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2588名饮酒者,终于有了答案

360影视 2025-02-07 08:15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有人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也有人说,“无酒不成席,人生寡淡如水”。

更有那些“酒精卫道士”拍着胸脯保证,“我家那谁谁,天天喝,活到了九十多!”

行,那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喝酒到底是“长寿的秘方”,还是“折寿的刀片”?话不多说,直接上数据,12,588名饮酒者的健康状况被长期追踪,终于得出了结论——这杯酒,喝,还是不喝?

咱们得承认,酒精的确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社交润滑剂”之一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借酒抒怀,多少商界大佬推杯换盏,多少老铁们在酒桌上哭诉人生。

但问题是,它对身体的影响,远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酒精进入身体后,会被肝脏代谢,主要靠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这两位“解毒工人”来处理。

但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高效代谢酒精,尤其是东亚人群,很多人天生带着“酒精代谢缺陷”基因,一喝酒,脸红得像煮熟的螃蟹,这其实是乙醛在体内堆积,而乙醛可是I类致癌物,和吸烟、辐射、黄曲霉素一个级别。

再说说心血管

过去有研究认为,“适量饮酒可以保护心脏”——但近年的大规模研究啪啪打脸。《柳叶刀》的一项全球研究明确指出,饮酒的健康风险远远大于任何潜在的益处

别再用“喝点红酒护心”自我安慰了,那点儿所谓的“保护效应”,用吃葡萄就能轻松替代。

说到这里,咱们回到这项针对12588名饮酒者的长期调查。

研究发现,无论是每天小酌还是偶尔豪饮,酒精都会显著增加全因死亡率,尤其是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的风险

具体来看:

每天饮酒超过25克(约两杯啤酒)的人,癌症风险显著上升,尤其是肝癌、食管癌、胃癌。

即便是“适量饮酒”(每周不超过100克酒精),其寿命也比滴酒不沾者平均缩短1-2年。

而重度饮酒者(每天超过50克酒精),寿命缩短最严重,平均少活4-5年。

换句话说,酒精对寿命的影响,是个“剂量-反应”关系,喝得越多,死得越早。

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哪怕“少喝点”,它依然会在你的健康账单上偷偷扣钱。

每次聊到这里,总有人搬出“我大爷”“隔壁老张”这种“酒神级”人物,掷地有声地说:“他天天喝,怎么还活着?”

朋友,我来告诉你——个例没意义,概率才是王道。

就像抽烟一样,有人抽了一辈子,活到了90岁,但更多的人,五六十岁就被肺癌带走

你看到的是幸存者偏差,你没看到的是墓地里那些早早躺下的人。

再说了,活得久是一回事,活得好是另一回事。很多老酒鬼到了晚年,肝硬化、脑萎缩、胃出血,摊在病床上,插着管子,瘦得像一张皮,你还羡慕他吗?

不少人喜欢自我安慰:“我只是饭后喝点红酒,问题不大吧?

研究打脸得很干脆——哪怕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癌症风险,尤其是乳腺癌一杯红酒,可能换来一场噩梦,这买卖,你愿意做?

酒精对大脑的伤害,比你想象得更严重

长期饮酒,会让你的认知能力下降更快,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甚至影响情绪,让焦虑、抑郁找上门。

有人说,“酒是感情的催化剂”。

但朋友,真正的感情,不需要靠酒精维系

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个灌你酒的,而是那个劝你少喝的。

真正的健康,不是靠碰杯得来的,而是靠自律养成的

咱们身体就像一个账户,酒精每次入账,健康就被扣款。你是愿意早早透支,还是愿意细水长流?

劝君莫饮一杯酒,世间无事不自由。

红颜未老肝先硬,杯酒下肚悔已迟。

参考文献:

1. 《酒精摄入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一项全球性荟萃分析》,来源:《柳叶刀》

2. 《酒精与癌症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告》,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

3. 《适量饮酒与健康:没有安全剂量》,来源:《英国医学杂志》(BMJ)

4. 《酒精对大脑的长期影响》,来源:《自然医学》

来源:内科谢医师讲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