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揉耳朵此处可激活全身91穴,通淤堵活气血!还能降压、退烧、消炎

360影视 2025-02-07 11:31 3

摘要:72岁的老王最近总感觉身体不太对劲,不是腰酸背痛,就是胃口不佳,连晚上睡觉也总是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72岁的老王最近总感觉身体不太对劲,不是腰酸背痛,就是胃口不佳,连晚上睡觉也总是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儿子带他去体检,检查结果却显示各项指标都还算正常,医生只建议他回去好好调理身体。

一天,老王在公园里遛弯,偶然遇见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见他面色蜡黄、精神不济,随口问了一句:“最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老王连忙点头,顺便将自己的症状一股脑地倒了出来。老中医笑了笑,说:“耳朵可是个宝,咱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说罢,他在老王耳尖的一个位置捏揉了几分钟,随后又按压了几个地方。奇怪的是,当时老王就感觉脑袋清亮了些,肩膀也轻松了不少。

回家后,老王照着老中医教的方法,每天坚持捏揉耳朵。

原本松垮的气色恢复了红润,睡眠也改善了。家人纷纷感叹:“老爸这耳朵还真是‘神奇开关’呢!”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

中医有句古话:“耳为宗脉之所聚。”意思是说,人体的十二条经脉都汇聚于耳朵,耳部是气血流通的重要枢纽。

耳朵虽小,却连接全身,分布了91个穴位,与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紧密相关。

这些穴位可以看作是人体健康的“开关”,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不仅能激活气血,还能改善脏腑功能,达到调理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耳穴疗法在中医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保健方式之一。

即使不懂复杂的针灸或推拿手法,普通人只需用手指轻揉耳朵,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耳尖穴:退热、消炎的“灭火器”

耳尖穴位于耳朵的最顶端,是耳廓最高点。

这个穴位是中医常用的“退热开关”,无论是感冒引起的发烧,还是中暑导致的体温升高,耳尖穴都能帮助人体快速散热、消炎。

操作方法:

用手指甲或尖锐的物品(如牙签、按摩棒),轻轻掐捏耳尖穴,直到耳尖发热、微微发红为止。刺激时可能会有轻微刺痛感,这是正常的。如果是发烧,可以配合多喝水,或在按揉耳尖穴后拔罐耳尖放血,帮助散热。

适用人群:发烧、中暑、咽喉肿痛者,以及有内热或上火症状的患者。

五大常用耳穴区域

耳朵上的穴位分布广泛,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功能。掌握以下五大关键区域,就可以对全身进行有效的调理。

耳外侧:肢体关节的守护者

耳廓的外侧区域主要对应四肢和关节。对于肩颈酸痛、关节僵硬或四肢乏力的人,捏揉耳外侧可以起到明显的舒缓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外缘,从上到下慢慢揉搓,力度适中,直到耳朵微微发热。

适用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腰腿酸痛、关节僵硬等。

耳垂:头面五官的调节器

耳垂是耳朵最柔软的部分,这里藏着许多与头面部五官相关的穴位。眼睛干涩、鼻塞、牙痛甚至偏头痛,都可以通过按揉耳垂来缓解。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捏耳垂,持续2-3分钟,每天坚持早晚各一次。

适用症状:眼干、耳鸣、鼻塞、偏头痛、牙痛等。

三角窝:生殖系统的“开关”

耳廓内侧的三角窝区域连接着人体的生殖系统,对女性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问题等有一定的辅助调节作用。

操作方法:用指尖按压三角窝中心,力度稍微重一点,每次按压3-5分钟,按压时深呼吸。

适用症状: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炎等。

脾胃“窝”:消化系统的好帮手

耳屏和耳甲腔周围的区域对应脾胃功能,是调节消化系统的重点穴位。无论是消化不良还是胃痛腹泻,都可以通过按揉此处得到缓解。

操作方法:用食指按压耳屏前部,顺时针揉3分钟,再逆时针揉3分钟。

适用症状:胃胀、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

心肺“窝”:强心润肺的妙招

耳甲腔靠近耳屏的区域连接心肺功能,是缓解胸闷、强心润肺的绝佳位置。

操作方法:用棉签或手指按压耳甲腔内的凹陷处,轻轻揉动2-3分钟。

适用症状:胸闷、气短、心慌、咳嗽等。

耳穴按摩的注意事项

力度适中:按揉耳穴时力度不能太轻,否则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太重,以免损伤耳朵。

按摩时间:每次5-10分钟即可,过长容易刺激过度。

卫生保障:按摩前一定要洗净双手,避免感染。

身体状态:如果耳部有炎症或破损,建议暂时避免按摩。

写在最后

中医强调“治未病”,耳穴按摩就是一种典型的“未病先防”方法。

每天花几分钟按摩耳朵,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动,让身体达到自然平衡状态。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耳朵是人体健康的“信号灯”,也是保健的“快捷键”。无论男女老少,适当捏揉耳朵都能让你享受健康加持。

每天给耳朵几分钟的关注,或许就能给你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

来源:蓬莱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