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新春的暖阳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却已被一场热烈的赛事点燃激情。2月5日,2025年春节冬季农牧民射箭赛在尖扎县五彩神箭体育场激情开赛,为尖扎大地增添了一抹亮丽而又充满活力的色彩,成为文化中国年里的独特风景。
本报记者 栾雨嘉 公保安加
当新春的暖阳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却已被一场热烈的赛事点燃激情。2月5日,2025年春节冬季农牧民射箭赛在尖扎县五彩神箭体育场激情开赛,为尖扎大地增添了一抹亮丽而又充满活力的色彩,成为文化中国年里的独特风景。
身着厚重藏袍的农牧民拿着弓箭,早早聚集在体育场,他们的脸颊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与期待。
比赛开始前,昂拉乡拉毛村射箭队队员卓华拿起一块软布,蘸上精心调配的护弓油,缓缓擦拭弓身。“护弓油能让弓保持最佳弹性和强度,比赛中拉弓时稳定的弹力能够保持箭射出的初速度和轨迹稳定,提高命中率。”
“卓华,箭都准备好了!”好友算太加抱着满满一筒箭走来,箭尾的羽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卓华接过箭筒,从中抽出一支箭,仔细检查箭杆是否笔直,箭头是否锋利。“这次比赛高手太多了,咱们可得做好准备。”算太加说道。卓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怕啥,咱们平时没少下功夫,肯定没问题!”
不远处,几位牧民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射箭技巧。“拉弓的时候,力度一定要稳,得均匀发力,要是忽大忽小,箭就飞偏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牧民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拉弓的动作,“拉弓的姿势也很重要,身体要保持正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这样才能站得稳,发力也更顺畅。”
另一位年轻人接着说:“没错,瞄准的时候,眼睛、准星和目标必须成一条直线,注意力得高度集中,容不得半点分心。撒放的时候手指要干脆利落,不然会影响箭的初速度和飞行方向。”
算太加凑过去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呼吸的节奏也很关键。拉弓的时候要慢慢呼气,让身体放松下来,放箭的时候屏住呼吸,箭才能射得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射箭心得,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比赛正式开始,卓华大步跨出,双手稳稳地握住长弓,缓缓拉开,弓弦紧绷,箭在弦上。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屏气敛息,目光紧紧跟随着他的动作。只听“嗖”的一声,利箭脱弦而出,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向着靶心飞驰而去。“中啦!”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掌声、喝彩声交织,回荡在整个体育场。
接下来的选手摩拳擦掌,有的仔细检查着弓箭,反复调整角度;有的则在原地热身,让肌肉和关节都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每一个人都全情投入,以此来诠释对射箭运动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随着比赛的进行,竞争愈发激烈。选手每射出一箭,都牵动着现场观众的心。寒风呼呼地吹过,却吹不散人们的热情。尖扎的新春,因这场射箭赛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县五彩神箭射箭协会秘书长聂小刚告诉记者,在藏族传统文化里,射箭是重要的技能,曾帮助藏族群众狩猎获取食物、抵御野兽侵袭,支撑着他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射箭逐渐从实用技能演变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力量与技巧的展示,更象征着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尖扎县是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这里的农牧民射箭历史悠久,各民族在历史上都有各村相互邀请射箭的传统习俗。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射箭已成为尖扎县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场射箭比赛,更成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庆祝新年的欢乐舞台,大家同场竞技、交流技艺、增进感情,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次比赛,全县三镇六乡共有29支队伍、609名农牧民选手参加。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他们将在3个射箭场、6个箭道竞技131场比赛。比赛首日,现场观众超过1.6万人。
卓华笑着说:“过年射箭,寓意着新的一年‘箭’无虚发,万事顺遂。通过比赛,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也能让大家看到藏族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尖扎,箭,不仅是一支支离弦的利箭,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纽带。它让这个春节充满了活力与希望,让人们在竞技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团结中迎接新的一年。
《青海日报》(2025年02月08日 第5版:省内要闻)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