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被过度神化的国漫,一场夜郎自嗨式的狂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2-09 15:17 4

摘要:当全网都在刷"我命由我不由天"时,这部70亿票房神作真的配得上如此盛誉吗?让我们放下情怀滤镜,看看那些被掌声淹没的创作漏洞。

当全网都在刷"我命由我不由天"时,这部70亿票房神作真的配得上如此盛誉吗?让我们放下情怀滤镜,看看那些被掌声淹没的创作漏洞。

一、人设崩塌:全员工具人的尴尬

首先,哪吒的逆袭就是违反常理的强行开挂。前80分钟都在搞破坏的熊孩子,最后十分钟突然说要拯救百姓,转变全靠口号支撑。就像班里天天打架分数倒数第一的差生,期末突然考了年级第一,老师却说"他本来就很聪明",这合理吗?

李靖夫妇的操作更迷惑。明知儿子被百姓排斥,三年间既不搬家也不沟通,完全无所作为,最后突然上演父慈子孝,感动自己却尴尬了别人。

最可惜的是敖丙。龙族等了千年的翻身机会,太子爷因为对手说"做你自己"就当场叛变?这种塑料兄弟情,比海底捞甩面表演还经不起推敲。

二、修仙世界变成儿戏现场

元始天尊的操作堪称神奇。既然觉得混元珠危险要分成灵珠魔丸,转头就把灵珠交给明显不服管的申公豹。这波操作好比把房间钥匙交给小偷,被偷了还装震惊。

天劫咒解法堪称年度BUG。李靖随随便便搞到换命符,早不用晚不用非要等雷劈下来才说。就像老师说期末考不及格就开除,结果家长掏张免死金牌说"其实我们早有准备"。

结界设定更是双标现场。太乙真人毛笔一挥就能改规则,百姓被困三年出不去。这好比小区保安自己天天点外卖,却把业主锁在小区里说为了安全。

三、东方美学变网红打卡点

电影对传统文化的改编,像极了景点网红咖啡馆。太乙真人说着川普翻跟头,山河社稷图变成游乐场,经典神话成了短视频热梗大杂烩。

最拧巴的是价值观。前面说不要在意他人眼光,结局还是要靠拯救群众换认可。就像年轻人喊着"要做自己",最后却还得掏空六个钱包去交了首付当房奴。

那些被吹爆的水墨特效,仔细看都是碎片化堆砌,就好比把名贵青花瓷打碎做成马赛克墙面。

四、观众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票房奇迹背后其实藏着观众的补偿心理。宛如常年不及格的学生突然考了70分,家长恨不得放鞭炮庆祝。但要是拿这成绩想考清华北大,明眼人都知道不够格。

更值得警惕的是资本套路。从联名月饼到主题乐园,电影还没上映就急着变现。当你在周边店抢购敖丙手办时,片方股票已经涨了17%。

不是说《哪吒》不好,只是70亿的桂冠太重。如果下一部国漫要踩着哪吒登顶,希望不是因为观众的情怀还没过期,而是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

来源:然后知不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