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晚上,几位搞文学的朋友一起吃饭。尽兴时,一位做诗歌理论研究的董大哥现场做起了诗,本以为是心血来潮,诗性大发。念到最后这位董大哥说这是我用AI生成的。董大哥问:你们知道吗,最近,AI发展的特别快,学校给孩子看作文评分都用的AI软件,效率十分的高。我们无不为这
昨天晚上,几位搞文学的朋友一起吃饭。尽兴时,一位做诗歌理论研究的董大哥现场做起了诗,本以为是心血来潮,诗性大发。念到最后这位董大哥说这是我用AI生成的。董大哥问:你们知道吗,最近,AI发展的特别快,学校给孩子看作文评分都用的AI软件,效率十分的高。我们无不为这首诗而折服,对仗整齐,且格律准确:
墨砚重开琥珀光,故人争与说沧桑
轩窗漫纳千街雨,灯火轻煨一室香
廿载文心凝玉版,半宵谈屑落银霜
樽前各握春冰笔,待写相逢第几章
AI无疑是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就拿我们来说吧:原来写一篇新闻稿件,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修改上很多遍,并且写不出词儿这样的现象经常发生。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把新闻内容的梗概,把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给AI介绍一遍,让AI生成一个稿件。他便能很快的完成这项任务,侧面说明AI将创作从"灵感等待"模式转化为"需求驱动"模式。创作门槛降低,更多普通人获得了文学表达的可能,这本质上更像是一场文化平权运动。
当AI能娴熟模仿李商隐的朦胧,模仿李白的浪漫豪放洒脱,创作主体性和所有权的真实性便面临根本性质疑。但有专家表示,AI生成的故事缺乏真实情感纹理。是啊,他有极强的文字功底,有极丰富的文字积累,但是没有极贴近生活的情感体验,用技巧去堆砌情感理论上不可取,实际上也行不通。文学的本质不在于修辞技巧,而在于生命体验的传递。就像摄影术催生了印象派,原来是行业内卷,现在是大家和AI内卷,AI压迫下的作家朋友们可能会舍弃文学技巧,转向更纯粹的质朴的精神表达,反而推动人文精神的涅槃重生。
AI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AI里边包含了人类现存的所有知识包含文学科学医学,政治历史,天文地理。现在用AI去做个诗,写篇文章,问一些简单知识,做一些开放性的求索问答,我认为只是基础,在未来AI甚至能与医学诊疗诊治、科学科研、甚至与历史经验深度研究、军事战争部署布局等密切相连。这也在向社会教育改革发出信号,在将来的社会不会缺失知识的积累、总结、归纳,缺失的是创造性的思维、一个心怀天下的思维、一个有极强宇宙观的思维、与之有轻微偏差都是极其危险的!
站在社会进步的角度,AI不是创作和发展的敌人,而是照见人类特质的明镜、是完成人类需求的好帮手。只有当机器能完美复刻唐诗宋词的格律,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那些无法被算法解构的痛楚、悸动与超越性思考,才是人文精神的真正堡垒。只有当机器能精准模拟自然现象的发展演变,我们才能更透彻地领悟那些无法被数据量化的微妙、奥秘与深层次原理,才是科学探索的核心追求。未来的社会发展伦理,或将走向"人机共生"的新境——人类负责播种思想的胚胎,AI助力培育知识的参天大树。这种协作模式,可能孕育出超越既有文明形态的崭新文明形式。
作者:孙业腾 系共工新闻社传统文化栏目主编、澳门红刊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宣传部主任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编辑:刘文海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投稿邮箱:Vgong@vip.qq.com
来源:爱生活的Lily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