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现两栖类新物种都庞岭角蟾

360影视 2025-02-08 11:11 2

摘要:近日,记者从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获悉,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怀化学院食品与工程学院、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家单位于2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animals上报道了两栖类布角蟾属新物种:都庞岭角蟾(Bo

(新湖南)

近日,记者从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获悉,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怀化学院食品与工程学院、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家单位于2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animals上报道了两栖类布角蟾属新物种:都庞岭角蟾(Boulenophrys dupanglingensis Xiao&Mo,sp.nov.)。

此次发现的新种以发现地都庞岭命名,迄今为止发现的70种布角蟾属物种中,有10种在湖南省分布。都庞岭角蟾主要分布于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都庞岭地区,属于局部性分布物种,栖息地多为低海拔(约为380~451m)山区溪沟附近及其周边湿润环境,常见于溪沟边的石缝、落叶堆或灌丛深处。该区域水质清澈、流速适中,周围植被覆盖良好,提供了理想的隐蔽与繁殖环境。该物种的发现进一步展现了湖南丰富的两栖类生物多样性。

都庞岭角蟾的采集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调查人员在湖南省江永县永明河湿地进行动物资源调查,发现并采集了第一只标本,后来该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IB2016050802)。

本文来自【绿色湖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