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习惯,大年初二我总是会带着母亲回到姥姥家拜年。毕竟母亲在那儿长大,和姥姥的感情深厚,而我和妻子孩子也已经好久没去那边了。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十七
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回去看姥姥,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母亲带着满心的期待回娘家,却没想到不到5天时间。
母亲就不断给我使眼色,暗示我回家......
01按照习惯,大年初二我总是会带着母亲回到姥姥家拜年。毕竟母亲在那儿长大,和姥姥的感情深厚,而我和妻子孩子也已经好久没去那边了。
于是我准备好了车,带着母亲从我们家出发,心里想着这个春节,母亲能和姥姥聊聊,放松一下,过一个愉快的年。
回姥姥家时大家热热闹闹的,姥姥看到母亲的眼神满是慈爱,我知道她有多高兴。
毕竟母亲一忙工作,日常和姥姥联系不多,偶尔回去住上一段时间,姥姥总是特别开心的。
但我看着母亲坐在那张熟悉的老木椅上,表情却有些不安,似乎有些心事重重。
说实话我一直知道母亲这几年心情不好,尤其是跟姥姥的关系。母亲年轻时家庭条件不好。
她一直接受着姥姥的宠爱,为了照顾家庭,她经常忙到焦头烂额,却没有得到多少回报。
姥姥当时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的小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舅。
我明白母亲愿意来姥姥家过年,心里是想放松一下,逃避一些烦心事。
她总是把自己的感受藏在心里,尽量不给我带来麻烦。她希望我和妻子可以和她一起好好地度过这段时间,不被琐事困扰,享受一下团圆的时光。
大年初二的午后,我们到达了姥姥家,大家都忙着准备年夜饭,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姥姥见到母亲很高兴,两个老人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我和妻子孩子在旁边打打闹闹,气氛很轻松。
母亲好像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她脸上的紧张和忧虑稍微放松了一些。
那天吃饭姥姥也准备了好多她做的拿手菜。母亲虽然不太吃辣,但看着姥姥热情的样子,也照顾着她的心情吃了一些。
我想着这会不会是个机会,让母亲放下心事,和姥姥在一起开心地过年。
我心里还在想,晚些时候,我也能带着母亲去附近的公园转转,去散散步,好好放松一下。
02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情绪却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反而时不时会有些小小的变化。
有时候她一个人低头发呆,似乎在想什么事,有时候又突然语气不太好,和我妻子说几句不太友善的话。
我知道她可能是有些不高兴,但她又不直接表现出来,只是把情绪藏在心底。
我曾问过母亲怎么了,她只是笑着说没什么,家里这几年有些事忙不过来,心里有些不安。
这种话我听得出来,是她不想让我担心,但我知道她心里还是很重的。
大年初五的晚上,气氛本来很和谐,大家坐在饭桌上聊着过去一年的琐事和一些轻松的话题。
姥姥的手艺依旧没得挑,桌子上几道拿手菜让我和母亲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了下来。
母亲吃了一些菜,脸上的疲惫似乎稍微减轻了,但她的眼神却始终没有完全放松。
她总是偷偷看向我,眼神里藏着些许复杂的情绪,我能感受到她那份不安。
吃完饭后大家开始在客厅里闲聊,姥姥显然是放不下自己小儿子的事情,时不时地提到他,话里话外的关切和担忧让我渐渐产生了些许不适。
她说:“你舅今年的生意不好,找我借了不少钱,估计又得靠你妈帮忙了。”
母亲顿时脸色一变,显得有些不自然,抿了抿嘴唇,没有回应。
她低下头,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我知道她正在忍耐着什么,可能是心里的沉重压力,也可能是对姥姥这个话题的厌烦。
毕竟妈妈从小到大都在承受着这种不公平的责任,姥姥似乎没有察觉到母亲的不安。
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你舅这人就是个没出息的,啥事都得靠我帮他,他说再怎么也要东山再起,怎么着也得有个生意干成。”
我看到母亲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疲惫。她显然不想继续听姥姥提这些话题,她知道自己已经很难再为小舅承担什么责任了,但她又不敢直言拒绝。
于是她轻声开口:“妈,他现在是需要自己站起来,不能总是依赖别人。”
但姥姥的语气却没有改变,依旧充满了焦虑:“他是我儿子,哪能看着他一天天这样啊,你知道的咱们家没什么特别的积蓄,但能帮的总得帮,大家都是亲人。
