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现实是,许多人拼尽全力,依然被轻视、被忽略,甚至被淘汰,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正派和反派都可以出有种的人。《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才发现申公豹就是这样一个悲情角色,很多打工人都在共情申公豹,虽然是纸片人,但处境却很现实。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这句话我们听了无数遍,也对被重复了无数遍。
可现实是,许多人拼尽全力,依然被轻视、被忽略,甚至被淘汰,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正派和反派都可以出有种的人。《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才发现申公豹就是这样一个悲情角色,很多打工人都在共情申公豹,虽然是纸片人,但处境却很现实。
他天赋卓绝,苦练多年,甚至比太乙真人更勤奋、更聪明,但最终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他不是失败于懒惰,而是败给了世俗与偏见。所以他才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我们经历了成长困境——“我已经足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被认可?”、“社会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逾越。”
申公豹的悲剧,并非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忽视了一个现实:社会并不总是公平的,影响成功的因素远比努力复杂。申公豹最大的“原罪”是他的妖族身份。他再努力,也无法改变仙门对妖的刻板印象。他不甘被定义,但现实的规则并不会因为他的愤怒而改变。
类似的偏见,在现实社会中比比皆是,世界从来都不是绝对公平的,规则的制定者永远掌握着主动权。
我们看到过太多的不公平,甚至很多人也都经历过不公平。你觉得平均是公平,规则的制定者觉得不平均才是公平,你觉得都守规矩才是公平,规则的制定者觉得有特权才是公平。
每个人的立场和利益诉求都不一样,机会和资源又很有限,公平就更难以达到。奉劝大家都讲这样一句话:“我只能够担保我很公正,但是实际上我不太可能公平。假定机会是无限的,我可以做到很公平。事实上机会相当有限,所以我没有办法很公平。”
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你,觉得你好像很公平。人们常常认为“公平”是不言而喻的,就好像社会生活理当如此,谈起公平你可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努力去追求幸福,只要犯罪了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可世间本无公平可言,除非公平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把公平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生态环境,被我们任意宰割的家畜们受到不人道、不公平的遭遇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对此无动于衷只是因为我们对此残忍的情景并非亲眼所见。如果细思难免恐极,相对于植物,牛羊等家畜已经拥有复杂情感的动物来说,它们肯定为此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说穿了,公平是某个特定范围的人为了继续保持良好合作才存在的虚构事物。
正如《一级恐惧》里开头的台词所言“想找公平就到妓院,想被人干才到法庭。深雾中到处是颤栗的呻吟。”至少在妓院里头是明码标价的。
在《哪吒2》中,申公豹的善良成了他最大的软肋。他为了救陈塘关百姓,不惜独战百万妖族,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然而,他的善良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反而被无量仙翁利用,最终背上了“叛徒”的罪名。
无量仙翁则是另一个极端。
他冷血无情,精于算计,每一步都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他借刀杀人、隔岸观火、道德绑架,将权力的游戏玩得炉火纯青。
他的成功,似乎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善良是奢侈品,冷血才是生存法则。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职场中,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老实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和压榨的。
而那些善于钻营、精于算计的人,却总能步步高升。
领导用“情怀”绑架你,让你加班加点,自己却准点下班接孩子;
甲方一边压价一边说“年轻人要有格局”,转头把项目给了关系户;
前辈嘴上教你“脚踏实地”,却把你的功劳写在了自己的荣誉薄上。
善良成了弱点,冷血却成了生存的必备技能。
然而,善良真的只是累赘吗?
来源:@自己