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安卓与iOS应用的发展,我们率先提出不应只关注大模型本身的用户数及活跃度,更应该关注开发者,尤其是中小开发者的数量。据GitHub,在Llama比DeepSeek开源时间早1年半的情况下,目前DeepSeek R1在GitHub上的开发者点赞数量已经达到约
Deepseek激发创新竞争之后,AI应用怎么看?
应用开发迎来“安卓时刻”
回顾安卓与iOS应用的发展,我们率先提出不应只关注大模型本身的用户数及活跃度,更应该关注开发者,尤其是中小开发者的数量。据GitHub,在Llama比DeepSeek开源时间早1年半的情况下,目前DeepSeek R1在GitHub上的开发者点赞数量已经达到约5.7万,接近Llama。根据GitHub、Hugging Face社区上的开发者实测,经过R1微调的80亿参数小模型可以在个人笔记本中运行,本地化部署门槛显著下降,应用的开发将迎来百花齐放。
有用户有产品能力的公司,仍将“赢在起跑线”
虽然春节期间Deepseek的关注度赶超字节豆包,但我们认为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手握高粘性+大DAU产品,叠加强产品能力。在第二阶段的应用、场景等领域,用户数+产品力+商业变现能力,仍然将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目前豆包全球累计下载量(约9000万)仍然明显高于Deepseek(约2000万),而其他拥有用户基础和产品能力的公司,也有机会迎头赶上。
宏观经济风险,版权保护力度不及预期,知识产权未划分明确的风险,与IP或明星合作中断的风险,大众审美取向发生转变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用户付费意愿低的风险,消费习惯难以改变的风险,关联公司公司治理风险,内容上线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生成式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难度大的风险,产品上线延期的风险,营销买量成本上升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政策监管的风险,商业化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
杨晓玮: 中信建投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主要研究游戏、XR、AI应用、潮流玩具等。
来源:点滴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