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IF2月12日将举办数据使用实践研讨会:数据标准与处理 | 海湿讯

360影视 2025-02-09 10:55 3

摘要: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公民科学项目、博物馆、研究团队等。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聚合,向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能够访问、共享和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然而,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了解其背景和质量,以确保数据适用于其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https://mp.weixin.qq.com/s/LPqQ6SykBj2Q59lFb5VA1w
文 |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公民科学项目、博物馆、研究团队等。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聚合,向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能够访问、共享和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然而,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了解其背景和质量,以确保数据适用于其分析需求。


2025年2月12日22:00-23:30(北京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将举办一场主题为”数据标准与处理”的线上数据使用实践研讨会,旨在为用户提供工具,以了解GBIF上可用数据的背景,并帮助数据使用者分析数据的适用性。

图源:GBIF

GBIF通过其“数据管道”系统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数据在进入GBIF平台之前,会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和检查,包括地理坐标验证、分类学标准化等。此外,GBIF还会对数据进行质量标记,例如标记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帮助用户评估数据的适用性。GBIF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方便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原始数据,GBIF提供了丰富的元数据信息,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时间、采集方法等。用户可以通过GBIF网站或API访问这些信息,并根据需要下载原始数据。

在此次研讨会中,通过简要概述数据标准的使用、GBIF进行的转换和检查以及可用的各种数据格式来回答以下问题:

在出现在搜索界面和API上之前,GBIF如何共享和处理这些数据?

应用了哪些类型的标记和检查?

如何查找有关原始数据的更多信息以及如何访问数据?

参会注册链接:https://us02web.zoom.us/meeting/register/tZYod-uurDMpG9elUZNDIihyjw4HY4d4PIFp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成立于2001年,网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收集、整合和共享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建立开放的、全球性的数据平台,使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能够访问、共享和利用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并促进其可持续管理。

该网络平台通过参与者节点开展运作,连接各国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存储机构和科研机构,为世界各地的数据持有机构提供共同标准、最佳实践和开源工具。网络平台的数据来源包括博物馆标本到DNA条形码和用智能手机记录的照片等,通过使用达尔文核心等数据标准,数字化物种分布数据、图像和其他相关信息,从而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这些数据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物种的分布、丰富度、多样性和变化趋势,为生态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THE END

湿

编译 | Sara

审核 | Daisy
排版 | 绿叶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发布湖南湘潭的方形环棱螺、中华拟蟹守螺、尖锥拟蟹守螺和河蚬等淡水物种数据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亚洲区域数据动员研讨会将于2025年2月召开

❁ 布隆迪(非洲)作为投票参与国加入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

❁ 欧盟继续为GBIF生物多样性信息促进发展(BID)计划提供430万欧元

❁ 猪毛蒿:不起眼的野草,大有乾坤!|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猪毛蒿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发布

❁ 蝴蝶生物多样性探秘!北京海淀霓纱燕灰蝶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发布

❁ 舞动的蓝精灵!北京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琉璃灰蝶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发布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发布北京海淀中国圆田螺数据

❁ 北京海淀柳蓝叶甲观察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发布

❁ 小绿叶上的“铠甲战士”?北京海淀点蜂缘蝽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发布

❁ 北京地区柳紫闪蛱蝶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发布

❁ Tim Robertson被任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新一届副总干事

❁ 绿会GBIF工作组累计发布数据4295条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


【你知道吗?】长期以来,在全球,船舶的开放式螺旋桨在航行过程中给海洋生物带来了显著的伤害和死亡,尤其是对于大型海洋生物如鲸类、海豚、海龟、儒艮、海牛等。例如在北大西洋,因开放式螺旋桨撞击带来的鲸豚死亡比比皆是;如在卡塔尔海域,有超过50%的鲸鲨身上都有明显的螺旋桨伤痕。这显示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在我国也不例外,多年来沿海发现因被螺旋桨打死的海洋动物不在少数。此外,开放式螺旋桨对于人类(游泳者、潜水人员和海上作业人员)的伤害案例也比比皆是。许多专家建议,在海洋保护区、或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MAs)或重要迁徙路线上降低船舶速度、加装螺旋桨保护装置,是减少损害、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良好举措。(海洋与湿地·宣)

海洋与湿地
全球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