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评|张兰汪小菲等被封号,让挑衅公序良俗者付出代价!

360影视 2025-02-08 18:13 3

摘要:2月8日,抖音平台发布公告,无限期封禁张兰、汪小菲及其关联账号,理由是“利用逝者恶意炒作营销”“屡次发布不实信息”。随后,微博平台也关闭了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叫好,这场无底线的流量狂欢,终于在公众的声讨与平台的铁腕下画上句点。

2月8日,抖音平台发布公告,无限期封禁张兰、汪小菲及其关联账号,理由是“利用逝者恶意炒作营销”“屡次发布不实信息”。随后,微博平台也关闭了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叫好,这场无底线的流量狂欢,终于在公众的声讨与平台的铁腕下画上句点。

此次封号事件的导火索,是张兰与汪小菲团队在大S(徐熙媛)逝世后的一系列恶意炒作行为。从编造“汪小菲包机送骨灰”的谣言,到将私人悲剧当作带货工具,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突破道德底线,给逝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二次伤害。

回顾张兰和汪小菲的直播历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并非偶然。长期以来,他们的团队热衷于在直播的灰色地带“捞金”,把“蹭热点”“造话题”当成主要生财之道。模仿具俊晔打碟、调侃大S婚姻、借“床垫事件”卖货,一次次用博眼球的方式吸引流量。面对多次违规处罚,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挑衅公序良俗,这种“罚而不改”的傲慢态度,最终让平台“痛下杀手”。

张兰直播账号被封,不只是一场流量闹剧的终结,更是对毒流量零容忍的体现。她的直播间长期充斥着博眼球的言论和争议行为,从爆料家庭隐私到攻击他人,再到售卖争议产品,已然成为个人情绪宣泄和博取关注的舞台。若任由这类造假之风蔓延,网络上势必会出现更多“流量小丑”。严厉打击“张兰式”人造热点,既是维护网络信息真实性,也是守护社会的理性与文明。

这一事件也从娱乐话题上升为公共话题。当前,直播行业乱象丛生,不少主播为追求流量不择手段,虚假宣传、低俗炒作、售卖假货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让流量算法向善?怎样遏制网红的哗众取宠?受众又该如何远离无聊围观?这些问题关乎舆论场生态,需要各方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压缩不良流量生意的生存空间,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逝者已逝,生者当警醒。只有秉持良知,让流量回归理性,才能书写网络世界的美好未来。(魏晓敏 张洁茹)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