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M1 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摘要:作为封闭式耳机爱好者以及处于工作需要基本上每天都佩戴封闭式监听耳机数小时的人,索尼的 MDR-CD900ST 和 7510 长期以来都是我的参考工具之一,也伴随我录了自己的几十首拙作、参与了百余个录混音项目。所以我是期望索尼能够做出一款更加现代的、素质更高的封

SONY MDR-M1 Over-Ear Dynamic Monitoring Headphones - TDS REVIEW

ソニー MDR-M1 オーバーイヤー型ダイナミックモニターヘッド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SONY MDR-M1: V (Excellent)

专业用途认证 | TDS ProQua:

SONY MDR-M1:

Monitoring Qualified - Studio / ENG(录音室监听以及新闻采集标准监听适用)

Mixing Qualified - Digital Mixing(有限的数字音频混音辅助参考以及现代审听适用)

这是索尼 Sony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五十三个产品。

作为封闭式耳机爱好者以及处于工作需要基本上每天都佩戴封闭式监听耳机数小时的人,索尼的 MDR-CD900ST 和 7510 长期以来都是我的参考工具之一,也伴随我录了自己的几十首拙作、参与了百余个录混音项目。所以我是期望索尼能够做出一款更加现代的、素质更高的封闭监听旗舰的。

可惜,从 MDR-7520 以来,索尼的专业产品线似乎是很久没有新品发布了(日本市场限定的 MDR-M1ST 除外)。随着 MDR-MV1 的发布,某种程度上我看到了一点曙光。果然,今年下半年索尼发布了 MDR-M1,它并不是 M1ST 的国际版,甚至可以这么说,M1 与 M1ST 之间的区别,比 MDR-V6 和 MDR-CD900ST 之间的区别还要大得多。那么经过近两个月的使用,我们也将 MDR-M1 投入到了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本篇来详细聊聊。

M1 的包装采用了和索尼音频产品体系完全一致的装帧设计,跟国行 MV1、7506 一脉相承。白色封套以及经典的正面右置产品大图,左上侧排列 SONY logo 以及产品型号的做法是近些年索尼的高辨识度包装设计元素了。包装内配件包含两条线材以及一个带螺纹的 3.5mm to 6.35mm 小转大插头,没有收纳袋提供。

MDR-M1 的基本设计概念其实与过去的 MDR-7506、CD900ST 等是类似的,跟上一代封闭监听耳机 7510、7520 的理念不太一样。7510 和 7520 的腔体属于 MDR-Z1000 那套理念,强调视觉上腔体结构的贴合感,而 M1 的结构则会更加强调“工具感”。整体结构非常简单,腔体为塑料+金属材质,在坚固程度和轻便性上能够有所兼顾,这也是 CD900ST 上就有的做法。重量仅为 216g 左右,在包耳式头戴监听耳机领域属于绝对的轻量化。

细节做工没什么问题,面板边缘有一圈倒角,虽然不是银色,但是你能看到它是致敬了 CD900ST 的设计元素。和索尼专业监听系列一样,它有专门的蓝色“Professional”字样贴纸。腔体的整体形状和 7506 类似,但是体积上进行了调整。目前它是封闭监听领域偏小尺寸的状态。

头梁结构和 MDR-MV1 的基本一致,两端的可伸长长度均为 4cm,对于大头围用户的友好程度足够高。头梁顶部宽大程度比 7506 这种要略低一些,但是得益于厚度增加,它对于头顶的压力是更低的。支架上有索尼监听产品标志性的蓝红左右标识。

作为封闭监听耳机,耳压的存在往往能够带来更少的对外漏音,M1 的设计初衷不只是传统的封闭监听,还有一些考虑到长时间佩戴的场景,所以耳罩结构自然也得做出改变。

耳罩的结构应该说是结合了 MV1 和 Z 系列的优势。索尼长期以来在各类头戴耳机上都采用一种叫做“立体剪裁”的结构,和过去在 7506 等耳机上出现的耳罩相比要更加厚实,与头部接触的面积较大且平整。耳罩本身有一定的支撑性,结合一定角度的单元倾角,对于不同结构的耳廓都能实现不错的包围感。而在 MV1 上这种结构会优化得更进一步,对于两侧的耳压降低了非常多。

