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让我们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放下手中的碗筷,咽下嘴里0天然纯添加的外卖……
首先,让我们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放下手中的碗筷,咽下嘴里0天然纯添加的外卖……
一起恭祝这个中国最野熊孩子冲上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人民日报
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第一!
@央视新闻
国产动画到头了?踩碎!
神话IP老掉牙?烧穿!
续集必扑魔咒?爆破!
太骄傲我的熊孩子。
有种自家小鼻嘎一拳打破宇宙天花板的自豪感。
这也再次验证了,只要电影质量够硬,观众都会买账。
有人说中国人消费能力不行?
8天10亿,总票房破百亿,10天打破北美保持了10年的全球单一市场票房记录。
图源水印
有人说国产电影寒冬看不到尽头,垃圾中的垃圾?
院线卖爆,加座加到退休椅子都来支援了。
图源水印
有人说中国动漫劣质,打不过好莱坞大巨制。
对不起,让我看看是哪些酸鸡跳脚了。
我来翻译一下:中国3天就能给单部电影卖出10亿票房,十天登顶全球,这么大的市场我吃不到,我真眼红。
能破防到老美单独发一条内涵就说明哪吒实火。
所以呢,中国人买账怎么了?不是钱吗?
@白月光归国计划
就该这样把好电影送上去,给一些制作人压力,别一味的追求流量不注重剧本创作,观众真不是傻子。
同时也确实想对老美说,谁问你了?谁问你了?
漫威在中国挣票房叫"文化包容",哪吒破个记录就变"圈地自萌"。
最绝的是某大导演刚吹完《鱿鱼游戏》"突破文化壁垒",转头就说哪吒"看不懂"。
也确实,这种细糠有人吃不来也人之常情。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铺天盖地除了DeepSeek,就是《哪吒2》
感觉沉寂了好几年的春节档突然热闹了起来。
一下冲出科技和电影两匹黑马,难道这就是中华民族最擅长的蛰伏并悄悄发育吗?
恰好我昨天刷到一条消息,来自国产电影人的自白。
《深海》的粒子水墨渲染技术,七年研发,无偿分享给哪吒2
那一刻我就突然更加理解了一部电影的成功绝非一人功劳这句话的含义。
图源水印
全体龙族已经把身上最硬的龙鳞都给了你~
敖丙的万龙甲具象化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吒2的成功并非偶然。
从大家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有人注重画面,有人注重情节,有人注重特效渲染,有人注重角色光环。
一部作品的破圈,从来不是某一方面的一骑绝尘,而是每个方面都让人看到诚心。
围绕哪吒2的讨论有很多,大部分集中在制作精良,剧本用心……
但申公豹的口碑反转在我看来却是最贴合我们普通人的细节。
图源水印
虽然2延续了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高燃高救赎。
但却不像传统的超英电影模式那样主角光环压过一切。
哪吒不是徒手拯救地球的救世主,他自始至终拯救的都是他自己。
而其中的每一个虾兵蟹将都也都像哪吒一样,在做自己的主角。
哪吒1剧照
看第一部的时候,虽然知道申公豹是反派,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
他努力却不被重视,他全凭自己打拼到今天却被嫉妒迷了心智。
看完2之后,反派立体了起来。
申公豹一无家庭背景,二无关系人脉,三不受师父喜欢和信任,所以只好给大师兄打工,备受欺凌。
即使在哪吒这个小屁孩面前,他依然是劣势满满。
没有灵珠外挂,没有神仙编制,全靠小镇做题家模式硬刚。
而哪吒虽然背负着命运的不公,却有一个豁出去为他好的师父和一对全心全意为他着想的父母。
他所有的法器都是太乙真人赠与。
申公豹有什么?
只有口吃,以及来自出身的偏见。
5年前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5年后当我以为是申公豹屠了陈塘关时,那一刻闭环形成。
他纵然有错,但却错的有缘由。
就像我们是自己的人生主角,也可能成为别人眼里的反派。
此时此刻才突然顿悟:
原来我们不是哪吒也不是敖丙,我们甚至连混天绫都不是。
我们纯纯是申公豹青春疼痛文学的续集边角料。
是走不出浪浪山的小镇做题家。
但仙界的边角料,也可能是家人的小骄傲啊。
哪吒2剧照
当家人的小骄傲说出那句“我没什么留恋的了”。
感觉就像被压榨的打工人失去健康失去时间最后一算发现钱也没存下时,突然想要砸掉键盘撂挑子不干了。
但他可以不干,我们却不能不干。
当"寒门难出贵子"成为集体焦虑。
当"小镇做题家"变成自嘲暗号。
我们终于在神话故事里找到了情绪出口。
申公豹越是狼狈挣扎,越照见普通人的英雄主义——哪有什么天生魔丸,不过是摔倒了100次仍想第101次站起来的你我罢了。
毕竟,人心中的成见,是座996的大山啊。
哪吒1剧照
好了,不说了,再说要哭了。
最后一句,这个春节档,某博投资了除了哪吒以外的全部电影。
对不起,我好像看到了我一个朋友买股的手气。
当然不是我,怎么可能是我呢,我运气才没有这么差。
某博,你的投资我心疼,你的运气我不接。
最最最后感叹一句:
要是我2025年的收入也能像哪吒2这个票房一样的涨法就好了。
来源:创意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