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深圳的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搭载哈工大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脑系统,接入哈工大赛尔实验室自研的“活字”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实时感知、决策、交互的能力,可为观众提供亚冬会知识讲解及引导服务;此前还在极寒气候下完成长距离跑步测试,展现出可靠的环境适应能力及
2025 年 2 月 7 日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盛大开幕
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
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冰雪盛事
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
1275名运动员参赛
创下亚冬会历史规模之最
为了提供更好的比赛、休息、交流环境与体验展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本届亚冬会采用了众多的新型科技、智能AI应用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亮点~短道速滑比赛中,哈尔滨体育学院研发的“双屏追踪回放系统”可同步显示直道与弯道细节,将裁判决策时间缩短50%。
而在训练中,运动员的动作数据被AI实时解析,帮助优化技术细节——这种“数据驱动”的模式,正在重塑竞技体育的科学性。机器人亮相亚冬会测试赛现场
机器人在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与火炬手挥手、击掌
图片来源:中国铁建大桥局
当算法应用在交通方面,带来更多娱乐与安全新体验。亚雪公路是连接雪乡国家森林公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的关键通道,也是第九届亚冬会雪上竞技比赛场地的主要交通道路。亚雪公路全线有4段音乐公路。当车辆进入一级公路时,人们可以听到第九届亚冬会会歌《尔滨的雪》以及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音乐《我在黑龙江等你》;当车辆驶入二级公路时,可以听到音乐《塞北的雪》和《祝你平安》。
据介绍,公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振动发声原理。工程师用计算机建模,在不同材质的公路路面上制造出特定的凹槽,凹槽的槽宽、槽间距和槽深根据曲调精心设计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当车辆以一定车速通过时,人们才能听到音乐。这可以促使驾驶员控制车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行车安全。
作为本届亚冬会官方通信及云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以科技硬实力护航智慧亚冬。
在冰球馆采用一朵云及四张通信网进行部署,建设了260个PRU天线,实现了场馆5G-A网络的全覆盖,不仅满足了比赛期间对网络的高要求,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观赛体验。5G-A高精定位技术用在赛事场馆人员调度中。借助该技术,后台人员可以实时追踪有关人员的位置,优化调度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赛事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5G-RedCap摄像头作为5G轻量化技术的代表,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优势,在物联网部署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本届亚冬会“绿色亚冬”的典型“黑科技”,遍布在第九届亚冬会的场馆和机房,与传统监控摄像头相比,5G-RedCap摄像头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可以被更灵活地部署。
利用5G-A无源物联技术为第九届亚冬会打造了5G通信保障物资仓储管理平台,助力赛事通信保障物资的智能化管理和实时追踪。该平台具有智能识别和精准定位功能,可实现物品快速识别、物品数量计算和失物查找。有了它,再也不需要人工清点物品了。
为了有效识别入侵赛场的无人机,中国联通为亚冬会量身定制的“中国联通极目无人机监管平台”,依托低空智联网、5G通感一体技术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全方位管理。该平台不仅为飞行者提供飞行前准备、飞行中监控、飞行后回放取证等一站式服务,还通过“黑飞”识别算法,有效判定并处理无人机“黑飞”情况,为亚冬会筑起一道坚实的低空安防屏障。
智能灯光互动系统
哈工大研发的人机互动灯光控制系统,可根据观众移动轨迹变换颜色与亮度。例如,冰雪大世界的灯光不仅营造梦幻氛围,还能通过色彩预警冰面承重状态,兼顾美学与安全。
从前期场馆方案设计,系统安装调试……作为本届亚冬会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供应商,耀龙智能承接亚冬会升旗系统、电视转播及评论系统、标准时钟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多个场馆竞赛智能化系统。
自主研发的智能升旗系统
电科思仪所属依爱消防公司为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改造工程提供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气体灭火控制、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等系统,全力保障场馆消防安全。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具备通讯距离长、报警联动迅速等优势,可通过控制器内嵌的智能云平台,提升系统兼容性和施工便捷性,确保火灾发生时各消防设备协同联动工作,保障人员安全和场馆设施安全。
截止2月8日,亚冬会比赛进程越发激烈,中国的运动健儿已夺下多个金牌以及新的成绩记录,相信在智能科技的赋能下,运动员与观众等人们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亚冬会体验。
来源:广州智能家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