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东北亚明珠哈尔滨正式启幕。在哈尔滨亚冬会大型融媒体直播报道中,新华社将镜头对准来自盛泽镇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实地探寻亚冬会特许商品背后的科技力量,感受科技赋能带来的温暖。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东北亚明珠哈尔滨正式启幕。在哈尔滨亚冬会大型融媒体直播报道中,新华社将镜头对准来自盛泽镇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实地探寻亚冬会特许商品背后的科技力量,感受科技赋能带来的温暖。
直播中,新华社记者陈思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与中心研发部副部长张林一同为观众揭秘亚冬会特许商品的“特异技能”。这些商品都运用了碳纳米复合加热温控系统,其核心是一张由碳纳米材料制成的柔软薄膜,厚度仅约A4纸的一半,具有超强柔韧性,可随意折叠且不易损坏。
以亚冬会吉祥物“滨滨”与“妮妮”玩偶为例,长按其右胸部位,能量灯亮起,玩偶便会迅速升温。玩偶内置充电宝,充满电后可满足户外活动时的取暖需求,且设有三档温控芯片,能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调节温度,最高档可达50摄氏度,不仅能让使用者快速升温,还能在达到适宜温度后自动切换至中档或低档,既保证温暖体验,又避免低温烫伤风险。
同样运用该技术的还有虎头帽围巾、高尔夫保暖马甲、汽车方向盘、毛毯等产品。其中,虎头帽围巾加热位置在颈部和后脑勺,能有效保持头部和手部温暖;高尔夫保暖马甲发热位置在背部,与日常穿衣习惯相契合,能持续提供温暖;汽车方向盘则在整个持握的约270度圆形范围内发热,覆盖驾驶员日常触摸区域;毛毯触感柔软,无论是披在身上还是垫在身下,都能给身体带来舒适的温暖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不仅保暖性能出色,还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和安全性。如产品中的发热模组集成了柔性电路、智能温控传感器和温控芯片,正面和背面采用超薄面料并覆有防水膜,可经受50次以上水洗,解决了传统加热产品清洗不便的问题。同时,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柔性电路,能满足各种产品对加热膜形状的需求,实现多样化应用。
这项碳纳米复合加热温控技术的研发历经多年。从2013年组建团队到2021年,研发团队经过8年努力,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成功研发出该薄膜。但最初的膜边缘粗糙、质地较脆,制作一片小样需花费数小时。此后,研发团队不断优化工艺和设备,解决了纳米材料复合、分散及均匀成型等技术难题,实现成卷生产,将材料成本降低90%以上,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常产品。
2022年,该技术首次应用于北京冬奥会,不仅完成了冬奥场馆的热保障任务,还应用于冬奥特许商品和环卫保障团队的衣服上。此次亚冬会,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相关产品种类,从小型暖手宝到大型暖手袋、毛毯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产学研用多方紧密合作。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为牵头单位的5家包括科研院所、企业在内的单位共同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在前期研发经验的基础上,迅速突破工艺和量产瓶颈,让科技成果得以惠及大众,让世界感受到来自盛泽的温暖科技力量。
信息来源:吾爱盛泽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