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哪些单点突破的方向

360影视 2025-02-07 11:48 2

摘要:谁说AI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历史的一颗尘埃,压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随着DS的爆火,朋友的公司初八一开工就接到大BOOS要求裁员的通知,法务、客服、新品创新中心、内容创新中心分别淘汰比例为50%、95%、70%、85%。对客服和新品、内容类的影响触目惊心。

谁说AI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历史的一颗尘埃,压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随着DS的爆火,朋友的公司初八一开工就接到大BOOS要求裁员的通知,法务、客服、新品创新中心、内容创新中心分别淘汰比例为50%、95%、70%、85%。对客服和新品、内容类的影响触目惊心。

2025年上海就业形势面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新高(预计24.6万人)与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但政府和社会层面也提供了多个单点突破方向。结合搜索结果,以下为普通求职者可重点关注的策略和领域:

1. 瞄准新兴产业与高需求领域

- 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03万,尤其是售后服务(如动力电池维修)、研发(如“三电”系统)等方向。入门薪资5K-6K,经验丰富者可达15K以上。

- 低空经济:无人机操控、维护、场景运营等岗位缺口100万,薪资8K-30K不等。政策支持下的低空制造产业(占低空经济88%)将催生大量机会。

-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多模态模型研发等岗位缺口400万,本科起薪2万/月以上,硕士博士更高。需关注算力、算法、数据等底层技术。

- 电力装备与新能源:风电运维(月薪8K-12K)、光伏系统工程师(10K-20K)等需求猛增,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50%的目标驱动长期需求。

策略:通过短期培训获取相关资质(如新能源维修认证、无人机操作执照),或通过高校“人工智能+”课程转型。

2. 提升技能匹配“紧缺工种”

- 政府支持的技能培训:上海发布100项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如高端数控机床编程、机器人维护),提供30%额外补贴。参加“短平快”培训项目可快速入行。

- 高技能人才路径:聚焦“技能照亮前程”计划,考取高级工及以上证书(如电工、焊工),薪资和就业稳定性显著高于普通岗位。“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20万高技能人才。

案例:传统制造业工人可转向高端数控机床操作(月薪6K-30K)或机器人维护(平均薪资过万)。

3. 利用政策红利与就业服务

- 高校毕业生专项支持:上海提供“1131”实名服务(职业指导、技能提升、岗位推介等),优先对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紧缺岗位。

- 零工市场与灵活就业:全市已建9个零工市场,计划新增更多站点。适合短期过渡或兼职,尤其在物流、直播、新零售等领域。

- 创业扶持:自主创业满意度达84%,政府提供孵化基地、补贴和“失业帮扶一件事”服务,降低创业风险。

4. 避开饱和领域,转向潜力赛道

- 谨慎选择计算机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落实率低于平均水平,需转向AI、大数据等细分领域或结合垂直行业(如金融科技)。

- 文科生的突围路径:发挥沟通与创作优势,参与垂类AI开发(如法律、教育领域的大模型训练),或转向高满意度岗位(如教育、文化艺术)。

5. 关注制造业升级与国产替代

- 高端装备制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缺口450万,复合型人才(编程+机械设计)稀缺,沿海地区薪资可达20K-30K/月。

- 国产替代需求:航空航天(缺口47.5万)、集成电路(缺口30万)等领域受政策倾斜,研发和维修岗位需求稳定增长。

总结建议:

普通人需结合自身背景,优先选择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如新能源、AI)和技能培训项目,利用“15分钟就业服务圈”等公共资源提升匹配效率。对于转行者,短期技能认证(如无人机操作、数控编程)是快速切入高需求领域的有效途径。此外,灵活就业和创业可作为补充选项,但需关注政策支持的细分赛道(如零工市场、直播电商)。

来源:庄崇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