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中心性肥胖,背腹垂直距离优于腰围!广医二院学者研究

360影视 2025-02-08 05:05 2

摘要:在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建议以腰围和腰围/臀围比来诊断中心性肥胖。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90 cm和≥85 cm、腰围/臀围比分别≥0.90和≥0.85时,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在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建议以腰围和腰围/臀围比来诊断中心性肥胖。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90 cm和≥85 cm、腰围/臀围比分别≥0.90和≥0.85时,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但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与腰围相比,矢状腹径可能更适合用于评估中心性肥胖。矢状腹径的最佳截断值为21.0 cm,当矢状腹径≥22.0 cm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快速升高。

矢状腹径是指人在仰卧位时腹部前后方向的最大直径,即从背部到腹部的垂直距离(图1),与内脏脂肪面积强相关。

注:A:L形卡尺;B:直立时在肚脐水平处用L形卡尺测量矢状腹径。

1 矢状腹径的测量方法

该研究利用2011~2016年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NHANES)中6762名成年人和202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701名中国成年人资料,比较矢状腹径和腰围对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效能。

结果显示,与腰围和体重指数相比,矢状腹径与内脏脂肪面积的相关性最强,且与大多数代谢参数的相关性也最强。

此外,在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脂肪组分(除中心性肥胖外,有≥2个代谢综合征组分)时,矢状腹径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腰围,这一差异在NHANES人群中尤为显著。

在中美两个人群以及不同性别人群中,矢状腹径的最佳截断值均约为21.0 cm,当矢状腹径≥22.0 cm时,代谢综合征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脂肪组分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图2)。作者指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矢状腹径≥21.0 cm均可考虑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2 不同矢状腹径中美人群中代谢综合征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脂肪组分的患病率

在该研究中,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美国人群采用的是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和治疗第三次报告(NCEP ATP III)的最新定义,满足以下≥3种情况:(1)中心性肥胖:腰围男性≥102 cm,女性≥88 cm;(2)空腹血糖≥100 mg/dl(5.6 mmol/L)和(或)诊断为糖尿病并接受治疗;(3)血压≥130/85 mmHg和(或)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治疗;(4)甘油三酯≥ 150 mg/dl(1.70 mmol/L);(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

中国人群则采用202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指南中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满足以下≥3种情况:(1)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85 cm;(2)空腹血糖≥6.10 mmol/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0 mmol/L和(或)诊断为糖尿病并接受治疗;(3)血压≥130/85 mmHg和(或)确诊为高血压并接受治疗;(4)甘油三酯≥1.70 mmol/L;(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来源:

[1]Sagittal abdominal diameter: A novel and potentially superior indicator than waist circumference for diagnosis of central obesity, based on evidence from multiple data sources. Atherosclerosis. 2025 Jan 25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25, 40(1): 6-3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5.01.002【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看原文】

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