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我和家牛交个朋友,还有什么风险吗?

360影视 2025-02-07 23:08 3

摘要:今年一月,网上出现了一条新闻:云南澜沧发展河乡,一头白肢野牛混进了老乡的牛群。村民表示,它是2009年来的,当时还是小牛犊,现在完全把家牛当成了同类,赶都赶不走。

今年一月,网上出现了一条新闻:云南澜沧发展河乡,一头白肢野牛混进了老乡的牛群。村民表示,它是2009年来的,当时还是小牛犊,现在完全把家牛当成了同类,赶都赶不走。

家牛:哪里来的双开门冰箱猛牛?

这件事听起来相当“有爱”,但并不算是好消息。白肢野牛和家牛可以杂交。分布在一些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的大额牛Bos frontalis,就可能是白肢野牛和家牛杂交的后代(也有研究认为它是独立的物种)。在人类主导的环境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发生杂交,会导致野生动物保护的诸多问题。

为什么要小心杂交呢?

杂交对动物生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基因淹没(genetic swamping)

因为杂交基因的灌入,导致一些基因“失传”。这可能对物种基因的完整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栖息地很小,数量很少的濒危物种。例如苏格兰高地的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和家猫杂交程度严重,以至于现在英国已没有纯种的欧洲野猫了,甚至有人认为从基因组的角度上,英国野猫已经“灭绝”了。

猫盟在临泽拍到的亚洲野猫Felis lybica ornata,和欧洲野猫隶属于不同的亚种

远交衰退(outbreeding depression)

每种动物都经过长久的进化,它们基因组内数以万计的基因,都被自然选择调整到一个协调的状态,共同完成生存和繁殖的目的。这时横插一脚加入外来的基因,往往会打乱这个和谐的整体。导致杂交的后代生存能力下降。

杰克·伦敦的小说《老头子同盟》里有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白人的狗和美洲原住民的狗杂交,生下的小狗毛又短又稀,在原住民生活的育空河流域,这样的狗根本扛不住严寒。

斑嘴鸭和青头潜鸭一起梳理羽毛,野鸭子自然杂交的案例很多,另外人工引入新种的野鸭子,也会增加杂交后代的产生,绿头鸭被人工引入到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地之后,已经与超过40种野鸭子发生了杂交 ©胡刚

家养动物的基因渗入

家养动物经过人类的选择,其基因很可能已经不适应野生环境,而且它们可能发生了很多近亲交配,导致基因多样性太低,并产生近交衰退。让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交配,可能会给野生动物的基因库引入不健康的基因。

形态异常(morphological anomaly)

杂交出来奇形怪状的特征,大多是不利于生存的,但也有无害甚至有益的。有关哺乳动物杂交后代形态异常的研究很少,我们对此还所知不多。

左边那只大鸟是蓝孔雀和鸡的杂交后代

繁殖力下降

杂交后代的交配行为可能出现异常,无法正常交配,或者在杂交这一步就无法产生可育的后代,比如马和驴生骡子。这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但无法对种群的数量有所贡献,可以让一个物种的数量迅速减少。

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自然环境里也会发生两个不同物种的交配,但人类会促进杂交的放生,并对野生动物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人类的家畜和野生动物接触,产生杂交后代,比如家猫会和欧洲野猫杂交,家犬会和埃塞俄比亚胡狼Canis simensis杂交。有时人们还会故意把家养动物放在野外,促成杂交,期望后代具有我们想要的某些特点,比如家猪和野猪,家牦牛和野牦牛。

福州市的山林里,农民故意把家猪放在山上,以期得到和野猪的杂交后代 图片来源:东南荒盟

另外,人类故意引入的外来野生动物,也会产生杂交。比如欧洲人为了打猎,引进了西伯利亚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狍子),和欧洲本土的西方狍杂交,导致意大利的西方狍(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特的亚种Capreolus capreolus italicus)濒临灭绝。

图片:

中国人熟悉的西伯利亚狍

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基因差距不大,常常没有生殖隔离,而且家养动物往往数量多,野生动物数量少,例如欧洲有7800万只家猫(欧盟2021年数据),而全欧洲的欧洲野猫只有5万到7.5万只,所以外来基因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远大于家养动物。这就像食堂的免费汤,你在一碗水里打一个鸡蛋,和在一桶水里打一个鸡蛋,当然是不一样的。

