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黄昱
一向喜欢投资AI大模型初创公司的阿里,在面对炙手可热的DeepSeek时,明确表示没有投资,这背后,阿里已经悄然下场,加码对AI To C的布局。
近日,华尔街见闻获悉,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这是阿里第一次披露对C端业务招揽顶尖人才,背后的信号意义不言而喻。AI大模型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的竞争,张一鸣亲自下场招揽顶级AI人才,才有了字节AI奋起直追,如今,阿里找来许主洪这个全球多模态大模型的领军人物,意味着,阿里的AI布局重点开始转向了。
据悉,许主洪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担任教授,其发表的多篇“多模态预训练”主题论文引用数位列当年全球前五,他提出的预训练策略有效降低成本,影响了AI大模型的研发。
AI应用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向C端市场,阿里正在下一盘大棋。
去年底,阿里将AI应用“通义”从阿里云分拆出来,产品经理和相关工程团队等一并归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后者成立于2021年,包括夸克、UC浏览器、书旗小说等产品。在内部,通义和夸克两个团队平级,阿里两大主力AI应用产品格局初现。
2023年底,吴泳铭将夸克作为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对夸克的定位是,在大模型时代,面向学生群体和年轻人,夸克有巨大机会能创造出的革新性搜索产品。但今年初,夸克升级品牌Slogan,改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
从搜索产品到AI全能助手,夸克在阿里内部的战略重要性显著提升。随着通义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基于产品视角的动作也会越来越多。
根据七麦数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实力AI产品榜单》,夸克App年度下载量超3.7亿。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9月,通义月活308.85万,在AIGC应用中排名第10。
1月中旬,阿里将To C硬件业务“天猫精灵”所在的智能互联事业群同样交给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由他统管。华尔街见闻获悉,该团队的工作重点是新一代AI产品的规划定义,以及与夸克AI能力的融合。
至此,阿里C端核心业务兵合一处,从应用层的通义、夸克等软件,到硬件端的天猫精灵等,均交到吴嘉手中。他最为人所知的成绩是做成了新一代移动搜索产品夸克,吴泳铭上任后,大胆起用了包括吴嘉在内的年轻管理层。这次,擅长产品的吴嘉又要在AI应用战场冲锋陷阵了。
距离ChatGPT在全球出圈已经过去两年多,AI大模型的竞赛重点已经来到应用端。市场形势的改变倒逼阿里对AI布局作出调整,原本处于边缘化的C端应用开始走到前台。
阿里对AI的布局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阿里云提供算力服务,同时拥有大型通义千问,可以提供大模型服务。其次,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将AI视为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驱动力,应用在自身的生态场景。最后,阿里还进行了广泛的对外投资。
然而,DeepSeek的崛起彻底改变了算力估值逻辑,其低成本和高性能引起行业对规模定律的反思;同时,阿里投资的独角兽公司中,月之暗面陷入仲裁风波,零一万物不再追求训练超级大模型,目前跑得最快的AI应用是豆包和DeepSeek。
阿里的优势在于,具备AI产业链能力和资源优势,但在打造超级产品方面,缺乏经验,这也是阿里加码C端应用的一大挑战。
事实上,阿里在AI爆发的前期,没有将C端作为重点,跟阿里自身的发展基因密切相关。作为电商平台,阿里更擅长B端业务,在过往的发展经历中,阿里也曾尝试社交类应用,但并没有成功。
2025年将是AI大模型应用的关键之年,要想打造出AI时代的超级应用,阿里需要在AI大模型基础上作出前所未有的创新,这注定是一场难打的战役,留给阿里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