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日是正月初十,淅淅沥沥的春雨让福州的气温有点低,却抵挡不住一张张年轻面孔求职的热情。“好年华 聚福州”2025年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对接活动在旗山湖公园举行,400多家优质企业提供了近万个工作岗位。
求职更看重前景 招人关注“软技能”
从一场招聘会感受福州就业市场动向
7日是正月初十,淅淅沥沥的春雨让福州的气温有点低,却抵挡不住一张张年轻面孔求职的热情。“好年华 聚福州”2025年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对接活动在旗山湖公园举行,400多家优质企业提供了近万个工作岗位。
穿梭在汹涌的人潮,辗转于一个个热闹的展位,记者从一场招聘会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就业市场脉动。
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面对面交流。记者 包华 摄
求职者:
更关注发展前景
虽然下着细雨,但并不影响陈惠婷的好心情。她一边和同来的同学分享春节趣事,一边耐心排队等待和企业招聘人员的交流。
这是今年即将毕业的陈惠婷第一次参加招聘会。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希望找到一份行政专员的工作。
“薪资起点不重要,我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对于第一份工作,陈惠婷有着自己的考量。在她看来,一家企业是否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和完善的培养培训体系、是否让新人有长期的职业发展空间,都是找工作的重要因素。
和陈惠婷有相同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我刚走出校园,更关心企业能给我提供哪些发展空间,是否能让我积累一定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福建二建集团的展位前,毕业于河北工程学院的孟俊杰向企业招聘专员提问。
“员工入职后会有综合性的培训,完成考核后还会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帮扶。总之,我们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企业招聘专员详细解答道。
得到满意的答案,孟俊杰投出自己的简历。“薪酬高低只是我考虑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我所能积累到的一些技术或资源。”他对记者说。
用人单位:
“软技能”很重要
新的就业观念之下,企业更看重求职者的哪些能力?在人头攒动的招聘展位前,我们发现,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领导力、创造力、情商等“软技能”是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
“我们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看重求职者在岗位上持续钻研的能力。”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黄玲芳说。
东南汽车秉持自主研发的发展理念,今年拿出制造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包装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多个岗位,向广大毕业生抛出“橄榄枝”。
黄玲芳告诉记者,企业有完备的培训体系,新员工正式入职后会有“师带徒”的培训。在长期工作中,企业也会提供专业方面的辅助培训和线上学习平台。而这些,都需要员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
除了学习能力,求职者就业实习的经历也是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参加过哪些性质的比赛”“在竞赛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实习过程中有哪些工作成果”……在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招聘专员王芳详细询问求职者。
作为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性出口型制药企业,本次招聘会上,福兴医药公司提供了年薪最高50万元的研究员岗位。招聘会开始没多久,王芳就收到厚厚一沓简历。
“我们每年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约占全年招聘人数的一半。”王玲说,招聘时除了比较注重求职者的学习成绩、沟通能力、实践经历以外,还注重求职者的稳定性,“家离企业近的求职者稳定性更高。”
人社部门:
精准服务促就业
此次现场招聘活动持续两个多小时,吸引逾1.5万人次参加,用人单位收到简历8200多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0多人。此外,“好年华 聚福州”求职招聘平台首日浏览量39万,收到线上简历1998份。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让求职者的目标工作和空缺岗位相向而行?
“我们利用微信朋友圈、三大运营商的短信推动,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已向2025届榕籍高校毕业生发送短信40万条,微信朋友圈推流曝光量33万次,还通过机场、高铁落地人员的短信提醒以及网络媒体等多元化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进一步预热活动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
定位目标群体,是精准服务的开端。记者注意到,招聘会现场新设的AI就业服务专区,吸引了很多求职者的目光。
“我们以现代化手段赋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智能化的岗位匹配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帮助他们精准定位职业方向。”福州壹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铭说。
此外,作为2024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之一,福州也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招聘会现场,人社部门与高校共建的就业服务平台——“福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正式授牌,将充分利用政府、学校、企业等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传、求职指导、技能提升、创业指导等全链条、一站式就业服务。
“我们还将推出聚榕服务集散点、求职能力实训营等项目,努力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服务贴心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林晗/文 包华/摄)
来源:海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