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逾千年,此处最庐州

360影视 2025-02-08 14:57 3

摘要:近年来,庐阳区从“老城之问”出发,以“文气”涵养历史,用“科气”点亮未来,其背后蕴含的“老城之文”尤为引人入胜,为每一位到访者准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文化与旅游盛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此间悄然上演。

想象一下,当历史的帷幕轻轻拉开,安徽合肥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庐阳区,正从时间的长河中优雅登场。

这里,街巷蜿蜒穿越古老岁月,古旧屋檐下藏着无数未诉的故事,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辉煌。

而今,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像是一块充满生机的文化磁石,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

近年来,庐阳区从“老城之问”出发,以“文气”涵养历史,用“科气”点亮未来,其背后蕴含的“老城之文”尤为引人入胜,为每一位到访者准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文化与旅游盛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此间悄然上演。

逍遥津公园。王亮摄

古韵新声:唤醒千年庐阳的历史脉搏

庐阳为何叫“庐阳”?历史上,合肥曾别称“庐阳”,今区名“庐阳”表明这一地域悠久的历史。

作为合肥市的中心城区,庐阳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得厚,被誉为“庐州胜景,庐阳独揽”。其前身是中市区,一个“中”字就尽显庐阳区的风华。

从这里出发,两千多年的合肥史迹在此沉淀,原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在此扎根,安徽省唯一一条“全国示范步行街”淮河路步行街在此蜿蜒铺展,合肥人心中排名NO.1的逍遥津公园在此静静伫立……

淮河路步行街。何刚摄

然而最近几年,似乎一提到庐阳,言必称“老城区”。“老”,对今日之庐阳来说,既是一种显赫的荣耀,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人不禁会问:老城出路在哪里?

诚然,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庐州很老,但庐阳也很“新”。2002年才正式更名的庐阳区,满打满算也不过22周岁,正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年纪,也正是风华正茂要大干一场的年纪。

庐阳从来不缺乏创新的能力和勇气。城市更新便是庐阳创新发展的“风景一隅”,多年前,庐阳以此为起点奔赴“老城之文”,开启“焕新模式”。

“一条淮河路,半部庐州史。”在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长约1公里的街面,曾是唐宋商贾往来的“十字街”、明清店铺林立的“后大街”,哪怕这么多年了,老商圈却并不“显老”。

历经改造后,淮河路步行街兑现了“主街繁华时尚、后街市井烟火”的承诺。你若是有空,不妨去看看人潮涌动的淮河路步行街,那一张张掠过的大都是青春的脸庞,而他们擦身而过的地方,教弩台、李鸿章故居却各个走过千年百年,庐阳的魅力恰在这新旧之中淋漓体现。

中市街。旌阳摄

不止于此。通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承载几代合肥人记忆的逍遥津公园改造归来,成为合肥崭新的文化会客厅;提档升级后的四湾菜市兼具市井烟火气和庐州风味;“新生”的中市街因“城”而“市”,搭建起新世代年轻群体与城市之间的链接……

老城记忆在时代进程中不断被刷新,这些备受好评的更新案例,尽管“打开方式”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都让这座城市在保留历史印记中焕发新的生机,并迅速俘获人心,成为旅游打卡地、新兴产业聚集地。

由此可窥,两千多年来,庐阳一直如少年般昂扬,这是庐阳值得看好的理由。

文化启新:续写庐州文脉的“文化之约”

“最古老,最新潮,才是庐阳。”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仔细想来也很合逻辑。

从历史的馈赠中,庐阳正酿造着独属一座城的“流量”,深度推进老城保护更新战略,塑造全新文化场景,续写庐州文脉的“文化之约”。

合肥城市记忆馆。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10月1日,在庐阳区委宣传部、庐阳文旅集团等单位大力推进下,由原合肥市政府大楼改造而成的合肥城市记忆馆正式开馆,场馆引入前沿数字化展陈技术,如沉浸式光影技术、数字化交互系统、VR视觉等,共计58个展项,37部视频短片。

通过新技术、新设计的加持,赋予合肥城市记忆新魅力的同时,将观展变得更加新鲜有趣,也进一步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开馆4个多月来,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参观,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从“老城之问”的沉思到“老城之文”的实践,庐阳不仅找到了平衡传统与创新的答案,更是开启了文化新生的大门,这只是庐阳文化启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庐阳的创新基因从未中断,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场景在庐阳涌现,所以有了安徽首个数字化三国文化沉浸式体验馆三国合肥历史文化馆,有了科技创新引领文旅新风尚的元·书局,有了安徽首个全感VR体验馆机遇时空X-META全感VR乐园,有了老牌购物中心惊喜转型后的百盛二次元聚集地……

三国合肥历史文化馆内景。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样一来,在城市的天际线中,每一座新地标都承载着庐阳作为城市“长子”的厚重责任。如今,时间合上它们的旧身影,却重启了它们的新价值。

