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流感高发季,甲流以其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成为了许多人健康的“拦路虎”。面对甲流的侵袭,除了现代医学的防治手段,传统中医中的艾灸疗法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艾灸在应对甲流方面的奇妙之处。
在流感高发季,甲流以其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成为了许多人健康的“拦路虎”。面对甲流的侵袭,除了现代医学的防治手段,传统中医中的艾灸疗法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艾灸在应对甲流方面的奇妙之处。
甲流的危害与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简称甲流)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它常常引发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甚至可能导致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一旦被他人吸入,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口鼻,也可能造成感染。
艾灸的原理与作用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它通过燃烧艾草制成的艾条或艾炷,产生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 艾灸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身体能够更好地抵御病毒的侵袭;同时,艾灸还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有助于缓解甲流引起的不适症状。
艾灸应对甲流的妙方
预防甲流
艾灸穴位:大椎穴、足三里穴、神阙穴。
艾灸方法: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 2-3厘米,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每个穴位艾灸 10-15分钟,每周艾灸 2-3次。
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艾灸大椎穴可激发阳气,增强免疫力。
足三里穴为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能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生化,提高机体抵抗力。
神阙穴位于肚脐,艾灸此穴可培元固本,增强人体正气。
缓解甲流症状
发热:艾灸大椎穴、曲池穴。大椎穴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艾灸大椎能帮助身体发汗散热,降低体温;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艾灸曲池可清泻肺热,缓解发热症状。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
咳嗽:艾灸肺俞穴、天突穴。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艾灸肺俞可宣肺止咳;天突穴位于喉咙下方,艾灸天突能理气化痰,缓解咳嗽症状。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每天艾灸1-2次。
咽痛:艾灸少商穴、照海穴。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艾灸少商可清热利咽;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艾灸照海能滋阴降火,缓解咽痛。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每天艾灸2-3次。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艾火掉落烫伤皮肤。艾灸后要及时熄灭艾条,妥善处理艾灰。
2.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时不宜艾灸。
3.孕妇、皮肤破溃者、高热患者等特殊人群不宜艾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艾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5.艾灸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如果甲流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