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之声】同感患者苦,书暖医者心

360影视 2025-02-07 17:10 3

摘要:近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刘志娟收到患者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刘大夫一天反复多次奔走于ICU,及时了解掌握父亲的病情,根据病情变化,积极调整治疗方案,第一时间与我们进行细心的专业讲述和沟通,不厌其烦且毫无怨言的给予帮助,安抚我们不安的心情。在非探视

近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刘志娟收到患者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刘大夫一天反复多次奔走于ICU,及时了解掌握父亲的病情,根据病情变化,积极调整治疗方案,第一时间与我们进行细心的专业讲述和沟通,不厌其烦且毫无怨言的给予帮助,安抚我们不安的心情。在非探视日,刘志娟大夫会将父亲的情况以视频形式发给我们……刘大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紧张忙碌的工作过程中刘大夫始终保持对父亲及我们家属热情和蔼的态度。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字里行间饱含热情,对刘志娟及时救治、暖心关怀、专业水平的感激之意由心而发。

2024年10月18日,82岁的董先生洗漱过程中突发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伴嗜睡。家属立即拨打120送至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接诊后,经初步判断,患者为脑梗死,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神经内科团队在充分评估病情后给予静脉溶栓及桥接取栓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初步控制。考虑患者脑梗死面积较大,病情较重,为进一步稳定诊疗,患者被收入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接受溶栓后治疗。由刘志娟管理。

动脉取栓手术治疗前

动脉取栓手术治疗后

对于董先生的家人来说,老人的重病是巨大的打击,而刘志娟的出现,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她在第一时间内充分向患者的家属介绍了患者的病情,让患者家属了解了患者的目前状态,并详细介绍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策略,让家属忐忑不安的心可以平静下来。家属因非探视日无法与清醒的父亲沟通而担忧时,刘志娟主动提出代劳。正是她如同家人般的呵护,让患者在病痛中得到了安慰,董先生家人写来的感谢信就是对医务工作者最大的信任和感激。

一纸感谢信,笔尖抒真情。这简短的文字如同温暖的阳光,同样照亮医务工作者的前行之路,这不仅是对医院和科室的认可,更是促进医院学科发展的动力。今后,医院神经内科将不负使命,用更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更加精湛专业的技术,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来自【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