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节刚过,两条关于“48岁离世”的消息悄然划破网络,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位是占据热搜榜长达一周、引发全网热议的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另一位是几乎淹没在舆论浪潮中的学者李锋博士。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意外,为何公众的“关注天平”倾斜得如此彻底?
2025年春节刚过,两条关于“48岁离世”的消息悄然划破网络,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位是占据热搜榜长达一周、引发全网热议的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另一位是几乎淹没在舆论浪潮中的学者李锋博士。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意外,为何公众的“关注天平”倾斜得如此彻底?
大S离世这一件事,就跟一部精心策划的“热搜连续剧”那样。
从她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突然离世这一消息传开之时起,关于她生前的婚姻以及家庭恋情方面的八卦就如潮水般漫天盖地而来。无一不是流量密码。
即使家人屡次呼吁要保持低调,不过媒体依然把她的离世分割成一个个小碎片,喂给到那些喜欢猎奇的看客们。
有人感慨:“杉菜走了,我的青春就完了。”可是更多的人都沉醉在这场“真人秀”的后续之中。要知道她的人生一直都没离开过热门搜索。从《流星花园》中那个执拗的少女,到现在的美容界大咖;从以前的闪电结婚离婚,到引发争论的再次结婚,她活出了娱乐时代的典型模样,甚至连她的离世都成了别人消费的东西。
几乎同一时间,上海华略智库发布了一则简短的讣告:高级合伙人李锋博士因春节休假期间遭遇意外去世,年仅48岁。这位深耕自贸区改革、完成数十项国家级课题的学者,在意外离世后,仅有的报道也淹没在娱乐新闻的喧嚣中。
李锋的履历很不简单:是南京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还是上海市政府智囊团的重要成员,在自贸区港研究领域也是有标杆地位的人物。他的同事说他“温和文雅,做学问很严谨”,通过20年的努力推动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不过这些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贡献,在那种只看重流量的舆论环境里,竟然比不过一条关于明星婚恋的小消息。
这场对比把当代社会的隐痛给撕开了:就是那娱乐至死的狂欢,还有理性价值的渐渐衰落。大S的离世被弄成了一场全民都参与的“情感真人秀”,可李锋博士的贡献却在专业圈里变成了一声叹气。前面那种情况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还有集体的怀旧情绪;后面这种情况因为“不够刺激”就被自动给过滤掉了。
但真正的悲剧或许在于我们并非没有选择。当假账号冒充名人消费逝者时,用户本可拒绝传播;当学者离世的消息悄然划过时,我们也本可驻足了解他留下的智慧。生命的价值不该由热搜榜定义,对专业的尊重、对理性的坚守,才是对“无常”最有力的回应。
大S和李锋博士,一个活在前面的镜头之下,一个潜藏于背后的课题之后。他们的离去,本应同样都值得被铭记:一个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视健康与自我,另一个则教会了我们应当敬畏专业与奉献。倘若有那么一天,热搜能够同时容纳得下“娱乐的眼泪”与“学术的星光”,或许那才是对生命最为真切的尊重。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阳光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