再说了给他一点钱,等他过得好一点,就能还上。”听到这里,母亲深吸了一口气。
低声说道:“我真的没有多余的钱了,做生意几年也亏了不少,自己的生活都过得紧巴巴的,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帮他。”
这话让姥姥沉默了片刻,但她显然并不打算轻易放弃。
依旧在劝说:“可他毕竟是你弟弟,他要是过不下去了,咱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出事吧?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
母亲无奈地闭上了眼睛,几秒钟后,她缓缓开口:“我知道,但我也有自己的家庭,我不想再让自己陷得更深,帮不帮他,自己心里也有数。”
我知道母亲的内心其实早已做出了决定,她心里明白,继续牺牲自己去帮助小舅,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虽然小舅是她的亲弟弟,但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姥姥的溺爱和纵容下,根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打磨和挑战。
母亲这些年一直默默忍受,却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回报。
03就在这时,母亲低声对姥姥说:“妈,我也明白,但有时候我们也得考虑自己的生活,不能再让自己被过去的责任束缚住了。”
她的声音很低,但每一个字都显得格外沉重。
姥姥叹了口气:“你也累了,知道你不容易,帮与不帮,还是得看你自己。”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紧,我能感觉到母亲这一生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我看着母亲,心里有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我终于直到这些天母亲不断的暗示我,是什么意思了,她想回家原来是不想再让姥姥给她施加压力了。
那天晚上母亲对我说:“你舅从小就不懂事,总是依赖姥姥,总想着得到一些不该得到的东西。
小时候他有很多坏习惯,总拿着我妈的宠爱做事,但现在他的生意一直做不起来,常常借钱,每次借了就说要东山再起,可是实际上一点都没有改变。”
我突然有些明白了,那些年母亲一直在忍耐着这份责任,母亲曾经和我说过很多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付出。
但她却一次次为了“亲情”,一次次去忍受本不该有的责任。我顿时感到一股沉重的心酸。
母亲已经做得足够多,甚至可以说她牺牲了自己。她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庭里,为了小舅、为了姥姥、为了我们这一家人。
她默默无闻地承受着所有的重担。她的苦,她的无奈,似乎从来没有人真正看得见。
“妈……我明白了。”我低声说道,内心五味杂陈。“你不必再为他担心了,毕竟你已经尽力了。”
这句话从我口中说出时,仿佛一块大石从我的心头落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母亲转过头看着我,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我不希望你知道这些,其实我已经放下了,但每次看见你舅需要帮助,我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
这些年,我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忽略了她背后的辛苦。
我一直觉得母亲是那个坚强无所不能的人,忽视了她内心的脆弱和无奈。我决定不论如何我都要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那一刻我终于懂得了,母亲的一生,早已被那些“亲情”的枷锁所缠绕,她在这些年里默默付出了那么多,而她的辛劳,我理应承担起一部分。
我不再和母亲纠缠是否继续留在姥姥家。我们收拾了行李,匆匆告别了姥姥和小舅,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家。
母亲在路上默默坐着,眼睛微微发红,可能是忍了太多的委屈。
我给她倒了杯水,轻声说:“妈,咱们以后会过得更好,不用再背负这些不属于我们的责任。”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车窗外是冬天的景象,路灯昏黄,寒风吹过,似乎带走了母亲一年来的所有沉重。
我们回到家,母亲虽然疲惫,但她终于能放下那些一直困扰她的事情。
我答应她,以后我会更加照顾她,给她更多的关爱,让她不用再为别人承担不属于她的责任。
这是我给母亲最好的承诺,也是我对她多年辛劳的回报。
来源:鸡爷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