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中知名的15位童星,长大后的经历各有不同,如今都是啥样子

360影视 2025-02-07 13:38 3

摘要:在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几十年中,银幕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耀眼的童星,他们带给了观众无限的美好回忆,今天一起来简单了解下老电影中的部分童星,看看他们后来都变成了啥样子!

在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几十年中,银幕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耀眼的童星,他们带给了观众无限的美好回忆,今天一起来简单了解下老电影中的部分童星,看看他们后来都变成了啥样子!

蔡元元:《鸡毛信》海娃

出演《鸡毛信》的时候,蔡元元是12岁,在此之前,他于七岁时被黄佐临看中,出演了影片《表》。他的父亲蔡松龄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出演过《红旗谱》《烈火中永生》《战洪图》。

八十年代,蔡元元与哥哥一起成立了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制作了《啼笑因缘》《夜盗珍妃墓》《张灯结彩》等作品。后来,蔡元元主要从事导演工作,执导了《大辫子的诱惑》《一个美国人的鼓岭梦》等作品。

祝新运:《闪闪的红星》潘冬子

潘冬子是祝新运塑造的第一个角色,他因出色的表现一举成名,可是在此后的表演道路上,他却受到了这个角色的束缚,无论怎么演,似乎都带上了“潘冬子”的影子。

面对困境,祝新运没有灰心丧气,他努力提升,积极拓宽戏路,通过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接受系统的学习,完美突破了自我,除了演戏之外,他还尝试做导演和制片人,

刘继忠:《闪闪的红星》椿伢子

比祝新运大一岁的刘继忠,扮演椿伢子时是14岁,演完这部戏后,他被破格录取,留在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还被送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

刘继忠之后陆续参演了《黄河少年》《渔岛怒潮》《蒙根花》《今夜星光灿烂》《解放石家庄》等作品,不过后来饰演的角色,都没有椿伢子让人印象深刻。为了提高演技,他还报名北京电影学院明星班,进一步学习了两年时间,可惜的是,他的演艺事业未能像祝新运那般有所成就。

蔡明:《海霞》童年海霞

被选中出演《海霞》那年,蔡明还在读小学,她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睛,将角色演绎的鲜活灵动。这部戏之后,蔡明进入北影厂演员剧团,成了团里年龄最小的演员,并在北影电影学院表演班接受了两年的教育, 那个时期,她要么是跑龙套,要么是演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九十年代初,蔡明在陈佩斯的带动下,开始活跃于小品界,第一部作品是与陈佩斯、朱时茂搭档在北京台表演的《普拉尼特的长发》,同一年,蔡明与郭达合作,在《综艺大观》节目上表演了《鉴赏家》,此后,他们两位多次合作,共同在春晚舞台为观众表演。

安吉斯:《小兵张嘎》张嘎子

导演崔嵬在为《小兵张嘎》选择主人公张嘎子的扮演者时,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备选的孩子共计八十多个,都没能让他一眼相中,后来在于蓝拿给他的孩子照片中,仅通过外貌选出了安吉斯和吴克勤,待看到本人后,崔嵬果断选择了安吉斯。

影片上映后,安吉斯的表现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可谓是小小年纪就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演完这部戏之后,安吉斯也想过走演艺道路,可是到几个剧组试镜,都没能拿到角色,也就没有继续坚持演戏,经历了参军和大学学习后,参加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因此他也成为了少有的,仅参演一部戏,却还十分有名的童星之一。

方舒:《烈火中永生》小萝卜头

《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很多人在读小学时,通过学校集体放映,对小萝卜头这个角色有过极其深刻的印象,只是那时候大家对角色塑造者知之甚少。

扮演小萝卜头的方舒,当时只有七岁大,演完这部戏继续上学,没有参演其他影片。她长大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读大学期间参演了《有一个青年》,再次回归幕前。

方舒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她与两任前夫陈国星和屠洪刚分别育有一个女儿,婚姻失败后,她一个人独自带大了两个女儿。

石小满:《革命家庭》江小清

有着“第一童星”称号的石小满,在父亲石羽的影响下,从五岁开始亮相银幕,除了《革命家庭》外,他在童年时期还主要参演了《南海潮》《大李小李和老李》《穿越烽火线》等作品。

演完《小铃铛》后,石小满淡出了大银幕,直到成年后才再次回归,期间他跑去下海经商,结果铩羽而归,赔了不少钱,由此发现还是演戏更适合自己,至今依然活跃于演艺圈。不知道有人留意过没,石小满曾在少儿栏目《大风车》的周日栏目《挑战800》中担任过主持人。

沈洁:《城南旧事》林英子

在《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沈洁,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影片上映于1983年,当时沈洁还是小学生,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丫头,已经过了半百之年。

沈洁长大后曾到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创建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出品了电视剧《婚姻的故事》,亲自出演并担任导演。她目前从事的是制片人的工作,婚后育有两个女儿,平时生活的低调又幸福。

