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追华年 蓬勃向未来——“75岁”上影再启新征程

摘要:电影放映机的齿轮飞速转动,镌刻时代年轮;上海影城的大银幕上一幕幕经典场景、一张张熟悉面庞,定格光影华章——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走过75载年华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回望历史、憧憬未来。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11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光影追华年 蓬勃向未来——“75岁”上影再启新征程》的报道。

电影放映机的齿轮飞速转动,镌刻时代年轮;上海影城的大银幕上一幕幕经典场景、一张张熟悉面庞,定格光影华章——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走过75载年华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回望历史、憧憬未来。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1949年11月,沐浴着新中国的朝阳,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党的领导下宣告成立。筚路蓝缕、革故鼎新,与新中国同龄的这座电影“梦工厂”共推出870多部故事片、500多部美术片、1500多部译制片、1500多部科教片……在电影史上留下卓尔不凡的“上影记忆”。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说,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上影始终与上海的文化高度契合,与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精神和品格高度契合。上影与上海双向奔赴、互相成就,共同书写着大国、大城、大时代的无边光影、无尽风流。

赓续红色血脉,银幕熠熠生辉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初创之时,上影首任厂长于伶提出,要使电影事业提高到更好的水平,为人民的电影事业而服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生的上影摄制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51号兵站》《红日》等一批脍炙人口的革命战争题材片,向新中国致敬。

尽管当时,国产电影的主要呈现方式仍是黑白胶片,但上影人塑造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流淌着汩汩的红色血脉,大银幕上鲜活的英雄形象,激起几代人的爱党爱国情怀,经久不衰、熠熠生辉。

在上影“75岁”生日之际,人们情不自禁地缅怀塑造这些经典的上影人——“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秦怡、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谢晋,还有上影演员剧团首任团长张瑞芳等一大批为党的电影事业奋斗终身的老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和精神令人高山仰止、难以忘怀。

“小时候我就没了父母,是党给了我新生活。我在上影演员剧团,很多前辈教育我,拍好电影,为革命尽力,为人民服务。”从影70多年、年近九旬的上影演员牛犇参加上影75周年学术活动时,一直佩戴着党员徽章。

红色是上影矢志不渝的底色,家国情怀是上影创作中始终高亢的主旋律、主基调。改革开放后,上影延续了革命题材创作传统,既有《开天辟地》《建国大业》等聚焦党史、新中国史的大制作,也有《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牧马人》《芙蓉镇》等“破冰”之作,聚焦现实、映照时代。

“红色基因”激励着上影人在前行路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名曲、出生于革命家庭的上影作曲家吕其明说:“我把上影比作母亲,是她对我的精心培养,给了我大量的学习机会和创作条件,把我一个19岁的文艺兵培养成电影作曲家,为上海电影事业付出自己的努力,也实现了毕生热爱红旗、追随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引领着我登上‘七一勋章’的领奖台。”

新时代的上影创作驰而不息、繁花似锦,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时代追求。近年来,《攀登者》《1921》《望道》《大城大楼》等受到关注和好评,《千里江山图》《雪龙号》正在加紧筹拍,彰显了上影人一以贯之的红色情怀和责任担当。

从著名表演艺术家、上影演员孙道临主演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到新近上影导演郑大圣执导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半个多世纪的光影流转,红色文脉在大银幕上、在老中青上影人心中接续传承,感动无数观众……

创新求质,在能级跃升中勇立潮头

诞生于中国电影“摇篮”的上影,是新中国电影界一支守正创新的精锐之师。

“这里就是新中国的‘梦工厂’!”秦怡曾这样夸赞上影。75年间,这座“梦工厂”不断生产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第一”。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舞台艺术片;1957年的《女篮5号》是第一部体育题材影片;1958年的《老兵新传》,则是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

上影组建之初,几乎同步谋划酝酿了后来的美术片制作、译制片制作班底和人才梯队,用更丰富多元的形式铸造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之需。上影旗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九色鹿》等陪伴了一代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

从早期的水墨动画,到后来的剪纸、木偶、黏土动画等,再到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二维制图、三维立体建模,上影开创的动画“中国学派”在精益求精中引领推动技术革新、内容创新,让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一个个立起来、传得开。

