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崛起《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7 00:33 2

摘要:2025年春节档的硝烟尚未散去,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已以雷霆之势改写了中国影史——截至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57.8亿元,超越《长津湖》57.75亿元的纪录,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一!更令人震撼的是,根据多方预测其总票房或将

2025年春节档的硝烟尚未散去,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已以雷霆之势改写了中国影史——截至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57.8亿元,超越《长津湖》57.75亿元的纪录,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一!更令人震撼的是,根据多方预测其总票房或将冲击95.37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魔童”狂飙:票房与纪录的双重神话

从1月29日上映至2月6日,《哪吒2》仅用7天便斩获超50亿票房,占据春节档总票房的“半壁江山”。上映首周,影片日均票房超6亿,单日票房占比一度高达64.3%,排片量从23%飙升至44%。截至2月6日,该片已打破73项影史纪录,包括“最快破30亿动画电影”“首部票房破60亿国产片”等,甚至让“三岁哪吒”成为全球首位“百亿票房虚拟角色”。

票房奇迹背后,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热情。社交媒体上,“一票难求”“凌晨场爆满”等话题频登热搜。河南某影院单日排片达99场,间隔仅10分钟,被网友戏称“影院春运”。

“死磕”精神:五年磨一剑的极致追求

《哪吒2》的成功绝非偶然。导演饺子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后便闭关创作续集,团队耗时五年打磨剧本、特效与角色。影片中一段“穿心咒”特效场景,仅几秒镜头便耗费一年半时间;天兵天将与妖族的“千军万马”画面,动用了2亿个动画模型。制片人刘文章坦言:“我们不是在摸中国动画的天花板,而是在挑战全球电影特效技术的天花板。”

这种“死磕”精神贯穿全片:配音导演陈浩为一句台词反复调整语气,动画师为几秒画面精雕细琢一整年,甚至连张碧晨演唱的主题曲《在故事的最终》,也因追求声画契合而反复修改站位角度。正如饺子所言:“把每一部作品当成最后一部创作,才能不留遗憾。”

文化共鸣:传统IP的现代突围

《哪吒2》延续了“逆天改命”的核心主题,却将格局从个体觉醒拓展至群体抗争。影片通过哪吒与敖丙的命运交织,探讨善恶边界与人性的复杂性,并以四川方言、三星堆元素、川剧脸谱等传统文化符号,构建出独特的东方美学宇宙。观众评价其“特效震撼如好莱坞,内核却深植华夏魂”。

这种文化共鸣不仅点燃国内票房,更让影片超越迪士尼《狮子王:木法沙传奇》,暂居2025年全球票房冠军。吴京、郭帆、贾玲等电影人集体发文祝贺,称其“为中国电影注入强心针”。

市场启示:优质内容激活观影热情

《哪吒2》的爆发恰逢中国电影市场的转折点。2023-2024年,行业因片源短缺与质量参差陷入低迷,而《哪吒2》以“五年磨一剑”的诚意,不仅唤回流失观众,更吸引大量非传统动画受众,推动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观影人次同比增长20%。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市场扩容。若《哪吒2》最终观影人次接近2亿,将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自2019年后首次实质性扩容。光线传媒股价因此涨停,市值突破336亿;衍生品市场同样火爆,联名盲盒溢价超20%,众筹手办金额达目标40倍。

未来展望:国漫崛起与行业反思

《哪吒2》登顶后,导演饺子已开始构思新作,但行业更需思考如何延续这股热潮。专家指出,市场扩容不能依赖单一爆款,需通过多元化类型片巩固观众基础。若跟风扎堆续集、忽视原创,恐重蹈“IP透支”覆辙。

无论如何,《哪吒2》已为中国电影树立新标杆:它证明优质内容能突破市场瓶颈,传统文化可征服现代观众,而“死磕”精神永远是创作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电影的未来,正握在敢于创新、敬畏观众的创作者手中。

来源:庄红琼精彩动漫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