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最近有没有被一些百货仓的直播价格惊掉下巴?点进直播间,仿佛误入了“价格地心”——9.9元的羽绒服、19.9元的扫地机器人、29.9元的“祖传”普洱茶……这价格,比你家楼下煎饼摊的加蛋套餐还便宜!但问题来了:这到底是“薅羊毛”的狂欢,还是“割韭菜”的陷阱
朋友们,最近有没有被一些百货仓的直播价格惊掉下巴?点进直播间,仿佛误入了“价格地心”——9.9元的羽绒服、19.9元的扫地机器人、29.9元的“祖传”普洱茶……这价格,比你家楼下煎饼摊的加蛋套餐还便宜!但问题来了:这到底是“薅羊毛”的狂欢,还是“割韭菜”的陷阱?这样的低价经济,真能救活企业,还是让市场集体“摆烂”?
直播间里的价格,常常让人怀疑商家是不是偷偷继承了中东油田。但真相可能更朴实无华——这些商品大概率是“库存界的钉子户”。比如某宝店主就透露,直播间里的低价爆款,多半是仓库角落里吃灰的旧款、断码货,甚至是隔壁工厂倒闭时的“遗产”。商家含泪清仓,不为赚钱,只为腾出地方放新款,顺便回点血给员工发年终奖(如果有的话)。
但问题是,当全网都在比拼“谁的价格更低”,企业利润被压到比A4纸还薄时,老板们是选择连夜升级技术搞创新,还是干脆躺平生产“一次性商品”?
毕竟,直播间里卖得越便宜,工厂越可能用“环保级塑料”(简称:一掰就碎)来压缩成本。
直播间里,主播一句“家人们,上车!”,观众立马化身“下单永动机”。
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本质不是鸽子,而是“占便宜兽”。赠品多到能开杂货铺,价格低到怀疑人生,再加上主播声嘶力竭的“最后3单!”,谁能忍住不冲动?
但冷静下来想想:29.9元的“纯羊毛”围巾,可能连羊都没见过;99元的“旗舰款”空气炸锅,炸个薯条都能触发烟雾报警器。你以为在薅羊毛,结果羊毛没薅到,自己先秃了。
更可怕的是,某些直播间甚至玩起“价格魔术”——先涨价再打折,最后和超市价一模一样,还送你一句“老铁,这波血赚!”
直播间低价经济的最大悖论在于:它既是企业的“速效救心丸”,也可能是行业的“慢性毒药”。短期看,清库存、回资金,企业暂时喘口气;长期看,价格战愈演愈烈,利润空间被榨干,企业要么偷工减料,要么干脆卷铺盖跑路。
更魔幻的是,当全网都在追捧“最低价”,创新的价值反而被淹没在“9.9包邮”的海洋里。试问,谁还愿意花十年研发一款好产品?反正直播间里,观众只关心“能不能再便宜5毛”。
琳子百货仓的直播间,像极了当代经济的魔幻现实主义剧场——消费者在“捡便宜”的幻觉中狂欢,企业在“活下去”的焦虑中挣扎,而市场则在“价格战”的硝烟里逐渐迷失。
所以,下次看到直播间里“跌破地心”的价格时,不妨先问自己:
这到底是商业奇迹,还是经济学的大型“剧本杀”?
毕竟,天上掉的馅饼,多半是隔壁剧组扔的道具。
来源:捷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