类似的庐阳创新,一直在路上:推进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解放电影院、江淮大戏院等场所华丽转身,拓展新演艺、新空间,继续为合肥市民提供视听盛宴;安徽黄梅戏剧院、徽京剧院创作精品力作,推出沉浸式演出剧目,两座“最合肥”“最徽州”戏曲殿堂里,韵律依旧动人……

悠扬的唱腔里,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由此铺展出江淮文化“良辰美景”,庐阳“都市文博区”跃然于前,续写了这座城市历久弥新的“文化之约”。

解放电影院。何刚摄

科里科气:绘就庐阳科创的文化画卷

离开老城,向庐阳西北进发。在三十岗乡,毗邻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一片规划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正在拔节生长。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骆先洋摄

约1800年前,当铜墙铁壁般的三国新城起于累土之时,谁不要赞叹一声:“新!”如果没有骨子里的创新DNA,庐阳何以平地起高楼,成为“庐州根脉”?

1800年过去了,尽管三国新城已成遗址,但庐阳的创新基因却一直在血脉里时时回响,这才有了多个“大国重器”坐镇、一批高能级平台集聚。

当“科气”融入庐阳,蝶变出的是庐州老城的新“文气”,“老城之文”再展新貌。依托顶尖科创资源,庐阳区抓住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机遇,以科技赋能文旅,吸引“流量”,转变“留量”。

大隐原乡科普基地研学活动。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隐原乡科普基地紧靠大科学装置集群,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科技氛围。基地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三个大科学装置模型为重点,为青少年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

去年11月,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也在三十岗乡崔岗村揭幕。该馆是庐阳区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共同打造的全省首个以深空为主题的科普艺术馆,场馆以“太阳系漫游指南”为主题,打造七大站点,通过VR等智慧手段,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探索宇宙奥秘。

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大隐原乡科普基地、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等资源,庐阳区正大力发展“科创科普游”。庐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内共有省市级研学旅游、科技旅游示范基地13处,推出9条科普研学游精品路线。去年来,已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庐阳科创科普游欣欣向荣。

活力焕彩:点亮文旅融合的璀璨星空

得益于无数历史留存和件件敢为天下先的实践,兼具老城“文气”、新城“科气”,这里故事不缺、美食不缺、非遗不缺、气质更不缺,发展文旅自然“底气”十足。

目前,庐阳区正创新实施“走读老城”文科商旅融合创意提升项目,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开展文化“溯源、活化、传播”三年行动,将文化与产业升级、民生服务、商业发展等有机融合。

“走读老城”小程序页面展示。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线上,项目率先推出合肥首个区域性文商旅融合数字平台——“走读老城”小程序,在支付宝上再“建”一座庐州城,打造“云购物”“云赏景”等“云游庐阳”融合场景,辐射全区商户近万家,市民游客一键轻松玩转庐州老城。

线下,将江淮大戏院、李鸿章故居等19个点位串珠成链,梳理出“10+N”条线路,通过“文科商旅融合+数字创意”再现庐州老城人文历史,开展“庐阳Citywalk”“把合肥说给世界”等系列主题活动让承载“合肥记忆”的文化更为“活化”,继而蝶变出一城“流量”。

“让每栋建筑可阅读,每条街巷可流连,每个典故可溯源,每份乡愁可寄托,是‘走读老城’项目实施的意义。”媒体人陶妍妍表示,要大力宣传推广“走读老城”IP,继而不断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以此助推庐阳区文科商旅融合发展。

逍遥津新春灯会“庐州月光”灯组。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除此之外,庐阳各类文旅活动、项目也是花式登场。

就在1月22日晚,2025合肥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重磅启幕。首次亮相安徽的故宫灯组深受游客欢迎,红墙黄瓦间流淌出的中式美学,让人仿佛置身千里外的故宫;“庐州月光”“龙图青天”“蘑菇森林”等灯组妙趣横生、熠熠生辉,为游客营造出一步一景、年味满满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精彩绝伦的绚丽花灯演绎“逍遥年”。

逍遥津新春灯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再往前看。大象音乐嘉年华燃情开演,带来秋日视听盛宴;第7届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大师影展荟聚影视界名导名师,共赴光影之旅;崔岗月球小镇等项目正在推进……通过融合打造各类文旅项目,提升城区的审美定价权。

以上种种,足见庐阳文旅市场的“热辣滚烫”。“庐州很悠久,庐阳正年少”的描述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活力的完美结合。

逍遥津大象音乐嘉年华。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庐阳要留住记忆、传承记忆,进而创造新的记忆。未来,庐阳区将继续推深做实城市更新,做好三国文化、老城文化、科创文化IP品牌建设营销,发展科创科普游、城市记忆游、文化博览游,持续推动文科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予深厚底蕴、注入新鲜活力。

那么,从现在开始可以期待一下:“曲水轻桥绕庐巷,逍遥津畔话三国。欲寻庐州韵,飞檐翘角映庐阳;一眼千年史,此处最是‘庐州魂’。”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