淡水中的话,以这条鱼的形态,大部人会以为这是一条鲨鱼。

面对捉鱼人的抚摸,这条大鱼虽然很温顺,但是仍然不满足,想要跳出来和捉鱼人一起玩耍,十分奇怪的是,它为什么要跳出水面呢?

虽然它一直想往外涌,但是奈何了凿冰人打的冰洞太滑,通过几次努力后,已经没有办法跃出冰洞。

善良的捉鱼人见状,立刻伸出一张抄网想要帮助这条大鱼。

仔细的朝洞口望去,原来还有一条大鱼也在跃跃欲试,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当他们把大鱼捉出来后,才看清楚,原来这条“穷凶极恶”的大鱼并不是什么狠角色,而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鲟鱼。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的国宝中华鲟,而是普通的鲟鳇鱼。

慧眼识真鱼

很多钓友对鲟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华鲟上,甚至很多钓友感觉钓到鲟鱼,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我们真正认识的鲟鱼,是饭店以及菜市场上的,那些鲟鱼看起来和中华鲟没什么区别,尖嘴细身,瘦瘦溜溜的。

其实,那些鲟鱼和中华鲟并不沾边,都是一些西伯利亚鲟鱼和史氏鲟鱼,都是人工养殖的。

即便有人说他卖的鲟鱼是中华鲟,是人工养殖的,那也是违法的,也不可能是真的,即便是人工养殖的,目前也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如果有人声称他卖的是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可以直接给帽子叔叔打电话,绝对是虚假宣传,罚款三万。

如果他没有虚假宣传,敢真的卖养殖的中华鲟,那么几年起步的免费饭是没跑了。

大家户外钓到、捉到鲟鱼,一定要做到先放为敬,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放了它,很可能是它放了我们。因为尝鲜带上“银手镯”,得不偿失。

这鱼很好吃?

上面的鲟鳇鱼属于人工养殖,并不是为了吃鱼肉而捕捉的。

而是为了取出大家熟悉的鱼子,然后制作鱼子酱为目的而养殖的。

而鲟鱼品种里,大部分属于冷水鱼,所以要在北方进行养殖,一旦到了冬季,养殖池中都会结冰,想要把鱼取出来,只能破冰。

鲟鳇鱼的味道怎么样呢?

我们想要了解一条鱼的味道如何,就看这条鱼能够驾驭多少烹饪方式就行了。

简单的讲,烹饪方式越多,这条鱼受众面就越广,鱼就越好吃。

很多人会说不见得,清蒸才是考验鱼的唯一标准。

没办法,总会有不同的意见,清蒸是检测鱼肉质紧实度、细腻度的一个标准,并不是衡量鱼肉的标准。

取完鱼子后,母鱼会死掉么?被吃掉么?

当然,不会了。

不过也不全是,会有几条因为意外死亡的,才有可能被吃了。

很多人看到过取鱼籽的过程,就是刨开鱼的肚子,从肚子中取出来鱼籽,然后就完事了。

后续是什么?

大家没有看到。

有的网红美食主播为了视频效果,会拍一集完整的取鱼籽过程,并且,会把鱼吃了。

当然,吃的那只,就属于意外死亡的鲟鳇鱼。

鲟鳇鱼取鱼籽的过程是活鱼麻醉取籽,取籽后还有缝合手术以及专项护理,并不是取完鱼籽,鱼就没命了。

而从臀部挤出来的鱼籽是无法做鱼子酱的,因为过度成熟后,影响口感。

凿冰后鱼往外涌的原因

大家知道了鲟鳇鱼的取籽之后,仍尚不清楚为什么鱼会愿意从凿开的冰洞口涌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知道后,一定会对我们钓鱼有所帮助。

水中的氧气是鱼赖以生存的关键,也是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和我们在空气中索取氧气是一样的。

水面上被冰冻上后,水中的溶氧量虽然不会马上下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与空气之间的冰阻绝了它们的接触,水无法接受到空气,溶氧度就会逐渐下降。

鱼类需要呼吸,在冬季,因为身体机能的原因,呼吸的频率会小很多,但是,并不说就不呼吸了。

一旦水中的溶氧量达到鱼的勉强承受值,鱼就会缺氧。

冰面突然被凿开后,这个洞口的溶氧度瞬间变大,鱼就会往氧气多的地方跑。

即便是人类这种感知度下降的高等生物,面对危险和氧气,也会本能的做出藐视危险,选择氧气。

对钓鱼的启发

钓鱼的时候,很多人收到一些“蛊惑”,认为饵料大于一切,钓法大于一切。

这些不能说不正确,只能是每个人侧重点不一样。

从大的讲,天气对钓鱼的影响,要大于一切。

其次,才是位置。

你再好的钓位,天气不行,鱼呼吸都困难,它会有心思吃东西?

最后才是钓技和饵料。

享受当下的快乐,因为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独钓寒江雪,一个沉迷于江河湖泊的钓鱼人。

记得点赞收藏呦!

人海茫茫,相见便是缘起

来源:独钓寒江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