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审结果揭晓。南开大学3件作品在全国1339所高校提交的5007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专项组一等奖、三等奖和本科生组三等奖。
日前,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审结果揭晓。南开大学3件作品在全国1339所高校提交的5007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专项组一等奖、三等奖和本科生组三等奖。
专项组一等奖作品《赓续中华文脉 传递古韵新声》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凤义教授指导,王隆泰、边晓玉、陈玥、林立峥、邢静玥、孔月恒组成的学生团队创作。
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古文化街为背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章第四节的理论内容进行实地考察与理论阐释。作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索中华文脉的创新发展与传承之道,兼顾了思政课具备的理论性与趣味性,画面优美、理论阐释清晰,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与全面性的优势。
专项组三等奖作品《历经沧桑还求索 杨柳青青星火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曼教授指导,徐钰涵、王珊珊、朱琳、王心怡组成的学生团队创作。
作品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主线,通过天津市杨柳青镇文化发展实例,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同时,增强故事性与趣味性,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弘扬和传承。围绕杨柳青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品具体展现了新时代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伟大奋斗和成就,旨在厚植文化自信,引导激励青年努力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年之声。
本科生组三等奖作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经济学院辅导员颜季凌、张佳庆指导,张译丹、侯胤廷、高字轩、陈阳、李宛臻、康曦月组成的学生团队创作。
作品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余村与天津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发展的实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道路的内涵与实践,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
自2017年首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举办以来,南开师生便积极参与其中,至今已连续8年参加该项活动,累计获奖14次。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1项。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继续发挥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平台优势,立足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成果,做好活动的组织和研究工作,继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奋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开创思政课建设新局面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NANKAI UNIVERSITY
来源: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