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在国内某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上,一群外国网友火了!他们或“介绍猫猫”开启日常生活的点滴分享,或进行“中外对账”互动,交流中外生活差异,更有“中文十级”的外国“前辈”用流利的汉语分享中国美食、模仿网络热梗,甚至开启直播,教其他外国人学中文,一时间评论区秒变中
前不久,在国内某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上,一群外国网友火了!他们或“介绍猫猫”开启日常生活的点滴分享,或进行“中外对账”互动,交流中外生活差异,更有“中文十级”的外国“前辈”用流利的汉语分享中国美食、模仿网络热梗,甚至开启直播,教其他外国人学中文,一时间评论区秒变中文辅导区。
这一现象背后,不仅是“汉语热”的全球蔓延,更是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生动体现。
美国网红(图:央视新闻)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愈发重要,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兴趣空前高涨,渴望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同样,在持续推进的“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下,让世界听到并理解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和故事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而汉语,作为承载中国文化的关键载体,自然成为了开启这扇了解之门的钥匙。
那么,“如何让世界听懂中国声音?”
答案或许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个“宝藏”专业以“外语+中国文化”的双重基因,源源不断地为国培育“中外文化摆渡人”,悄然搭建起连接世界的“隐形桥梁”。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参加2024世界中文大会并作发言
北外23名中外学生参与2024世界中文大会,并表演合唱节目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介绍,目前已有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已超过2亿人(数据截至2024年11月)。这一庞大的数据,直观地展现出“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炽热程度。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国际社会对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愈发迫切,对既精通外语又能透彻讲解中国文化的专业人才求贤若渴。
而北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目标,正是培养具有扎实汉语基础知识和较高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文化、跨文化交际、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专业知识,以及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胜任国内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中文人才。
北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隶属于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是该院开设的两大本科专业之一。自1985年起,学院便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本科生(原“对外汉语”),成为全国最早设立此类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历经多年的发展与积淀,该专业在2019年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已经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办学层次齐全,学校多语种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主创、参与的省部级中文学院品牌大创项目“十二纪”生肖课堂,获得多项表彰
在课程设置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体现了全面性和专业性——
小班授课+精英培养:专业每年招收约24名学生,实行小班授课。课程由传统中文、语言教学、外语和通识教育课程组成,其中外语课程占比高达30%。学生不仅有机会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还可辅修校内法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在内的10个专业,更能合理规划,跨校选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北外开放的数十门优质通识课程,优化个人学习路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会外语者众,然能以中外语言精妙阐释‘天下大同’理念之人,方堪称真正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这些北外走出的文化使者,是文化交流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点亮全球文化交流的天空。
面向未来,北外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把“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版图,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以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资源,培育出更多精通中外语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持续为世界文化交流贡献北外力量,让中国文化的声音在世界舞台上愈发响亮。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