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因开源、免费的特性迅速走红,成为科技圈的现象级产品。然而,伴随其热度飙升的,还有大量仿冒账号、钓鱼网站、虚假课程甚至“空气币”等乱象。DeepSeek研发团队紧急发布声明,呼吁用户警惕非官方渠道信息,避免财产损失。
【洞见·TMT】
近日,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因开源、免费的特性迅速走红,成为科技圈的现象级产品。然而,伴随其热度飙升的,还有大量仿冒账号、钓鱼网站、虚假课程甚至“空气币”等乱象。DeepSeek研发团队紧急发布声明,呼吁用户警惕非官方渠道信息,避免财产损失。
奇安信检测仿冒DeepSeek域名注册时间分布
奇安信XLab实验室报告显示,通过对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期间的域名注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共出现了2650个仿冒DeepSeek的网站,且数量仍在快速增加。这些网站通过相似域名、界面设计诱导用户点击,进而传播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或骗取订阅费用。
奇安信检测仿冒域名解析结果
具体而言,这些仿冒域名的使用用途主要为钓鱼欺诈、域名抢注、流量引导,其中钓鱼欺诈主要通过窃取用户登录凭证、利用相似域名和界面误导用户、诱骗用户购买虚拟资产等手段实施诈骗。
此外,这些仿冒DeepSeek的域名中有60%解析IP位于美国,其余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德国、立陶宛、俄罗斯和中国,仿冒域名所呈现出的全球化特点,意味着用户可能面临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潜在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AI技术的认知盲区,推出所谓“DeepSeek加持”的虚拟货币、虚假原始股投资,甚至宣称可“全自动炒股”的付费软件。此类骗局与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的早期乱象如出一辙。
DeepSeek发布声明截图(部分)
面对如此乱象,DeepSeek于2月6日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明确指出其唯一官方信息渠道为:微信公众号“DeepSeek”、小红书账号“@DeepSeek(deepseek_ai)”及X平台(原Twitter)“@deepseek_ai”1811。
官方还强调,其网页端和正版App不包含任何广告及付费项目,除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未设立其他群组,所有声称“收费入群”的行为均系假冒。
电商平台上关于“DeepSeek教程”相关商品
另一边,在技术热潮中,第一批“掘金者”已悄然出现。社交媒体上,“用DeepSeek赚100万”“AI训练营”等课程标价从9.9元至10万元不等,内容多为基础操作拼凑,甚至贩卖免费开源软件。某电商平台商家直言:“卖的就是信息差。”
部分商家以“本地部署”为噱头,高价兜售硬件设备或“满血版”软件,实则利用用户对算力需求的认知不足牟利。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普通用户无需购买高价教程,主流AI已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但若需私有化部署,应选择专业教程并警惕硬件捆绑销售。
技术本无原罪,但若被流量与贪欲裹挟,创新红利恐将沦为“韭菜镰刀”。唯有守住理性与安全的底线,方能让AI真正赋能未来。(雷渺鑫)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