正如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会上所言:“75年来,上影矢志创新、锐意进取,在电影艺术的探索、技术革新、产业改革等方面,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创新和匠心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也是上影的基因。当下,中国电影正面临市场环境之变、技术迭代之变、观众需求之变,尤其是娱乐生活迎来前所未有的多样化趋势,呼唤上影人勇担新使命、锐意再创新。

“面向未来,上影果断拥抱新质生产力。”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表示,上影将充分依托上海建设“电影之城”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建强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拓宽发展生态圈。

如何使内容创作更打动人心?上影孜孜以求,要为人民创作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表达男女老幼的喜怒哀乐,从《李双双》到《黄宝妹》,从《今天我休息》到《爱情神话》,用电影之镜照见火热生活。

技术为内容赋能。在创作《1921》《大城大楼》等影片过程中,上影对标国际一流,提升摄制及后期的技术能级,将镜头对准百年沧桑的外滩和今天的中国第一高楼,拍出了中国人所独有的青春光彩和精神追求。

聚焦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上影始终求新求变,引领风气之先、引领技术潮流、走进人民大众。

按照规划,上影将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发力,尤其在技术领域,上影将深化“科技+”战略,依托上海电影技术厂、车墩影视基地等现有技术及设施优势,倾力打造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吸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更多中外企业、优秀人才共谋发展,为创作更多优秀影视作品赋能,引领风尚、启迪心灵。

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传,无论哪个时代,带动电影技术创新、产业革新的始终是最宝贵的人才。在上影“75岁”生日之际,吕其明、于世泰、陈胜基等8位“光荣在厂75年”的老上影人获颁荣誉证书,人们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致敬电影台前幕后的“无名”英雄,送上祝福。

上影宣布设立“经典影厅”,让更多优秀作品常映常新,同时启动实施“鲲鹏计划”,围绕“激发创意、培育人才、打造精品、引领未来”,筑巢引凤,凝聚更多面向未来、为人民而创作的电影人才。

童年时就在上影耳濡目染的二代上影人郑大圣感慨,“这间有着75年光荣与梦想的电影厂,我们愿意它依然是电影工厂,我愿意自己依然是赓续电影制造工艺的中国创作人。”

融通中外,奏响世界银幕的中国强音

1500多部译制片架起中外文化沟通之桥;开中外合拍大片、合办影院等多项先河;一批新人新作在国际影展摘金夺银……上海电影博物馆的一整面大型荣誉墙,“诉说”着上影书写的“文化传奇”。

75年间,一盒盒沉甸甸的胶片、一座座金灿灿的奖杯,铸就了上影这座电影艺术“殿堂”,同时也推动一大批优秀电影人和电影艺术作品,伴随精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位于新华路上的上海影城,白色的建筑、光影的顶穹,承载着我国几代电影人的艺术梦,也承载着万千影迷享受电影、“拥抱世界”的愿景。这里不仅是全球影片首映、首展、首秀地,也是“星光”闪耀、嘉宾云集的中外影人“头脑风暴”地,更是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

“75岁”的上影恰是这样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缩影。老一辈艺术家秦怡、谢晋、吴贻弓等以影会友,携《女篮5号》《城南旧事》《牧马人》等优秀作品“走出去”,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艺术家结谊;姜文、贾樟柯等几代导演,通过上影拓宽了电影之路,荣膺众多奖项,成就自我,也向世界传播中国精彩;国际大片青睐到上海取景,让世界看见璀璨胜景、赞叹美丽中国,同时“上影出品”也到海外建组,拍摄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故事,跨境协同、相互赋能;近几年不断有上影新片尝试到海外同步首映,《爱情神话》姐妹篇《好东西》在国内公映不到一周,就进入北美、欧洲、东南亚市场与观众见面……

近期举行的“上影力量分享会”透露,上影集团正不断加强国际影视交流合作,加快影视产品、声音产品的海外布局,同时推动合拍片项目落地,争当中华文化“出海”的排头兵和领跑者,把更多中国故事和上海精彩传向世界各地。

火热的大时代,呼唤电影佳作、文艺精品。上影励精图治、擦亮品牌,在爬坡过坎中,不断探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面向未来,中国的光影轨迹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国故事所散发出的文化自信和迷人魅力,将照向更广袤的远方。

当下,全国影视行业百舸争流,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电影正朝着建设电影强国目标坚实迈进。尽管整个行业仍面临各种考验,但作为电影“国家队”之一,上影理应肩负起新征程上的新使命,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踔厉奋发,留下更多历久弥新的精品力作。

来源:新华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