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87版《红楼梦》,杨晓玲原本是薛宝琴的候选人,到真正定角时,却被安排饰演泼妇夏金桂。
当年87版《红楼梦》,杨晓玲原本是薛宝琴的候选人,到真正定角时,却被安排饰演泼妇夏金桂。
难以接受这一切的她,竟然踹开导演房门叉腰怒吼:“王扶林给我滚出来,谁叫你说话不算数的”。
杨晓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电视剧市场还不成熟,拍摄的大多是单行本。
虽然王扶林导演曾经执导过一部叫做《敌营十八年》的电视连续剧,可碍于那时技术条件有限,剧情篇幅只有短小的九集。
因此考虑到自己不具备拍摄长篇电视剧的经验,王导想找其他大导演合作。
起先北影厂的成荫导演答应跟他一起拍摄,谁知天意弄人,成荫导演竟在开机前意外身亡了,这下王扶林导演只好独挑大梁。
可即便情况不乐观,王导在选演员的过程中却打破常规,并未聘请当红明星,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演员。
接着又斥巨资开办红学班,让顾问团的专家给通过海选的演员讲课,帮助演员理解原著。
同时也让演员们在对原著内容充分熟悉后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再从原著中挑选一段这个角色的戏份,做成小品在剧组内让他点评。
按照王导的话来说,表演小品能让演员与角色互相靠拢,为演员的正式定角奠定基础。
王扶林导演
当时司琪扮演者古彤刚进剧组,给自己定的角色是香菱。
有次古彤请好姐妹杨晓玲帮自己搭夏金桂香菱的对手戏,演了几次后,古彤吐槽她演的夏金桂太心慈手软。
偏偏杨晓玲性格温婉实在不懂怎么演泼妇,酝酿了很久情绪,才得以将夏金桂的狠毒泼辣努力诠释出来。
结果第二天拍摄定角小品,王导看到杨晓玲饰演的夏金桂跟其他演员对戏的精彩表现,一锤定音:夏金桂非她莫属!
而这个决定可把杨晓玲气坏了,甚至上演了一出怒踹导演房门的闹剧。
因为她进组时,王导给她安排的是薛宝琴的戏份。
正好她自己也一直喜欢薛宝琴,认为此人虽非主角却也是红楼第一美。
况且她也意识到自身长相过于洋气,缺乏其他女演员拍古装戏所特有的古典美。
所以一直认真研读有关于薛宝琴的剧本戏份。
想着倘若能演好薛宝琴,作为演员也是倍有成就感和挑战性的事情。
再者受那个时代社会观念影响,她非常排斥演丑角,根本无法接受自己从演团宠地位的乖乖女沦落到饰演人见人嫌的泼妇。
于是暂停自己的任务,满脸怒火双手叉腰去找王导兴师问罪。
可王导面对盛怒的她非但不道歉不安抚,还“火上浇油”的笑道:“你看你现在这样子不就是活脱脱的夏金桂吗?”
杨晓玲正在气头上,质问王导:“你胡说!我哪里像这个坏女人了!”
王导就耐心跟她讲道理,说演员不分角色,好演员就得挑战不同的角色,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杨晓玲被他说服,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夏金桂的角色中。
将原著夏金桂“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臭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的泼辣狠毒双标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她的演技不仅征服了导演,甚至连著名的红学家邓云乡,都对她饰演的夏金桂赞不绝口。
夏金桂仅仅是个小配角,可红楼梦就是要连小配角、小细节、小镜头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
红楼剧组
自从《红楼梦》播出后,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还经历了时代与大众的考验,三十年来经典不衰,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一部无法被超越的经典作品。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剧中不管是主角还是夏金桂这类配角,给观众的感觉都像是从书里款款走出来的一样。
极大的满足了我们观众对原著人物的全部想象。
而这正是得益于王扶林导演选角眼光独到知人善用。
他站在忠于原著的角度,采用全国海选的方式大胆启用新人。
起初外界纷纷质疑他的做法,甚至有很多人扬言他肯定会弄砸《红楼梦》这部经典。
毕竟他挑中的演员都来自于各行各业,真正做过演员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缺乏影视表演技能。
可王扶林导演却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坚持培养他们。
因为他坚信比起名气和表演经验,气质形象符合原著才是选择演员的首要条件。
等这些人正式进入剧组后,王扶林导演除了让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班,深入学习红楼梦的知识以外,还让演员们学习琴棋书画进行形体训练。
用整整三年的时间帮他们熟悉古代礼仪提升艺术素养。
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也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每天专门抽出时间研读《红楼梦》,翻阅有关的学术文章,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向红学家们请教。
直到演员们彻底脱胎换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有了古人的气质内涵。
自己也确定吃透了原著的精髓,设定剧本和演员时,未曾对原著有丝毫的怠慢与曲解,才决定开拍。
可见《红楼梦》整部剧不止是制作精良才成为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更是源于王扶林导演精益求精绝不敷衍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难以超越的经典。
使得主角固然光芒万丈,配角也出色得让观众念念不忘。
来源:南筱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