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临终教诲:补肾有一味奇药,这味药不在药箱,就在这五个字

360影视 2025-02-07 14:25 2

摘要: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在中国医学史上,孙思邈被尊为"药王"。

他一生钻研医术,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传世巨著。

临终前,他曾说过一个关于补肾的秘诀,这个秘诀不是什么名贵药材,而是蕴含在五个字中。

这五个字究竟是什么?它又蕴含着怎样的养生智慧?

话说唐朝永淳二年,药王孙思邈在终南山修养。

这一年,他已经一百岁高龄。

一天清晨,他正在药圃里采摘药草,来了几位求医的人。

其中一位中年人抱拳说:"老神医,我身子越来越虚,腰膝无力,夜里睡眠不安,您给开个补肾的方子吧。"

孙思邈放下药篮,仔细诊了诊脉,问道:"你平日里都吃些什么补药?"

那人答道:"我吃过不少补药,什么人参、鹿茸、枸杞、菟丝子都试过,可就是不见效。"

孙思邈摇摇头:"你这病不是靠吃补药就能治好的。我且问你,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中年人说:"我是个商人,每天东奔西跑,为了多赚些钱,常常熬夜到三更半夜。"

孙思邈又问其他几个求医的人,有的是达官贵人,整日饮酒作乐。有的是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写字。还有一个是将军,沉迷女色,耗费精气。

药王叹了口气,说:"你们的病根儿都在一处。我倒有一味奇药,保管见效。这味药不用花钱买,就在五个字里头。"

几个人听了,忙追问是什么五个字。

孙思邈笑而不答,只说:"且随我来。"

他领着众人来到一片竹林,指着竹子说:"你们看这竹子,四季常青,虽经风吹雨打却岿然不动。它的秘诀就在哪里?"

众人摇头不解。只见药王走到一株竹子前,轻轻掰开泥土,露出竹子的根系。

"你们瞧,竹子根系发达,盘根错节,这才能高耸挺立。人的肾脏就像竹子的根,根不固,气血就不足。"

"可是服用补药难道不能固本培元吗?"有人问道。

孙思邈继续说:"补药是外物,不如顺应自然之道来得实在。我年过百岁,从不服用补药,只靠调摄起居,顺应阴阳。"

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你们看,太阳东升西落,四季轮转,从不差错。人要效法天道,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

"我观察过山中的动物,冬天来临时,它们都会储存食物,减少活动。到了春天,才逐渐活跃起来。这就是顺应阴阳之道。可你们呢?寒冬仍纵欲无度,炎夏还贪杯恣欢。"

众人听得入神,纷纷点头。这时,孙思邈的一位弟子端来了茶。

药王接过茶盏,慢慢品了一口:"茶要慢慢品,饭要细细嚼,做事要张弛有度。这些都是养生之道。"

一位求医者若有所悟:"莫非药王说的五个字,跟这些道理有关?"

孙思邈点点头:"人都想求长寿,可长寿之道就在日常生活中。我行医数十载,见过多少人为了补肾吃尽珍贵药材,可到头来不但没有补好,反而把身子搞垮了。真正的补肾之道,不在药箱里。"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响声。

孙思邈闭目倾听,神情安详:"这五个字,就藏在这风声里,藏在这竹影中。你们且听我道来......"

孙思邈缓缓说道:"这五个字就是'顺应自然常乐'。人体阴阳失调,往往是违背自然规律所致。就拿你们来说,有的贪杯纵欲,有的熬夜伤身,这些都是违背自然之道。"

他拈起一片竹叶继续说:"竹子顺应四季,春发夏长,秋收冬藏。

人也该如此,春天阳气升发,该适当活动;夏天阳气旺盛,该注意清静;秋天阳气收敛,该减少消耗;冬天阳气潜藏,该注意保养。"

"《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就是长寿之道。"

"顺,就是顺应天时;应,就是配合地理;自,就是遵循本性;然,就是随其自然;常乐,就是保持愉悦。这五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天人合一的至理。"

孙思邈的一位弟子问道:"师父,您常说'医道即道',这话该怎么理解?"

药王答道:"医道讲究阴阳平衡。'阴阳调和,故万物生。'人体也是如此,阳不太过,阴不不及,才能长寿康宁。

我观察病人多年,发现生病的根源往往在于不知节制、不懂顺应。"

"养生之道,就在养心。心安则神安,神安则形安。那些整日忧思烦虑、贪恋酒色、昼夜颠倒的人,如何能够长寿?"

一位求医者问:"敢问药王,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

孙思邈说:"早卧早起,按时饮食,劳逸结合,喜怒有节。饮食要适量,起居要有常,作息要规律,心境要平和。做到这些,比什么补药都管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二字最为关键。顺应自然,就能养护阳气;违背自然,再好的补药也无济于事。"

"补肾之道,不在追求外物,而在调节作息。这五个字,也是我一生行医的心得。医者,不只是治病,更要明白生命的真谛。生命应该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不可妄为。"

"《千金要方》中记载了许多养生之法,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秫收冬藏,这是自然之道。人若能了解这个道理,就能懂得如何保养身体。"

众人听完,恍然大悟。那个商人说:"我明白了,补肾不在吃多少补药,关键是要规律作息,顺应自然。"

孙思邈欣慰地点点头:"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从今天开始,你们若能按照这五个字去做,不出三个月,保管身体有明显改善。"

这番话传开后,很多人都来向药王求教。

孙思邈总是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补不如心补。顺应自然,常怀喜乐,这才是最好的补药。"

后人将这段话收入《千金翼方》,成为历代医家养生的重要准则。这五个字的智慧,至今仍在指导着人们的养生实践。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顺应自然,才是最根本的养生之道。这味"五字奇药",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中华医学的精髓,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

来源:剧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