M1 的耳罩显然是结合了上面两者的优势,既有一定的支撑性,同时能够有较低的耳压。为了避免漏音,表面材料是封闭性较好的皮质(比 7506 的耳罩显然皮质更加厚实耐用),内部则是低回弹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如下图也能看出来 MV1 和 M1 的耳罩材质区别。

左:MV1 | 右:M1

综上,结构上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会认为 M1 的设计比 7510、7520 等更加工具化的原因。贴合性、轻量化、耳压控制、头压控制以及不同头围尺寸的适应性,做得都是不错的。不过,相较于 7506 / MDR-V6 来说,M1 和 MV1 一样,都只能翻转平摊而不能折叠。收纳是需要占用更大空间的,平摊结构则对于包内空间较薄的用户有所适应。好在框架也足够结实,算是抵消了没有折叠的问题。

腔体表面的开孔只有一处,即索尼用惯了的“低频响应控制器”,位于腔体顶部。M1 作为封闭监听,它的对外漏音控制得相当好。这点对于录音监听耳机来说非常重要,你永远不会想在干活时录到耳机内监听轨道的声音。对外隔音方面也还算不错,虽然还是开了孔的,但肯定是满足封闭监听的基本隔音性能,这点没问题。

包装内的两条线材均为单端,没有材质上的区分,一条为 1.2m,一条为 2.5m,均在插头上带有标准螺口,可以转接 6.35mm 小转大插头。

可换线结构是 3.5mm 四极平衡入线。跟 MV1、1AM2、H600A 以及日本市场的 M1ST 等型号定义一致,从顶端向内依次是:L+/R+/R-/L-。单边出线带螺口,对于专业用途的使用来说,能够降低对于工作的干扰,同时螺口的固定也可以减少拉扯对于插头的连接产生影响。螺口设计从 Z1000 时代就开始使用,不必担心兼容性。

单元方面,MDR-M1 搭载了一颗直径为 40mm 的动圈单元。振膜材料没有详细说明,只知道是新设计的单元架构,能够满足 5~80kHz 的频响覆盖,参数上达到了 Z1000 那颗液晶振膜动圈的性能。

阻抗 50Ω,灵敏度 102dB/mW。这也能看出来 M1 搭载的单元跟日本限定的 M1ST(24Ω, 103dB/mW)并不一样,跟坊间流传“两个耳机就是改调音的区别”的说法并不吻合。实际搭配下来,它比 7506 和 CD900ST 是要好推一些的。从专业应用角度,很少有推不好 M1 的调音台或是专业声卡。

民用欣赏角度,虽然入门小尾巴或者普通笔记本直推在响度上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个人建议原线单端驱动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考虑中高价位以上的小尾巴,HA-P90SD 及以上级别的便携耳放亦可。

工作标准的话,低价位的录音声卡比如 Apogee Boom、Focusrite Scarlett 第四代系列、拓品 E2x2 OTG 等的耳机口都可以把它推到相当不错的状态。时下热门的 Mac mini M4 的耳机口也没什么问题。风格搭配上,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毕竟它是相对中性的声音,根据自己喜好来进行搭配即可。

下面就基于默认线材与耳罩来说说它的声音,后面我们针对于不同线材也会给出一些搭配结果。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都控制在一个比较标准的状态,比起 MDR-7506 来说要听上去更加平直。弹性相对不错,下潜出色,在两千元以内的封闭式头戴耳机里属于极低频信息量比较充足的水平。收放速度适中,留下的残响不多。氛围烘托的晕染感和浓郁感都比较低。MDR-M1 的低频听上去是干净、平直的,比较扎实,没有明显的增强感,也不会显得过于干脆、凛冽。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的口型大小基本标准,不像是一些人声返听耳机那样会适当把口型有所增大或者距离拉得太近,MDR-M1 的人声处在一个相对近但是并不会过于贴脸的状态,这也是它更加接近于标准监听的一个点。它对于人声质感和线条之间有所平衡,厚度适中,听上去精致程度比较高,线条比较清晰,但是突出程度不会过头。跟 MV1(同样驱动条件、同样线材配置)比起来,听上去对于线条的扎实程度会再强调一些,但是质感的还原则是 MV1 更好。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并不明显,适宜的声线相对比较广。颗粒感保留了一些,听上去为了顺滑程度而适当会小一点。音色渲染程度非常低,基本是比较准确的。喉音位置比标准状态稍微高一点,气声比例稍微高一些,齿音有一定的突出程度,依然是很好的“纠错工具”。通透程度足够高。