杨通:《第十个弹孔》童年鲁小帆

杨通是在机缘巧合下,成为演员的,本来,他是陪着哥哥去参加山东电视台《谁最能》剧组的演员面试,结果哥哥没能入选,导演却看中了机灵劲儿十足的杨通,他顺利通过试镜,开启了演艺之路。

紧接着,他在上映于1980年《第十个弹孔》中,扮演了活泼开朗的鲁小帆,虽然有时很顽皮,但是古灵精怪的样子非常可爱。此后,杨通接连参演了《四个小伙伴》《战斗年华》《妈妈,你在哪里》《飞来的仙鹤》《我不是猎人》《神奇的剑塔》等作品。

他演戏的时候都处于小学阶段,上了中学后,杨通彻底回归校园,将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学习上,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如愿当上了外交官。

姬晨牧:《为什么生我》松松

出演松松这个角色时,姬晨牧年仅六岁,为了让他更加符合角色要求, 导演不得不严格控制他的饮食,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姬晨牧凭借这部戏成为了首位“童牛奖”获得者。

姬晨牧是星二代,其父亲姬麒麟演绎过很多经典角色,比如,北影版《红楼梦》中的贾琏,《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的殷天正,《燕子李三》中的李显等。

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姬晨牧来到国家话剧院工作,三十岁时,他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硕士学位,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

马晓晴:《啊!摇篮》湘竹

1979年,马晓晴被谢晋导演选中,在《啊!摇篮》中扮演了湘竹,有了这次表演经历后,让她坚定了以后长大当演员的决心,可是,第一次报考艺术院校时落榜了,复读备考期间,她获得了在89版《红楼梦》中扮演史湘云的机会。

马晓晴后来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她没能完成学业,主动选择了退学。紧接着,她毛遂自荐出演了米家山导演的《顽主》,收获了不小的成功。

不过接下来演的几部戏都反响平平,直到参演《北京人在纽约》,她的知名度开始迅速攀升。2003年以后,马晓晴渐渐淡出幕前,几年后以导演的身份,带着自己执导的作品,再次回到演艺圈。

方超:《啊!摇篮》院生

在《啊!摇篮》中扮演院生的方超,小时候软萌可爱,天真活泼,演技很自然,连谢晋导演都夸他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子,拍戏时还不满三岁的方超,也确实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这部戏之后,方超在朱时茂和丛珊主演的《牧马人》中,扮演了他们的儿子清清,在《泉水叮咚》中饰演清洁工的儿子冰冰,在《大桥下面》饰演秦楠的儿子冬冬,成为了八十年代最红的童星之一,名气超过了很多成年演员。

方超长大后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是,由于身高不够,被拒之门外,他选择到上海寻求机会,可是一张娃娃脸限制了他的戏路,一直没有遇到适合的戏。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到餐厅打工,结果被前去就餐的邵峰认出,在邵峰的帮助和鼓励下,方超辞去餐厅服务生的工作,与此同时,上影厂的一些老导演也纷纷向同行推荐方超,渐渐的,他拿到了戏约,重新做回了演员。

宁和:《红孩子》细妹

在影片《红孩子》中扮演细妹的宁和,当初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还特意被安排到江西瑞金体验生活,她在当地真切的感受到了“红小鬼”们的精神风貌和战斗热情。

小时候的宁和可爱中透着聪慧,那双眼睛格外有神, 她是六个小伙伴中唯一的一个女孩子,长大后没有再继续拍戏。从1972年开始,宁和到珠影厂工作,担任过纪录片导演、故事片的编导,一直工作到退休。

茅为蕙:《巴山夜雨》小娟子

在《巴山夜雨》中扮演小娟子的茅为蕙,自幼聪颖过人,她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七岁凭借《巴山夜雨》获得首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在此之前,茅为蕙还曾参演过《从奴隶到将军》《绝代名姬》《等到满山红叶时》等影片。

茅为蕙的祖父是著名桥梁工程专家茅以升,爷爷鼓励她放弃表演专心练琴,再加上她父亲到国外任教,茅为蕙跟着妈妈也去了美国,在国际钢琴比赛中多次获奖,已于2002年获得了音乐艺术学博士学位。

薛白:《阿勇》红菱

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阿勇》中,11岁的薛白一人分饰两角,除了扮演阿勇的妹妹红菱外,她还扮演了影片中母亲的童年。

演完这部电影后,薛白被选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儿童剧演员班,与杨俊勇、蔡国庆、许亚军成为了同学。第二年,她被选中出演影片《报童》,毕业后,薛白加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她后来参演的作品中,《黄土地》无疑是最成功的一部。

由于戏路始终打不开,薛白转而当起了配音演员,《少年包青天》中的薛雨,《西游记后传》中的白莲花和哪吒,《胜女的代价》中的汤总裁等,都是由薛白配音的。

对于这些老电影中家喻户晓的童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吉吉爱吃香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