家猫不仅会和欧洲野猫杂交,也会跟中国特有的荒漠猫杂交,这张图反映了荒漠猫和家猫杂交的结果 图片来源:北大罗述金实验室

另外,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破碎和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更进一步扩大了杂交发生的频率和影响。

在大多数时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都主张谨慎看待杂交,以保留“健康”的基因库,保障野生动物在生存环境中的适应性。

再谈谈欧洲野猫的例子

欧洲野猫是一个人为因素导致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杂交的很好的例子。欧洲很多国家的欧洲野猫,或多或少都与家猫有杂交,其中英国的程度尤为严重。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约六十年内,英国的欧洲野猫种群数量大大下降,同时栖息地严重碎片化,这导致它们特别容易跟家猫发生杂交

一只欧洲野猫,拍摄于西班牙 图片来源:janconl / inaturalist

家猫在许多方面,都适应了人工的生活环境,比如头骨形状、肠道形态、繁殖率、性格的温顺度等。因此家猫和欧洲野猫的后代可能不适应像野猫那样,在森林里生活。另外杂交后代更加适应人工环境,可能会接触更多家猫,使杂交问题更加严重,也可能因人类遭遇杀身之祸(比如狩猎和路杀)。

为了保护欧洲野猫基因的完整和健康,科学家呼吁,应该加强对欧洲野猫基因和种群的监测,搞清楚它们杂交的情况严重与否,数量是增是减,为防止杂交提供数据依据。此外,还要保护欧洲野猫栖息的原生林,在良好、完整的栖息地里,野猫和家猫发生杂交的几率会减小。当然,在野猫栖息地的范围内,普通人做到不要散养和遗弃家猫,给流浪猫做绝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杂交也不是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于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基因多样性已经降到危险的程度,这时候引入一些其他种或亚种的基因,可能是最后的保命手段。美洲狮最稀少的亚种,佛罗里达美洲狮Puma concolor coryi,因为严重的近交衰退,已经普遍出现了先天性心脏病、隐睾等遗传病。在上世纪末,不得不引入德克萨斯美洲狮P. c. stanleyana来提高其基因多样性。

佛罗里达州那不勒斯拍到的一只美洲狮 图片来源:samcook1 / inaturalist

另外,外来的基因也可能对杂交后代产生好处。202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极危苏格兰野猫的基因淹没发生在最近,并被疾病加速》(Genetic swamping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Scottish wildcat was recent and accelerated by disease)显示,“混迹”在欧洲野猫基因库里的家猫基因,跟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特别多,比如一组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的基因。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基因具有优势,可能是因为它们提高了野猫的抵抗力。而且家猫(以及背后的人类)的入侵不仅会带来家猫的基因,还会带来许多传染病,这样,加强抵抗力的基因就更有用武之地了。

猫盟在临泽拍到的小亚洲野猫

英国的欧洲野猫幸存数量极少,这种情况很容易像佛罗里达美洲狮一样发生近交衰退。虽然欧洲野猫已经“不纯”了,但这些“不纯”的基因,也可能是它们的救命稻草。

人为导致的野生动物杂交,在大多数时候都应该谨慎对待。但在一个人类主导的世界里,很多野生动物的基因库和它们的栖息地一样,已经被严重压缩,无法恢复到一个“完美的状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时我们也只能放下完美主义,允许杂交发生。

参考文献

[1] Adavoudi R, Pilot M. Consequences of hybridization in mammals: A systematic review[J]. Genes, 2021, 13(1): 50.

[2] Howard-McCombe J, Jamieson A, Carmagnini A, et al. Genetic swamping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Scottish wildcat was recent and accelerated by disease[J]. Current Biology, 2023, 33(21): 4761-4769. e5.

[3] Nussberger B, Barbosa S, Beaumont M, et al. A common statement on anthropogenic hybridization of the European wildcat (Felis silvestris)[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3, 11: 1156387.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杂交和基因库,你还可以读.........

斑嘴鸭爱上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算不算是禁忌之恋?

草猫对大橘说:亲戚,我们交往吧?

云猫 | 云豹 | 老虎 | 华南虎 | 华北豹 | 豹猫 | 宠物豹猫 | 荒漠猫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四川金钱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黄鼠狼| 野猪 | 豹吃牛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 猫盟周边

来源:猫盟CFC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