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众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正在加速丧失!

360影视 2025-02-07 23:53 3

摘要:在物种走向灭绝之前,它们的种群数量通常会显著减少并变得孤立。健康种群通常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内部循环着大量的遗传变异。然而,随着种群锐减,基因库逐渐缩小,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会削弱 物种应对疾病、气候变化等环境威胁的能力。

在物种走向灭绝之前,它们的种群数量通常会显著减少并变得孤立。健康种群通常拥有丰富的 基因库 ,内部循环着大量的遗传变异。然而,随着种群锐减,基因库逐渐缩小, 遗传多样性 的丧失会削弱 物种应对疾病、气候变化等环境威胁的能力。

在一项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20个国家的57名科学家系统梳理了过去30年超8万篇科学论文,评估了全球 622个物种、36个分类群 在141个国家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全球众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正在加速丧失,尤其以鸟类和哺乳动物最为明显 。在受到栖息地破坏、新疾病传播、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 (如狩猎和伐木) 影响的地区,这一趋势尤为严重。然而 ,研究也强调——我们仍然有希望 : 通过科学的保护策略,可以有效维持甚至提升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每个生物体的细胞核心都蕴藏着一本“生命使用手册”—— 由DNA分子构成的遗传密码 。不过,从树木到飞蛾再到细菌,这些基因序列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塑造了个体的独特特征,决定了谁更高或更矮、更快或更慢、更大胆或更谨慎。

遗传多样性的根源在于 基因突变 。尽管大多数突变对生物没有明显帮助,但偶尔也会出现有利的突变,赋予种群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以金海带 ( Ecklonia radiata ) 为例,这种海藻偏好冷水环境。然而,群体中偶尔会出现更适应温暖水域的基因突变。2011年,当一场毁灭性的海洋热浪袭击澳大利亚西海岸时,携带“耐热”突变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率,帮助整个种群在变暖的环境中得以延续。

金海带。(图/John Turnbull/Flickr)

这正是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的原因: 它为物种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提供了适应和恢复的基础

拯救濒危物种

如何有效保护甚至恢复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运用了一种名为“ 元分析 ”的方法, 揭示了多种有助于维护遗传多样性的有效策略,以下五项被认为尤具潜力:

行动1:增加个体(补充种群)

向现有种群引入新个体被称为“ 补充 ”。研究发现,补充是唯一与遗传多样性显著增加直接相关的保护措施,特别在鸟类中效果突出。

补充种群有助于降低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这是小型孤立种群常见的问题。例如,在保护新西兰的南岛鸲鹟 ( Petroica australis ) 的项目中,研究人员将雌鸟在孤立的岛屿间迁移。与近亲繁殖的后代相比,这些跨岛繁殖的后代拥有更强的免疫系统、更高的存活率和更好的生殖能力。

南岛鸲鹟。 (图/Wikipedia)

补充种群不仅能促进遗传多样性,还能提升种群健康,增强其环境适应力

行动2:种群调控

与补充相反,有时“ 移除个体 ”也有助于提升种群健康,特别是在减少资源竞争方面。

但在种群控制研究中,遗传多样性的结果差异很大。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个策略呢?

在一个案例中,美国的保育人士通过调控孵化场中的美洲红点鲑 ( Salvelinus fontinalis ) 数量,防止少数家族基因过度扩张。这种做法帮助维持了多样的基因谱系,从而提高了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

美洲红点鲑。 (图/Wikipedia)

行动3:生态系统恢复

生态系统恢复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修复或恢复火、水等自然生态过程。研究表明,生态恢复有助于长期维持甚至提升遗传多样性。

以草原松鸡 ( Tympanuchus cupido ) 为例,这种鸟类因栖息地丧失而濒临灭绝。研究显示,恢复并扩展其栖息地不仅有助于种群复苏,更是维持其遗传多样性、实现长期保护的关键。

草原松鸡。(图/Wikipedia)

行动4:控制入侵或竞争物种

某些野生、有害或数量过剩的物种可能会对濒危物种造成威胁,如抢占资源或直接捕食。新的研究表明,控制这些物种可以有效帮助濒危种群恢复遗传多样性。

例如,瑞典通过控制赤狐 ( Vulpes vulpes ) 的数量,成功帮助北极狐 ( Vul pes lagopus ) 种群恢复。这一策略减少了食物竞争,同时引入来自挪威的北极狐新个体,也降低了近亲繁殖的风险,提升了种群的生存能力。

濒临灭绝的北极狐(Vulpes lagopus)的孤立种群已经在近亲繁殖。(图/jonathan Pie, Unsplash)

行动5:保护引种与再引入

在新的区域建立种群被称为“保护引种”,而在物种曾经存在的区域恢复种群则称为“再引入”。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行动下的遗传多样性的结果好坏参半。那么,哪些因素有助于成功呢?

西澳大利亚的案例表明,从健康的岛屿种群中再引入大量金袋狸 ( Isoodon auratus ) 到三个新栖息地,经过六代繁衍后,这些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原始种群相当。成功的关键在于:初期种群规模足够大、基因库多样且管理得当。

金袋狸。(图/ Colleen Sims/Department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ttractions )

我们能做些什么?

支持遗传多样性并非遥不可及。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简单的行动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打造多样化花园:种植本地植物有助于增强栖息地连通性。

保护传统品种:栽培地方特色蔬菜、稀有果树,或饲养传统家禽,有助于维持农业系统的遗传多样性。

参与社区保护活动:加入植物园、自然保护组织,参与栖息地修复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

负责任地享受大自然:外出旅行时,避免无意中将植物、种子或土壤带入新环境,以减少外来病虫害的传播。

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会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蓝图中留下重要的一笔。

来源:点滴财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