乐器方面,M1 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兼顾质感和线条。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的质感比较扎实,拉拨弦细节稍有一些突出程度,抓耳程度比 MV1 稍高一些。大提琴的形体感是相对紧实精干的。铜管类的气势感不会很足,需要亮度的小号等则有着充足的亮感。木管类的音色准确度较高,空气感足够。乐器的泛音量适中,听上去自然度不像 MV1 那样高,而是收得比较紧。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适中,Snare 收得比较快,镲片类有充足的亮度,听上去不会散,稍有点刺激度,好在金属感也不会有溢出的问题。

高频的亮度适中略偏亮一点。和 CD900ST 有一点相似之处,它都为了适应挑错的需求而有一点高频峰的存在,但是 M1 总体上会更加平顺。总体的能量会更足一些而不是单一频段的刺激。极高频的延伸能力相当不错,不逊于当年初听 Z1000 的感受,但是会更加显得“直接”一些。滚降不会过早、过快。

声场是这个尺寸的封闭式头戴耳机中规模适中的样子,不会觉得结像过于靠近,是一个横纵距离比较接近的、规矩的、有边界感的空间。高度感的还原比过去所听过绝大多数的索尼封闭监听型号都要好。我常说 MV1 为了适应 360 Reality Audio 的混音标准有一个近乎标准的球形声场,M1 可以理解为封闭化的版本,层次定位上会不像 MV1 那么精细罢了。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表现良好,不会出现人声躲到乐器后面的情况。解析能力位于两千以内封闭头戴耳机的前列,也有一定的“解析感”突出来反映录音问题。动态适中,瞬态出色。

专业用途的声音应用方面。MDR-M1 是一个比 MDR-7506、CD900ST 等还要标准的录音监听工具,也比 7510 和 7520 更加接近于 CD900ST 的用途。

从结构上来看,它的封闭程度较高,有着比较良好的被动隔音能力且几乎没有可闻的漏音,结构层面是符合录音监听耳机的要求的。足够高的封闭性、兼顾长时间佩戴和密闭性的耳压以及比较结实的材料,相对简单的结构也给后期的维护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声音特性上,它更加贴近于全频一致性比较出色、有一定挑错能力的泛用型标准录音监听,而非为了某种用途专门调整的特定专属监听。它在歌手或吉他、键盘手以及一些 acoustic 弦乐器、管乐器的录音实时返听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有助于呈现较为准确的质感和音色。类似方向的封闭监听耳机在 1000~2000 元人民币价位其实基本上没有什么新品,唯一一个贴近于这个方向的是稍高价位的 TAGO STUDIO T3-01,T3-01 的价格更高同时也在结像的强调上更突出,但是在结构上 MDR-M1 优势显然更大。

不过,由于没有了 MDR-7506 / V6 / CD900ST 的单元翻转结构,在 DJ 监听的领域,会稍微有点不够顺手。不过,对于这类场景,它的线材锁扣是这类耳机中少有的。如果真的打算做 DJ 监听的话,可以考虑搭配包装内的长线。得益于良好的被动隔音和相当轻便的佩戴,它作为新闻采集监听、影视录音同期监听的参考工具也是合格的。

总之作为合格的录音室封闭监听耳机,MDR-M1 在人声与大多数弦乐器、木管乐器的录音监听、人声后期处理中都有用武之地。因此可以获得 TDS ProQua 专业用途认证的 Monitoring Qualified,满足录音室环境、家用环境以及部分室外采集环境的监听需求。

混音用途上,尽管一直以来我认为封闭监听耳机能够满足混音辅助参考的场景很有限,但是 MDR-M1 在一些场景上还是合适的——音色设计、电子乐的混音辅助,这些方面没什么问题。它对于相对完整的立体声场重现和空间音频声场模拟是与 ATH-R70X、MDR-MV1 等型号有距离的。我也一直不建议使用绝大多数的封闭式头戴耳机进行混音辅助参考。在有着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你可以尝试对它进行 EQ 校准。

作为 360RA 的可选参考,它相对规整的空间感和比较平直的中低频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不过,还是 MDR-MV1 更加符合混音辅助参考的定义,在结像的清晰度和定位精准度上也是 MV1 更胜一筹。作为新品,目前也没有完善的个性化 DSP 方案,所以也难以将其用于 Waves NX 混音环境。不过随着录音棚采购的增多,MDR-M1 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新的标准是可能的。

综上,在编曲、数字流程的混音与制作流程中,MDR-M1 是封闭头戴耳机中少有的几个经过校准后可以有限参与混音流程的型号之一,也可用于现代审听。目前能够满足 TDS ProQua 专业用途认证的 Mixing Qualified 封闭式耳机非常少。相对来说,MDR-MV1 作为开放型号,是更加全面的混音适用耳机。

除了默认的两条线材外,自从长期使用 MV1 以来,我们手上还有数条为了平衡驱动而设计的线材,来试试民用欣赏用途下 MDR-M1 还有什么玩法可以挖掘。

如图从左到右依次为:索尼 MUC-M12NB1 官升线、达音科 琴 Pro、Bispa Ryo 瞭。

低频的氛围有所减少,听上去会更加干净一些,中高频的扎实程度有所改善。声场规模和分离度更多由于平衡驱动的原因而拉开,声音的高度感也会有所提高。

琴 Pro(平衡插头):

低频的饱满度稍有增加,人声是这三条线里最近的,清晰度比原线要高一些。声场的变化则不像前两条线那么明显,主要的变化体现在分离度的进步和声音高度感的提升。

Ryo 瞭:

低频更加紧实,乐器的泛音更加突出,偏中高频的音色有一定的增量。层次会变得更有序,听上去声场规模也会有一定的拉伸,是一个更加“Hi-Fi”的搭配。

从欣赏角度上来说,MDR-M1 是符合绝大多数流行、摇滚、电子的欣赏需求的,不过或许在原线下,有些人会认为它偏向直白,这点就属于喜好问题了。如果你的听音喜好就是相对平衡的、对于能量突出、偏向明显的声音没有什么好感,那么 MDR-M1 就合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高频兼顾了挑错属性,在聆听一些录混音质量不高的 anisong 等类型时,听感的舒适性可能会不像 MDR-MV1 等那么高。平衡驱动下,它对于一些金属类、极端的电子乐,MDR-M1 则有着同价位出色的听感。Acoustic 大类中,它对于爵士类的表现中规中矩,中小编制器乐则没有什么问题,大编制器乐显然空间感是局促了一些。

快速总结一下,索尼 MDR-M1 在我看来是要比 MDR-7510 / 7520 这代更加成熟的,比起经典的 MDR-7506 / V6 / CD900ST 有着更加全面的素质提升和适用于现代标准的声音。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索尼近几年来的封闭头戴耳机里我个人最满意的一副,在专业用途上有着足够好的表现,民用欣赏角度上来说,只要你是喜欢平直、没有突出感或是“味道”的中性风格,那么 MDR-M1 就是这价位一个不用操心的好选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也就不太适合对于“味道”或者试图在封闭式耳机里找“爽点”的人群。工具性地看待它,我是很期待 MDR-M1 在多年后能够取得当年 MDR-7506 / CD900ST 般的地位的。

7506 和 CD900ST 诞生的时代还是“It’s a Sony”为纲的时代,让人在第一时间辨识到这就是索尼的产品是很重要的。在之后的索尼专业耳机中,很多“辨识度”相关的元素逐渐被各式各样的新形式所冲淡,蓝色/红色专业系列条幅却保留了下来,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后 One Sony 时代。当下索尼常提的一句话是“For The Music”,之前则是“For Music Lovers, By Music Lovers”,这两句话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索尼内部对于音频产品业务的态度是要让产品联通音乐产业上下游的。民用产品线其实一直以来热度不减,但是专业产品线多次迭代,却始终没有新的型号在市场层面能够挑战三十年前 MDR-7506 / CD900ST 双星的地位。MDR-M1 和 MV1 在 7510 / 7520 / 7550 时代过去之后终于有了挑战老经典的声音硬实力和定位、行业等的周边软条件,这点不容易。我也期望着民用产品线也能和专业产品线一样,对于“For The Music”这个索尼自己提出的口号,给出更多的新产品回应,真正扎根音乐本身,为音乐创作者和爱好者同时服务。

来源:小田田是90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